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养

2018-01-25 12:48周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方法

周娟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通过文字培养学生的素养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素养培养上。教师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得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本文就此談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素养;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高中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已经逐步打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由于受到高考的限制,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知识面越来越狭窄,学生对文字、文化、美学的感受程度越来越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感受越来越淡,因此,语文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这一教育目标的实践,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更加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亦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对语文素养教育这一课题进行阐述与讨论。

一、语文素养教育的含义

我们想要进行语文素养教育,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专业术语。通俗意义来讲,语文素养就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文学修养,是一种语文素质。其中不仅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成绩的提高同时更是审美感受、思想内涵、文学情操的提升。语文素养是一种全面的语文能力,因此,此课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而这一课题也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实践,高中语文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养培养

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我们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周总理“对,牛弹琴”的故事。周总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不就靠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吗?若没有这么敏感,我们很难想象,所谓的知识会起什么作用。这种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智慧。还有,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前几个题基本上都是注重对字词的考查。不是说这些考试所考的就一定都是符合新大纲的精神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平日里经常见到或听到或用到的词语,可就是有些人,拿不准它。说白了,还是对语言文字不敏感所致。像现金收讫的“讫”字,到底是言字旁的,还是走之旁的?对文字敏感的人,很可能在平日的生活的中就能注意到。这些都是关于“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的例子。在怎样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这个问题上,主要抓住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牛鼻子”。一方面,教育学生特别留心自己所看到的文字,书本上的,生活中的。一方面,教育学生特别留心自己所听到的,学习中的和生活中的。一方面,教育学生特别留心自己所用到的,学习时的和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都是狭义的,不包括学习这一活动的)中的。也就是说,要特别留心所见,所听,所用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

我们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反映亲情,尤其是父子之情的美文,不就是由对父亲为我送行时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的敏感而触发作者的写作激情的吗?还有,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又巧于为文的结果。

3.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敏感。

还记得《冬天之美》这篇文章流露出的就是对生活之美的敏感。前文是对自然环境之美的敏感,后文是对人文环境之美的敏感,最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冬天的美。乔治桑就应算是对生活之美敏感的人。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伟大的艺术家罗兰说过: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第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也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培养对生活之美的敏感。第二,就是要引导学生注意美的多层次性。不要将美简单地理解为壮观、漂亮等。自然景物是美的,人文景物也是美的。第三,就是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悲剧美。就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种悲壮不也很美吗?鲁迅曾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看,这就体现了悲剧的性质和美学效果。也就是说,悲剧也是美。总而言之,不要将生活之美理解得太狭隘了,要放到文学和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应当说,高层次的美应该是丰富的留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处处皆是美。

4.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改变教育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语文修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高科技教学辅助道具,尝试各种语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来。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不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高品位的文学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言传身教,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好的书籍、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多写一些文学欣赏评论,了解学生阅读的感受,同时对书中好的字词句要加以重点鉴赏与解析,加强学生的感悟力。

三、总结

语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素养水平。而这科学的有效途径便是目标教学,因为目标教学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这正符合语文素养教育全面性、基础性的特点。高中语文素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包括文学情感,文学品味,以及文化的继承。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主动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全面提高语文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