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25 00:04李秋英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生物

李秋英

我们学习过《生物课程标准》的老师都了解:生物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一定要密切结合生物实验教学。下面我就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加强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加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会被充分的激发。

生物实验是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博得了学生的喜爱。探索性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状态,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创造实验教学的最佳情境,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真实实验情境,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将头脑中的信息整合,产生出新发现或新思想的一种思维形式,敢于、善于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起点。

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设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状态,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生发展。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实验临时装出的制作分为五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这五步每一步都很重要,哪一步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可以下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

1、实验时不用根尖而用伸长区细胞能不能找到分裂期的图象?

2、为什么要用10%的盐酸作解离液而且解离时间只能是10—15分钟?

3、如果用清水漂洗这一步简化掉,实验会出现什么结果?

4、龙胆紫液使细胞的哪部分染上紫色?

5、为什么要压片?

这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是知识的拓展,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观察上来,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勇于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的习惯。如在实验复习课中,通过学习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学生们可能注意到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这三个实验中都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这时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生物学实验上许多时候都用洋葱做实验材料?这三个实验所用洋葱细胞是否都一定要用洋葱的活细胞才能看到实验现象呢?通过学生的质疑可以诱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创设条件。

三、利用媒体辅助展示实验,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画面,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学生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发现,多探索,使实验教学时时处处充满创造的氛围,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中的向光性运动的实验。由于受课堂教学限制,不能进行操作演示来展示,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以图文信息形式展示实验过程,便学生体验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逐步探索發现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及作用的。通过对实验材料分析,总结出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机理。利用电脑幻灯片这一机理转换成直观而易于理解的原理图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对电脑提供的实验情景的探索中得到升华,从而理解掌握教材中有关生长素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相关知识结构。至此,我们可让学生展开创造的翅膀,用电脑图象创设新的实验问题情景:

(1)将盆栽幼苗放在匀速转动的转盘上,给予单侧光照射,在光源与转盘同步转动和光源固定情况下,幼苗分别将如何生长?

(2)将幼苗横放其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如何?

(3)若将幼苗水平放置于太空飞行的飞船中,其根和茎又如何生长?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探索,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推测有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脑动画展示实验结果,使学生的分岐导向一致,由此产生相应的结论,总结出规律。

四、加强生物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存且具有严密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来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探索奥妙世界的积极态度。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主要的地位。而新课程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这无论从传统知识的继承到新知识的探索,还是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主参与的意识,养成“不惟师、不惟书”的积极活跃的思维习惯。将探究学习应用于生物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从而也一定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