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2018-01-25 22:47赵向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改进策略课程教学

赵向前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学习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众多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机械基础》教学实践,对学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了新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等旨在倡导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机械基础》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熟悉,学习难度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本课程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問题

《机械基础》课程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一般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照本宣科满堂灌。就算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教学内容和效果没有本质变化,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难以创造活跃的气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对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对应用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现象。所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是《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迫切任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在教学中变革教学模式,学以致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理论,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并进一步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改革《机械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

二、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即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所以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中职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师应在专业课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每节课程的设计,教师都应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化解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对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以降低课程难度。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的机械概念和公式,而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比喻加深理解,化难为易。教师还应通过课程作业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课堂进行辅导,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成为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从那些角度分析问题,并且应强调对机械结构实物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查找参考资料,这样就可以拓展解题思路和专业视野。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与课程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设置思考情境,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棘轮机构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骑自行车,脚踩自行车的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不能倒车的原因。再如,让学生思考蜗杆传动中涡轮转向应如何确定?

3.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方法。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特别是机械类课程,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实现,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机构教学内容,客观上应有动态的演示。例如教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时,最佳的教学就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教师应选取具体案例并接近生活进行讲授,如缝纫机、内燃机、摇头风扇、汽车雨刷、饮水机等案例,促进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应用到机器上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

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根据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有效”原则,全面、有效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把中职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小霞.浅谈机械基础教学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J].职业,2010(09).

[2]张国年.浅谈如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改进策略课程教学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