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2018-01-27 09:50慕迪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慕迪 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照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Lichtenstein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可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予以治疗,其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位置的缺损部分突向体表,并形成包块。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为Lichtenstein修补术[1]。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手术方法逐渐应用到治疗当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为了选择出更佳的治疗方法,本院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4~64岁,平均(49.3±3.9)岁,其中术后1年内复发2例,术后1~3年复发5例,术后3~5年复发41例,其中斜疝30例,直疝18例;实验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0~63岁,平均(46.5±2.1)岁,其中术后1年内复发3例,术后1~3年复发10例,术后3~5年复发35例,其中斜疝31例,直疝17例。两组患者复发时间、腹股沟疝类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局麻下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在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上方1.5cm处行斜切口,将疝囊进行剥离后推回腹腔,将精索游离,并将网片放置于精索后方,并予以固定,精索通过网片,保证其间隙松紧适度。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在全麻下手术,与脐下20mm偏疝处行15mm的弧形切口,并进行钝性分离,建立CO2气腹后,在腹腔镜引导下将疝囊游离或者对疝囊颈部进行横断结扎,止血后使用网片进行修补,修补后在腹腔镜下解除气腹[2,3]。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总结和分析。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评价,总分数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其疼痛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调查中的数据输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36±3.13)min,术中出血量为(52.31±11.13)mL,术后VAS疼痛评分为(2.13±0.16)分,术后住院时间为(2.11±0.34)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13±2.08)min,术中出血量为(67.13±12.17)mL,术后VAS疼痛评分为(4.06±0.21)分,术后住院时间为(2.93±0.87)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V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48例患者术后有1例尿潴留,1例血清肿以及1例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48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尿潴留,3例血清肿以及2例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股沟斜疝再次复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前次治疗中修补术的选择方式不当所导致,因此在患者治疗时所选择的修补术式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时,主要的原则为避开疤痕粘连处,尽量简化操作,以减少对组织的刺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参与本次调查的96例患者首次均采取无张力疝修补,补片位于肌前,对于此患者,采取前入路的手术方式操作难度较高,并且有可能再次发作[4]。而使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则能够减少对腹股沟管组织的损伤,因为腹股沟管部的组织比较薄弱,如果再次治疗手术创伤较大,则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施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时,其手术切口小,且术后疼痛度较小,并且手术是在腹膜前间隙进行修补,操作完全在腹腔之外,对于腹膜无破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由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腹壁组织均存在较多的瘢痕,并且存在粘连的可能,使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时,可从后入路方式进行手术,避免在原有手术路径进行操作,降低对腹膜的刺激。由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在腹腔镜下进行操作,所以其能够置入比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大的补片,其能够覆盖全部肌耻骨孔,并防止再次复发。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P<0.05),结果再次证明了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良好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在复杂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可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予以治疗,其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是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