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

2018-01-25 12:12李婷婷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机遇新媒体

摘 要 随着互联网4.0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出版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数字出版在政策、技术的支持下,步入换代升级的发展阶段。从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发展策略,以为出版行业健康、稳步、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数字出版;机遇;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0-0082-02

“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该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数字出版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二是信息内容和运营平台;三是社会及个人的阅读方式等。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属于历史性概念的范畴,是指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技术。当前,从我国数字出版现状来看,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方面行业发展速度快,成效非常显著;另一方面问题诸多,极需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新媒体技术下的信息传递方式,为出版行业提供健康、稳步、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 加深阅读内容开发,顺应市场发展

新媒体时代,依靠移动终端技术,人们的阅读方式以随时随地的碎片化阅读为主要方式。即:短阅读、浅阅读、快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并不应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流方式和最终发展方向。因此,数字出版行业,唯有从质量入手,关注阅读内容的深度,才能在出版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市场,取得成功,切实实现引导社会主流文化、读者形成品质的阅读氛围,提升全民素养的发展目标。

但是从目前来看,高质量的数字阅读产品缺失,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对较慢。关键原因在于,数字出版企业,忽视对产品内容的深度开发,盲目迎合短期市场,以获取利益为出版目的。基于此,数字出版行业,要从两个方面发挥数字阅读的重要性:

一是加快数字出版内容的研发与推广力度,从关注“潮流”转向关注“主流”,与知名的作家和机构,联合打造有深度、有思考性的閱读产品,切实使读者从“快餐式阅读”转向“精品文化大餐”的阅读。

二是出版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应依靠新媒体的技术力量,从传统的出版方式逐渐转向数字化的出版方式。如:国内多家出版社与当当、京东、淘宝等知名网络平台,联合开发的数字产品推广活动,将有产品深度的文学和文化作品,转化为数字传媒,通过免费在线阅读或者付费阅读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品质的阅读产品,通过技术的支撑,实现推广产品的目的。

出版企业应结合数字化出版市场的发展方向、技术条件、终端产品的功能等因素,有步骤、有重点地研发阅读内容,力争实现阅读内容的多元化、开发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当下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改变既往的纸媒传播方式,提高出版内容与市场发展的契合度,顺应市场的发展。

2 提高数字创新技术,加强技术转化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版行业的每一次发展与变迁,都与时代和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运用与创新是数字出版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数字出版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出版企业要重视对技术的使用和升级,关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在产品内容、场景创设、网络购书、数字阅读等方式上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满足读者对技术服务的需要。

在核心技术的提高上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出版企业不但要在出版内容上下功夫,同时要在技术的革新上花心思。如:中信出版社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把内容与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走在了市场发展的前列。

二是关注并运用新技术。将技术升级与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如,E-ink电子纸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电子阅读器的升级换代,为电子书的发行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智能产品的触屏技术为用户带来了直接的阅读体验方式,使电脑平板成为新的阅读载体,实现了数字出版平台的多样化。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相关系统,影响了数字出版的运营和营销方式。如:人们在乘坐高铁、地铁时,常常因为网路信号不好,而不再使用智能手机,新星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与豆瓣合作,针对这一实际,把图书中的内容植入到手机的离线软件中,当读者断网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些出版社提供的免费读书内容或是售卖图书的信息。出版社通过关注和利用技术,实现了数字出版的新发展。

新媒体时代,抓住技术就是抓住了市场。关注技术的发展走向,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更多元、更快捷的服务,是抓住数字出版市场的核心。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来看,在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上,与其他行业比较而言,存在一定差距。少有出版企业关注和引领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核心技术缺失,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处于加工、生产等下游产业。如何利用和使用新媒体时代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引领数字消费,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数字出版行业发展速度之间的供需关系,还亟需加强。

3 建立产业发展机制,促进数字出版均衡发展

数字产业链一般包括作者、出版社、技术提供者、平台提供者、电信或者移动运营商。数字出版的协调与均衡发展,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建立以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数字出版发展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心的竞争环境,打造高端知名的数字化出版品牌,切实保护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各方面的利益。数字化出版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不够平衡,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链发展失调,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严重影响了出版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因为在技术上的投入成本较大,而数字出版的受益较小,所以在纸质出版市场走向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没有能力投入到数字出版中,影响了出版企业的升级和

發展。

基于此,一是要建立和健全数字出版的相关制度。如,在政策上,早在2013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撤并,成立了今天大众所熟知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行政手段上打破了原来业务割裂的管理格局,适应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大传媒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发展,使数字出版与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线上与线下、技术与产品、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了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二是创建知名的品牌。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通常都是有序、平衡的。按照特劳特定位理论,成熟的市场中,第一品牌的市场份额应该在50%左右,第二、第三品牌应该占据市场份额的30%~40%,其余的各个小企业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

例如,美国的数字出版市场,亚马逊书店占有市场份额的60%左右,巴诺占有市场的25%左右,苹果占有市场份额的10%左右,谷歌、科博各占市场的10%左右。

而在我国,根据2017年的数字出版统计。咪咕阅读、天翼阅读、沃阅读等阅读平台,是国内最早与出版社合作的运营平台,他们获取了很多早期的阅读用户。豆瓣、微信、知等社交平台,通过社群阅读的方式,推出豆瓣阅读、微信读书、知乎书店等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在社交属性上占有广大读者。龙源期刊网、读览天下等综合数字报刊、杂志等,通过提供授权的方式与技术平台合作,占据了期刊市场的主要份额。中信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等一些规模相对较大,资源比较丰富、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传统出版社,纷纷设立相应的数字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方面有了新的举措,积极参与到数字出版的行业之中。

总体上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数字产业结构和机制已经相对完善。对比国内的数字出版情况来看,总体上处于恶性竞争的扩张阶段。有规模、有质量、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企业在数量、水平和规模上相对较少,整个数字出版市场处于零散、无序的竞争状态。基于此,提升市场规范化建设,促进产业链均衡发展,打造知名数字出版品牌,是当务之急。

在政策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借鉴国外数字出版的成功经验,为不断完善国内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的机制和链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明确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规范数字出版市场为首要任务,以建立知名品牌为任务驱动,通过完善的市场,知名的品牌,提升数字出版的影响力,带动销售和发展的整体升级,从而切实实现数字发展行业的壮大和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出版行业,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仍然会与传统的出版方式并存,但是数字出版引领着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问题与成绩同在,挑战与机遇同在。综上,从政策层面上,国家需要制定并出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出版发展政策,通过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数字出版发展的速度。从传统出版企业的发展层面上,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从理念、技术、内容、方式上实现转型和升级,切实做好从传统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过渡。从技术层面上,技术的开发商、供应商要关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建立技术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的提升实现数字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切实推动我国数字出版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春霞.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小型传统出版企业借势构建数字内容体系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4):97-101.

[2]音坤.全媒体时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机遇[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8(4):161-163.

[3]虞志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6(11):58-59.

[4]茹家鹏.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婷婷,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机遇新媒体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