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

2018-01-25 22:48张海利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张海利

摘 要:老师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合适的、适时的进行课堂提问,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

讲授新课之前,首先应深人备课,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偏到全,即要设台阶,循序渐进,步步引入,否则学生无从考虑,要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地设计问题,如课件出示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让学生先求雨天、晴天等天气各占本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信息,问“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于是,学生会根据信息,提一些本节课要掌握的问题,这样知识点就不知不觉的落实了。

二、注重提问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使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让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体积概念时可以这样提问:“教师:同学们,你们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吗(这时学生会很好奇,数学老师为什么会问语文的知识呢)为什么乌鸦最后喝到了水?学生:因为乌鸦把小石块一个一个的放人了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地升高,所以乌鸦就喝着水了。老师: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学生:因为小石块占了水的位置。“这样教师一边因势利导,一边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唤起了孩子们的联想,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求知心境,经过观察思考透彻地理解了:“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三、提问要通俗易懂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还不丰富,难以接受深奥、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名词、术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儿童能够理解的问题去提供给学生。

1.不用文言文,改说白话文。

例如少用“若”、“则”,改用“如果”、“就”,“两数之和”改称为“两个数的和”,等等。

2.尽量少用深奥的近代词语,改用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

近来常听到教师提问低年级学生“你能从这幅图上提取什么信息”,或“你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什么叫“信息”和“处理信息”,儿童能听懂吗?因此,凡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专门数学术语,教师就要慎重对待,有的还必须要像语文教师一样,先标音,再读准字音,讲清词义。凡是能用白话文、儿童化词语代替的话语,决不用教材外使用的深奥的词语。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搭配设问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于小学生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十分想了解的性格来讲,直观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大多以教师嘴上讲授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缺少直观性,既枯燥又低效。而多媒体教学模式采用电脑打字,教师可以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将需要的课件准备好,节省一大部分课上宝贵的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五、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你想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2)转化后的图形和圆形有什么关系?(3)怎么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圆的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又培养了数学思想。

六、注重对课堂提问的评价和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对每个学生表达的观点和回答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进行核实,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应用赏识教育,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应及时地鼓励,从而使学生保持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然后教师再根据问题答案进行讲解;如果学生答错问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并做出评价和总结,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是课堂的关键人物,在小学数学节堂上通过教师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快地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要优化课堂教学成果,教师必须把握提问技巧和策略。通过精心巧妙地设计,让问题富有深度,语言表述简要,便于学生理解。提问时善于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打开兴趣之门,积极融入课堂提问中,同时适度延长候答时间,让学生有缓冲和思考的空间,在提问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益,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好感度,愉快地学数学。课堂提问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黄晓瑜,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1年7期.

[2]张鑫,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J].速讀(中旬),2014年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