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案例,促进高中历史学习

2018-01-25 23:59王浩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案例教学策略

王浩江

摘 要:案例的运用能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选择并利用案例时要注意以下一些策略,提高案例运用的效率: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要合理;在使用案例时要考虑到运用的时机,要在最适合时运用案例;在提出案例后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策略;高中历史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利用案例作为基础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积极讨论,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案例引入到教学中,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历史情景中尝试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并深化对各种历史知识的理解。

一、结合内容,合理选择

若要让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好,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择案例进行教学。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是什么,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于哪方面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则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得到明显提高。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明白其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了解西周宗法制。由于夏、商、西周距离学生较为遥远,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指导。教师首先可以用神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大家是不是看过《封神榜》啊,里面的姜子牙能够封神,这自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在西周时期什么人可以被分封,可以被封为什么身份呢?”封神榜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接下来教师则要列举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案例,促使学生积极展开分析。如:“楚庄王为了讨伐侵略者来到了洛阳,并且在天子的脚下阅兵。周朝的君主派遣大夫王孙满去慰劳,而楚庄王就利用这个机会去问周鼎的大小轻重。谁知道王孙满大大地斥责了其行为,认为其问鼎有想要取代周朝的意思。这就是问鼎的典故,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为何王孙满对楚庄王的行为如此敏感?”由于选择的案例和文本内容有关,且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故此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把握时机,适时导入

案例教学法虽然效果很好,但是若没有把握好引入案例的时间,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在导入课文学习时选择导入案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在学生学习产生困惑时引入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围绕困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样能促使学生理解更为深入。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复习时引入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并对其特点有所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不是会分割一部分君主的权利呢?这样的话,为何英国君主还会同意确立君主立宪制呢?”教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引入了案例,并让学生展开分析,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利在法律之上,国王只需要对上帝负责就行了,除此以外,不用给任何人负责。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就强行征税,还可以进行商品专卖。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专制,对清教徒进行迫害。你认为其行为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发展是否形成了矛盾,其行为是否是内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呢?除此以外,你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还有哪些原因?”由于该案例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学生有一定的探究动力,这样便促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了分析中,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

如果导入案例的时间合适,那么学生的学习意愿便会得以触发,学生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升华。

三、引导分析,主动探究

不少教师在引用案例时只是将案例抛出来,便点到为止,并不深入下去,这样运用案例效果不佳。教师在引入案例后还要促使学生围绕该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

《罗斯福新政》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了解其特点,尝试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为了促使學生更投入地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如可以给学生展示“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公民的不幸遭遇”这个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人的生活境况,而后则让学生尝试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想象成是政府职员,分析美国公民不幸生活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农业、工业、金融业、社会福利业等不同的小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在探究完成后,再将提出的建议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罗斯福如何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中的知识点,并探讨分析其作用。

学生在初次遇到案例时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将针对案例进行探究分析的方式用课件展示出来。这样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模仿案例的方式进行案例探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若能合理地运用案例展开教学,将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能启迪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古苏红.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下旬,2014(3).

[2]张健.返璞归真——高中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案例研究[J].科教文汇,2014(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案例教学策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