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018-01-25 11:30王晓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王晓丹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阅读教学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语文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反复练习而成的。语文大家张中行先生曾经说过:“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下面就谈一下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的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荀子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不可低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道理,毫无疑问,一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人都有可塑性,好的环境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反之,坏的环境可以使好人变成坏人。知道了这个道理,我們就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阅读环境,这对于一个学生阅读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在这方面,老师多给学生提供或者推荐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老师平时要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杂志等,也可以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给学生看。让学生能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阅读天性,从而爱上阅读。能够拥有自己的藏书,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在老师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时,老师最好能够和学生一起阅读。这不但可以营造读书的氛围,读完之后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样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另外老师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老师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这样才能指导学生阅读,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将有助于带动学生喜欢并自愿去读书。

二、用心品味文章,培养个性化阅读习惯

情感是个性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情感真情的流露,自然的表达。在课堂上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教师需要通过简短的语言调动,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并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确确实实地阅读文章,深入挖掘教材中文章作者充足丰富的情感因素,情动于其中而表象于其表。当前,学生普遍对语文课程尤其是阅读兴趣不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上,语文的阅读教学过于单调,相当形式化,没有思维发散的空间,只是对大家作品拿着另一位大家的鉴赏进行枯燥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大大提高指导、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上读书和思考,最重要的是自己投入感情,通过自身情感的流露和投入,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传达给小学生,真正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由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挖掘文章情感,定好感情基调,课堂上有感而发,有情可述,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成为交流情感的平台,将死的书本变成有血有肉的感情。

三、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学习《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习的方式我采取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我将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如:1.在课文中“野”是什么意思?2.写这种“野”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的?3.在课文中这种“野”是怎样写出的?4.你觉得哪些内容写得好,仔细找出来,好好读一读,思考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这样明确的学习目标下,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大胆地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在他们的讨论中,我也适当加入,及时予以点拨,引导他们把问题讨论得更透彻。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无形中还提高了团体协作的意识。

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己仔细读课文,然后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小柳树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得意忘形,瞧不起别人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是乐于去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四、培养小结整理的习惯

这一习惯往往被初中生忽视,阅读过后不会加以小结整理,所以影响了阅读效果。我以为小结整理就是把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再梳理一遍,好似新课上完后,回家及时复习巩固一样,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整理是阅读过程的补充和延续,对阅读有巩固提高作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课整理再分单元整理,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几方面尝试落实,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语文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教会他们选准读物,广泛阅读,勤于积累,小结整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指引小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和启迪,形成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阅读本身就是小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只有坚持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小学生发展为主线,创设更多的情境体验,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思考,帮助小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赵予.生本教育理念下延吉市北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延边大学,2014.

[2]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