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效果

2018-01-27 09:50王艳丽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心性构型左室

王艳丽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3)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按照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采用多普勒脉冲设备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流速,计算E/Em值,评估四组患者左室心肌舒张功能。结果:与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相比,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三组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均明显降低,向心性肥厚组E/Em值增加明显高于其他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展功能评价的重要手段,高血压向心性左室心肌肥厚舒张功能比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心肌功能差。E/Em值可用于判定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障碍程度。

原发性高血压往往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在临床预防和治疗中,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广受关注。多普勒超声仪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判断心室舒张功能[1]。本研究从疾病诊断出发,将不同心室构型的舒张功能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患者均经过正规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男37例,女19例,年龄49~80岁,平均(65.1±6.8)岁;所有患者心动图检查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按照左心室构型分为四组,分别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每组均为14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检查结果无影响。

仪器设备:美国GE-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S5-1。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S5-1,最小频率1MHz,最大频率5MHz。超声测量两组心动图参数,包括身高体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后壁厚度、舒张压和收缩压等。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心电图,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A峰值、计算E/A值;取患者心尖四腔及心尖两腔切面二尖瓣环后间隔、前壁、侧壁及下壁4个点位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计算E/Em值,并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4组受检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正常构型组:BMI(26.2±3.2)kg/m2、LVMI(97.6±13.3)g/m2、RWT(0.34±0.06)、心率(69±8.9)次/min;向 心 性 重 构 组 BMI(26.4±3.9)kg/m2、LVMI(98.9±14.6)g/m2、RWT(0.53±0.05)、心率(70±10.8)次/min;离 心 性 肥 厚 组BMI(26.3±3.0)kg/m2、LVMI(115.6±13.6)g/m2、RWT(0.35±0.04)、心率(68±9.6)次/min;向 心 性 肥 厚 组BMI(28.2±4.0)kg/m2、LVMI(117.2±13.4)g/m2、RWT(0.53±0.06)、心率(66±10.1)次/min。

2.2 4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比较

正常构型组E/A(0.85±0.20)、Em(6.5±1.5)、E/Em(10.1±2.9);向心性重构组E/A(0.83±0.21)、Em(5.5±1.7)、E/Em(10.5±3.4);离心性肥厚组E/A(0.76±0.19)、Em(5.3±1.4)、E/Em(12.2±2.9);向心性肥厚组E/A(0.76±0.18)、Em(5.0±1.2)、E/Em(13.4±3.6)。可见,与正常构型组比较,离心肥厚组、向心重构组和向心肥厚组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A和Em均明显降低,向心组降低更明显,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常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心脏负荷及周边病变血管的阻力增加,降低左心室排血功能,增加心肌动力和心脏的收缩功能代偿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向心性左室心肌肥厚和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2]。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高血压对患者心脏造成的损伤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引发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为左室充盈压上升、左室松弛功能降低[3]。评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主要依赖于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A峰值的比值,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与二尖瓣环速度Em的比值E/Em。目前,E/Em值是最佳评价左室充盈压的方法,且具有无创性特点。本次测量结果显示,正常构型组E/Em值为(10.1±2.9)、其他三组分别为(10.5±3.4)、(12.2±2.9)和(13.4±3.6),均高于常规构型组,病理诊断为向心性和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这与其他临床结果保持一致。认为E/Em增大可影响心室舒张功能,引起心脏疾病,并且E/Em>15时,风险最高。本次研究还显示,向心性肥厚组较其他组偏高,提示向心性是造成左室心肌肥厚的重要原因。另外,本次研究首先测得各组患者的E/A值和Em值,各组之间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构型组相比,LVMI值在离心性肥厚组和向心性肥厚组也明显增值,但两组之间的差异较小。说明LVMI可用于判断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但无法判定具体类型。多数研究均可显示,向心性左室肥厚患者的E/Em值要大于离心性左室肥厚患者的E/Em值,但对其产生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为向心性左室肥厚患者的心肌细胞和间质纤维化更严重、心肌硬度更高,弹性则降低[4]。同时,向心性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壁肥厚,左室腔狭小,而增加左心室射血负荷,易造成心肌缺血等疾病,因而表现为E/Em值大于离心性左室肥厚患者[5]。

综上所述,E/Em可用于临床评价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脏疾病做出贡献,判断左室壁厚度可以评估高血压左室重构患者的危险分层,为临床治疗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提供可行的标准。

猜你喜欢
心性构型左室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用道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