诗文对照,探寻语文的核心价值
——以《黄鹤楼送别》教学为例

2018-01-24 21:19卜玉蓉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鹤楼编者意境

卜玉蓉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这种体裁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在有效丰富古诗教学形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论:“诗”与“文”孰重孰轻?不少教师认为,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是课文的一部分,同等重要。因为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核心价值不仅是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中借鉴,学会言语表达与运用。回到《黄鹤楼送别》一文,笔者认为,要摆正“诗”与“文”之间的关系,前提是必须明确该文本内在的核心价值。

首先,与文本内容对话。结合位置分析,“诗”一般放在“文”后面,结合文本内容来看,“文”是对“诗”的一种阐述,一种解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诗”进行的创造性还原。通过“文”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诗”的情境,便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对“诗”的理解难度。

其次,与编者进行对话。通过对编者意图的分析,让学生通过“文”来进一步了解“诗”,写“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诗”,继而从中感受“诗”的语言张力,感受“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这一点来分析,“诗”比“文”更重要,“文”仅仅是“诗”的有益补充。

再次,与语文课程对话。根据课标的理念,应着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诗”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况且引导学生吟诵积累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乃至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而针对文包诗来说,“诗”比“文”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文包诗中“文”与“诗”的关系,显然应以“诗”为重,而“文”则是一个阶梯,起到桥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与“诗”进行深度对话的跳板。诚然,有时候,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不用桥梁,直接与“诗”进行对话,但更多的时候也需要借助“文”,引导学生与“诗”进行对话。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诗歌是一种陌生的语言,离他们生活甚远。因而要走近“诗”,乃至理解“诗”中的意境,就更依赖于“文”。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对于《黄鹤楼送别》这一篇文包诗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立足于以“文”解“诗”,做到“诗”“文”对照,通过“文”对“诗”中的每一句话进行情境化解读,生活化还原,以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古诗内容。如“诗”中所提到的“黄鹤楼”,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楼?“三月”的“扬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李白与孟浩然告别,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这些内容,如果仅靠一首短短的诗就要让学生全部了解,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通过“文”来对照,一切又会变得那么自然。从这一角度分析,就会从中发现“诗”在文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对“诗”的辅助作用。

对于“诗”来说,学生不仅要理解内容,还有对意境等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诗,从主题来看,属于送别诗。要让学生真正读懂其意境,还需通过资料拓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的送别文化,即“多情自古伤离别”,同时拓展其他送别诗,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洒脱……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收获感动。对于诗歌来说,借景抒情则是常用的手法。本文这首“诗”也是如此,“长江”只有一条,船帆只有一片……这种“留白”的方式给了学生无穷的遐想。

对于文包诗来说,前提是要让“诗”有味道,而“文”能更多起到催化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与文本、编者进行对话。而对于文包诗教学,教师只有将“诗”“文”对照,整体把握,才能从中有效探寻语文的核心价值,上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猜你喜欢
黄鹤楼编者意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黄鹤楼上赏名联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编者语
编者语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