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对比

2018-01-27 09:50王丹丹王翠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肌瘤阴道切口

王丹丹 王翠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均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病变,临床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其发病年龄阶段主要是35岁以上,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月经的改变、阴道出血以及继发性贫血等。当前,医学上认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模式,其中手术治疗方法又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手术以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三种治疗方法,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更加有效,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小,且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的特点[1]。为对比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笔者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年龄28~45岁,平均(36.65±1.45)岁,肌瘤数平均(2.46±0.67)个,肌瘤直径平均(4.76±0.61)cm;对照组中,年龄27~46岁,平均(36.59±1.57)岁,肌瘤数平均(2.52±0.66)个,肌瘤直径平均(4.73±0.60)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方式,其主要步骤如下:①选择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实施全麻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肌瘤所在位置选择切口部位;②子宫肌瘤处于后壁的采取横向切口,其切口位置选择阴道后穹窿处,将阴道后壁切开,将直肠宫颈筋膜加以分离;使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40mL与垂体后叶素6U注射到患者的肌瘤包膜位置,然后将子宫浆肌层逐层切开,然后将子宫肌瘤切除,缝合瘤腔浆肌层;子宫肌瘤处于前壁的患者采取横向切口,其切口部位选择阴道前窿位置。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进行治疗,其主要的步骤为:①本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从患者的肚脐正中位置切开,置入腹腔镜,留置10mm与5mm的套管针在左右麦氏点;②选择子宫肌瘤的最高位置,使用单极电钩逐层切开子宫浆肌层,使得肌瘤体完全暴露,然后固定肌瘤进行穿刺;③使用超声刀双极电凝将假包膜血管,随后采取单极电凝切割瘤体,将肌瘤切除;④缝合瘤腔浆肌层,并缝合切口。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均安排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手术对子宫肌瘤的剔除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肌瘤剔除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相比,观察组为(146.67±22.46)mL,对照组为(198.98±45.43)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1.01±11.6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6.32±6.35)min,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为(5.42±1.21)d,对照组为(7.45±1.32)d,肠道排气时间观察组为(2.12±0.98)h,对照组为(2.51±1.68)h,各项指标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

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疼痛的1例,占比1.67%,出现盆腔粘连的0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切口疼痛的5例,占比8.33%,出现盆腔粘连的5例,占比8.33%,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科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关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也越来越先进,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子宫肌瘤就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属于一种良性肌瘤,有效的治疗方式能较好的降低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切除整个子宫,导致患者的生殖器官严重不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子宫肌瘤能得到有效剔除,还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不孕症状[2]。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微创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其中主要有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联合阴道切除术以及阴道手术等几种[3]。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根据天然的孔道体表光滑、盆腹腔等脏器干扰较小等特点,具有改善术后疼痛与腹胀等不良症状的效果,这种手术方式主要在子宫下段肌瘤或宫颈肌瘤患者、发病位置较低的阔韧带肌瘤患者中使用。一些多发性肌瘤患者,需要禁止患者的前后腹膜被同时打开,预防广泛性粘连、感染[4]。不过,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多的弊端,比如手术操作视野较窄,手术过程中的探查比较麻烦。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一种Ⅰ类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这种手术方法在后壁多个子宫肌瘤患者中具有广泛应用,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5]。在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均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肌瘤阴道切口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