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2018-01-25 21:56吴艳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策略方法

吴艳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摒弃不再适用的教学模式,多角度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策略;方法

一、优化教学立意,课标统领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胆。立意不好自然也算不上好文章。历史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把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上,不去挖掘教学内涵,提炼教学主题,势必影响教学质量。一节好的历史课,往往在于有明确的、令人眼球一亮的好立意。教师在备课时,如何优化教学立意呢?首先要研读课标,只有研读课标,才能准确挖掘教学立意,才能拔高教学层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概括为:以鉴真东渡、玄奘游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如何实现课标呢?教材中举了唐朝和日本、新罗、天竺三个国家交往的史实。鉴真东渡弘扬唐朝文化和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体现了唐朝的开放交流,使得辉煌先进的唐文化传向世界,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玄奘西游和《大唐西域记》,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不仅推动了佛教文化的发展,还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唐朝与新罗的频繁往来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体现了交往是双向的,是彼此发展的。通过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内容,于是我有了本课的立意:通过本课学习,最终让学生感受到唐朝的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促进了国家间的和平交流,不仅推动了唐朝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和拔高点。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只有先围绕课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正确解读课标,优化教学立意,最终实现课标,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灵活的形式,围绕共同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其确定性,相对独立、皆为主体而又紧密联系。其中,师生之间合作是基础、互动是条件、自主是关键,思维能力是核心。实践中在落实上述原则和策略的典型形式是分组讨论、自由组合辩论、对抗争论。维果茨基的研究可昭示一个基本的道理:学生之间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课堂从学生们的阅读提问开始,争论在“胜利的原因”处集中。有的同学说:“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抗战的结果”;有的说:“胜利是中国人民觉醒的结果”;有的说:“日本的投降如果缺少了苏联的参战和美国的原子弹几乎不可能”;有的说:“日本的失败是战略决策的失败,无限度地扩大战争导致了国际上的失道寡助。”……答案在相互提示中不断完善。在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时,老师又发问一句“从中是否能看出影响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在“战争决胜启示录”中升华:战争性质、民心向背、实力对比、决策指挥、武器装备等是战争制胜的基本因素。

三、有效设计,全面达成三维目标

一是教学环节要张驰有度,环环紧扣。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征。环节要有层次感,过渡自然。不求每个环节都出彩,但是一定要有高潮。

二是问题设计要精益求精,启发思维。当前课堂很多的问题是简单化、随意性的,问题设计是门学问,一个好的问题能启人心智,令人深思,而又觉得思之有路;特别是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会让人真正产生“思路”,思维能力会得到突破性地提高。而成功的快乐会强化学生兴趣,会拓展思维,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技术手段运用要恰当。多媒体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扩充课堂容量,特别是一些视频、音频直观、形象、生动。运用合适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有效性。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遵循必要性、适当性原则。PPT的数量不能太多,动作、声音设置更要讲究,否则冲淡主题,甚至会造成声光污染,分散学生注意力,起到相反的效果。

四是课堂练习要目标明确、开放有效。新课程特别强调开放式的作业,不管是哪类作业,都要注意紧扣主题。开放不是“放羊”,应该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应该也是三维目标的实现途径。

四、利用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迅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首先,应运用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上历史课时,我主要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贯穿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说出《窦娥冤》的作者,我首先让学生猜了一个谜语――张学良坐牢(打一历史人物),因为张学良的字是“汉卿”,所以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是“关汉卿”;又如,1234年元灭金,1234是自然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根据顺序就能很快记住这个历史时间;再如,在讲到赵州桥时,我唱:“赵州桥什么人来修?”让学生接着唱下句:“赵州桥李春来修。”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在要充分的发乎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蒋武节.中学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教育报,2010,2.

[2]田悟本.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资源开发[J].广西教育學院,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策略方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