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

2018-01-27 09:50黄熠大连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骨关节X射线螺旋

黄熠 大连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促进骨关节治疗针对性。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发生过外伤,有外伤史,且所有患者均采取了X射线平片检查与螺旋CT扫描检查,先X射线,后CT。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98.10%明显高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检出率77.14%,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用于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骨关节属于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体运动和持重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出现损伤,将会给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主要采取X射线摄影检查的方式,在多数骨关节损伤的检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较明确显示骨关节的创伤部位[1]。但是,在部分比较特殊的骨关节损伤中,X射线摄影不能有效诊断骨关节的损伤部位,使得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患者的治疗无针对性,还会导致一些医疗纠纷事故。随着螺旋CT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骨折损伤部位的检查检出率更高,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使得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笔者探讨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5~72岁,平均(37.87±6.93)岁。导致骨关节损伤的原因有,高空坠落17例,车祸42例,摔伤13例,殴打致伤8例,所有患者均发生过外伤,有外伤史,且所有患者均采取了X射线平片检查与螺旋CT扫描检查,先X射线,后CT。本次研究取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以及家属都明确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了知情与同意协议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采取X射线平片检查,对受伤位置实施常规体位摄片检查。随后采取螺旋CT检查,其扫描参数设置为:将管电流设置在110~260mA,电压设置为120kV,层厚设置为3~5mm,层距设置为4~5mm,螺距设置为1.375:1,矩阵设置为512×512。对所有患者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成像法(VR)与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分析,采取全方位、多角度旋转检查的方式,将病变的具体位置、范围、解剖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得以清晰显示出来[2]。检查结束后,进行图像处理,应将扫描得到的原始二维图像数据传输至图像处理站,应用VOX-ELQ3.41软件处理图像。利用切割技术与分解技术将重叠结构去除,并采取MPR重建,仔细观察和分析患者骨折关节的具体情况,并实施SSD图像重建,采取切割技术将图像中存在的伪影与正常组织解除,多个角度旋转观察患者骨折处的情况,并应当调节到最好的角度,将需要的图像加以保存。最后在同一条件下进行VR重建,主要是将脂肪、空气和软组织透明度调节为0,骨质透明度调节为60%~80%,满意后即可保存图像[3]。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数字X射线摄影检查结果与多螺旋CT检查两种影像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需要进行分析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来分析研究,其中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采取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手术得出,8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中有105处发生骨折,采取X射线摄影检查发现有81处发生骨折,检出率为77.14%,其中有脊柱骨折16例,盆腔股骨折15处,肋骨骨折有19处,颜面骨折17处,四肢骨折有14例,漏诊24例,漏诊率22.86%。采取螺旋CT检查方式,共检出103处骨折,检出正确率98.10%,其中包括脊柱骨折20处,盆腔骨折19例,肋骨骨折26例,颜面骨折18例,四肢骨折20例,漏诊2处,漏诊率1.90%。由此看出,多层螺旋CT检查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射线摄影检查,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骨关节损伤患者不断增多,在临床成为十分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有效检查和诊断能为治疗方案的建立以及准确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使得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更好,更及时,从而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传统的骨关节损伤检查中,采取X射线平片检查的方式,其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骨关节检查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隐匿、细小的骨折的诊断,其诊断的准确率较低,诊断的难度也较高,使得误诊与漏诊的情况容易发生[4]。在本次的研究中,105处骨关节损伤中,X射线摄影检查发现有81处发生骨折,检出率为77.14%,其中有脊柱骨折16例,盆腔股骨折15处,肋骨骨折有19处,颜面骨折17处,四肢骨折有14例,漏诊24例,漏诊率22.86%。常规的CT检查,对骨碎片与骨折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但是由于智能获取二维信息,对患者骨折位置的解剖关系不能有效显示出来,还不能较好的发现扫描平行的骨折线,所以更加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成为骨科治疗中十分重视的问题。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CT影像学的研究也不断突出,使得CT影像学检查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随着螺旋CT的研发与应用,在医学上较好的弥补了X射线摄影检查的缺陷,使得临床的许多检查和诊断更加准确有效。螺旋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其具有的检查快速性、效率高、信息收集能力强、图像清晰等多种特点,且扫描检查后还能通过重建软件将收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使得患者骨关节损伤状况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来,医生更能置管的判断患者的骨折程度、位置、骨折线、骨折分离的程度等,从而更能清楚的分辨细小骨折的片段,诊断的准确性更高,临床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准确[5]。本次的研究中,105处骨折检查,采取螺旋CT检查方式,共检出103处骨折,检出正确率98.10%,其中包括脊柱骨折20处,盆腔骨折19例,肋骨骨折26例,颜面骨折18例,四肢骨折20例,漏诊2处,漏诊率1.90%。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得出,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中采取螺旋CT检查,其检出率更高,螺旋CT检查方式更值得应用于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中。

猜你喜欢
骨关节X射线螺旋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旋风“螺旋丸”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医用非固定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