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成功经验交流

2018-01-25 10:28马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马涛

摘 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坚持将典型示范和整体提高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榜样的力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我校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列入了教育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现把点滴经验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一、开发“文明礼仪”校本课程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编写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教材依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对教材进行编排。内容主要涵盖:接待礼仪、就餐礼仪、观看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出行礼仪、交际礼仪等。本书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开设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并将此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科学地施加积极的影响,使“文明礼仪”教育避免了随意性。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

根据我校实际制订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并结合各班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一起确立努力的方向比如:与同学、老师交谈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欺侮小同学,不给同学起外号;上课发言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同学发言时认真倾听,注视对方的眼睛;进出老师办公室要报告并使用礼貌用语;餐厅就餐时自觉排队打饭菜,不插队、拥挤、不敲餐具;打饭时,要尊重餐厅的工作人员;爱惜粮食,不乱泼乱倒饭菜,爱护餐厅卫生;课间宜进行散步、望远等活动,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玩耍时同学摔倒了,主动把他扶起,询问;能主动帮老师做事,主动帮助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集会做到快、齐、静;升降国旗时庄严肃穆;在节日里用制作卡片表达自己的心意;关心、理解老师,注意与老师沟通,交换意见,主动帮助老师处理班级事务;进出老师办公室使用礼貌用语;建立真挚的同学情感,对生病回来的同学主动照顾,生病在家打电话慰问并主动帮助;课间活动谦让小同学,树立表率。

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校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

比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校大门,要训练他们“坐、立、行”的规范姿势,用九个字来概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指导学生理解意思:“坐如钟”就是要坐得端正,“立如松”就是要立得精神,“行如风”就是要得稳健;再次,教师要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并在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每周“坐、立、行”姿势规范最佳者,并给予表扬。坚持将典型示范和整体提高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活动中,有针对性开展文明礼仪标兵评选等礼仪教育主题活动,评选出文明礼仪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其他小学生积极向他们学习,努力争当文明礼仪标兵。除了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应注意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合适场合来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三、坚持将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和学以致用相结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还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善待家庭;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和遵循。

四、坚持将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学校、家庭、社區等合适的场合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小品剧、文明礼仪用语征集、演讲、征文等,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礼仪活动,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在活动中扬褒弃贬,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面向社会开展帮困助残、慰问孤老、美化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等主题活动,让小学生回归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会礼让、谦恭,做文明小公民,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带动家庭,感召他人,影响社会。

每学期我校都开展形式多样,让师生喜闻乐见的很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逐步养成好习惯。让文明礼仪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