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8-01-25 01:20宋瑞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改进策略现状分析

宋瑞杰

摘 要: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了解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地思考,聚精会神致力于提高小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小学教育是人学习和接受新东西最快的阶段,是学生成长和提高的基础、关键时期,很多家长都趁着孩子上小学,身心发展还没有定型的时期,为孩子的未来早做打算。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夜春笋般地兴起了许许多多的辅导班,其中,歌舞、绘画更是热门。其实,小学也是设有美术课程的,只是大多数学校都不把美术当做重点课程,只做辅修。为适应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高需求,小学美术应该被重视起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得到最大的锻炼。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落后。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服从者。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缺少激情与创造力,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旧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封闭、静态的结构体系,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发展,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创新的动力。面对今天经济、科学迅猛发展的社会,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2.教学手段单一。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小学美术课需要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挂图、电视机、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美术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不能熟练驾驭未能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很多教师嫌麻烦而不愿意使用。

3.教学秩序混乱。

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就无法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制力和自觉性较弱。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通常是老师不停地灌输,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热情不高,一些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听课。当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往往课堂秩序混乱,难以维持。比如《动物彩塑》一课中,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创作,结果有的学生故意捣乱,在教室将塑泥扔来扔去,有的学生则胡乱捏制,相互取笑中发现.小学美术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不能熟练驾驭未能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很多教师嫌麻烦而不愿意使用。

二、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的改进策略

1.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分,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讨论教学法。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3.改善师生关系,推进启发式教学。

美术是一门灵感与思想齐飞的艺术课程,不同于其他主修课程,知识传授占很大部分,美术强调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图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日常教学当中,出现了过于依赖固有的传统上课模式,尤其是将绘画符号化的情况。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可现今许多老师忽视了这点,强制性地要求自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形式和观察视角来实施绘画,其实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反倒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才智,身为老师就应多了解学生,学习他们观测事物的特有角度。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这样学生们才不会感觉处处被拘束与压迫,才能够放心地开展自己的想像翅膀。在批改或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不需有十分严格的统一准则,教育需做到以鼓励为主、百花齐放,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放松精神和审美陶冶的无限天地。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应适应新时期下的新要求、新变化,增加趣味性,提高开放性,让学生真正在美术课堂得到身心的放松,对他们一生的审美追求产生有益的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改进策略现状分析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