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拓展性阅读

2018-01-25 04:11原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李白课外课外阅读

原海燕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语文教学是需要拓展阅读的,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外阅读材料。事实证明,现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呢?

一、课前阅读展示,奠定学习基础

上新课前,我经常会布置一些搜集性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等。在学习新课开始前,通过展示交流,能为学生后面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如教学《秋浦歌》时,学生通过课前查找并阅读资料,不但了解了李白的生平、之前学过的李白的诗,还了解到《秋浦歌》是李白的组诗作品,共有17首,我们学的是第14首,而且还知道了这首诗是李白在遭遇流放时写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课前的阅读不但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中拓展阅读,丰富课文内涵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是拓展性阅读的真正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些原因,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总是很难理解,这时候我会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如在教学《嗟来之食》一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和“韩信胯下之辱”两篇阅读材料。无须过多讲解,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自己就领会了中国人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侮辱性施舍的铮铮铁骨和独立的性格,同时也明白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为成就他日之大业的道理。这样的拓展性阅读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而且在交流展示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效果也就更显著。

三、课后阅读提升,激发阅读兴趣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应是学生课本知识得到巩固,学习另一知识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的开始。如教学了《小英雄雨来》,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小英雄,学生明白了有志不在年高的道理;教学了《草船借箭》《武松打虎》,推荐阅读四大名著,让学生浸润于名著中了解鲜明的人物个性、悲壮的英雄传奇和朝代的兴亡;教学了《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如此,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不被一点一点地激发?教无定法,学亦无止境。课外阅读就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让学生畅游于书海,汲取营养,享受快乐。当然,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要靠教师来引导和培养,尤其是农村学生,课外书籍匮乏,教师更是他们学习的领路人,获取阅读资源的引导者。语文教学也就该是这样,“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去阅读种种的书”,在课后的阅读中把“大阅读”观变成实践。

只有适时适度的、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适宜学生接受的拓展性阅读,才能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延伸到课外,引来活水,丰润我们的课堂,厚实学生的知识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学中,合理、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既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流于形式的牵强附会,而是锦上添花的秀美之作。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好拓展性阅读这朵锦上之花的作用,就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猜你喜欢
李白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倒下的那一刻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