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漫画第一人”老顽童缪印堂

2018-01-27 19:38
北广人物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印堂下颌骨漫画

在中国漫画界,缪印堂的科学和科普漫画可谓闻名遐迩。缪印堂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将幽默通过他的漫画言传,并能独具匠心地传到点上,让读者心领神会。

被誉为“科普漫画第一人”的著名漫画家缪印堂于7月31日晚9时去世,享年82岁,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中国漫画最高奖《金猴奖》,其作品《四大发明的反思》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缪印堂曾说:“假如有来世的话,我会再选择漫画这条人生之路。”

高士其的倡议下,他与科普漫画结缘

在中国漫画界,缪印堂的科学和科普漫画可谓闻名遐迩。缪印堂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将幽默通过他的漫画言传,并能独具匠心地传到点上,让读者心领神会。

其实从20岁出头走入漫画界,到成为一名专职的科普漫画家,这中间缪印堂经历了不同寻常的20年。“文革”后,缪印堂想如能为小朋友,为科普做点事也是有意义的。于是他夜以继日地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小朋友》、《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人民文学》等书籍、杂志创作大量的作品。当时,缪印堂一家4口住在12平方米的简易小房子里。在一张小小的两屉桌上缪印堂创作完成了近千张作品。经过几年的“奋战”,缪印堂的眼界宽了,题材和体裁丰富了,舞台也更加宽广了。这期间他先后担任《文艺研究》、《大众电影》、《民间文学》美编。同时接触漫画、插图、连环画、儿童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他博采众长,不拘泥自己的艺术小天地,从中受益匪浅。

1981年在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倡议下,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科普创作研究所,缪印堂被调到这里当上了一名专职科普画家。他说:“科普所是块‘宝地,它给我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像是如鱼得水,有了施展的时间和空间。”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十年里缪印堂手不停笔,连星期日也从不荒度,大量优秀作品应运而生。缪老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科普漫画,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科协我像是看到了自己真正价值所在,我又写又画又编忙得不亦乐乎,也出了不少好作品。”1980年、1981年、1982年、1985年,缪老先后四次在《读卖新闻》世界漫画大赛上获得了优秀奖和佳作奖。1989年缪老的漫画《四大发明的反思》在全国美展上获得了银奖。1992年参加“世界高血压联盟”(WHL)美术比赛中获第二名,2003年又获WHL第一名(金奖)。2004年获科学漫画、连环画全国大展最高荣誉奖,并荣获全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漫画最高奖“金猴奖”(终身荣誉奖)。诸多的荣誉使得缪老成为《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的一员,也让缪老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在难以想象的病痛中,决不放下画笔

说起对漫画的喜爱,缪印堂七八岁时,就已然是个漫画迷了。其实,很小的时候,缪印堂就喜欢画画,常常把家人抽烟留下的火柴盒上的小画片收藏起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照着画。缪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时候不像现在,学校、社会都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当时家里也有条件请家教,但是却没有这个意识,只能自己在家自学。”练习绘画给童年的缪印堂带来很多乐趣,但他的童年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生活在优越条件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不久,缪印堂的一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九岁那年,家人给他算命,说他命虽好,但不经历磨难,难以成人,很像孔老夫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一年,缪印堂上小学三年级,他患上了牙髓炎,这场牙病并不是一般的儿童龋齿牙痛,而是整个下颚的骨头都受到了感染,牙与牙之间往外流脓,医生建议将下牙一个一个地拔掉,然后再将牙床骨及下颚部分的骨头切除。因为说话、吃饭的动作使与上腭相连的那一部分剩余的下颌骨,渐渐位移,导致下颌骨完全不能保留。中医大夫每天给缪印堂上一种有弱性腐蚀作用的中药,使肉和骨头慢慢脱离,最后医生再用钳子把整个下颌骨都取出来。这些既恐怖又繁琐的手术整蛰肖耗了缪印堂六年的时间。手术过后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咀嚼食物,只能吞咽流食。缪印堂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他整天躺在床上,唯一能做的就是看《世界童话集》和《中外历史故事100种》。他的生活看似被囚禁在小小病床上,书籍却带他离开病床无数次造访广阔世界和诸多的历史时代。哥哥买的《铅笔画临本》和《水彩画临本》成了缪印堂的最爱。有了这两本书后,缪印堂的生活变得有了色彩。

就这样休学在家的缪印堂,直到解放后才经过两年的补习直接改入初中三年级。但在复读不久的一次体检中,缪印堂又被检查出患有肺结核,命运无情地又一次将他从校园里拉了出来。缪印堂再次被迫休学。这次的养病休学,缪印堂似乎没把它放在心上,因为他此时的心灵已经被丰子恺漫画牢牢地占据。缪印堂非常喜欢丰子皑的文风、画风。为了收集丰子恺的作品,他经常跑到邻近的商店去寻找过期的报纸,然后把收集到的漫画作品贴成一个个小本本,有时间便翻看。

疾病让缪印堂小小年纪就饱尝肉体的痛苦,但也让他的心志得到了磨砺。休学一年后,缪印堂的肺病竟痊愈了。缪印堂在紧张的高中阶段仍一直坚持创作,不断地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华日报》美术组邀请缪印堂去报社静忙搞创作,这个消息让年轻的缪印堂有些受宠若惊。1956年9月,高中毕业的缪印堂在老一辈漫画家的推荐下,来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北京《漫画》杂志社,自此正式进入漫画界。这个杂志社可谓“明星”云集,编委会阵容强大,诸如张光宇、华君武、米谷、叶浅予、张仃、方成、沈同衡、特伟等先后都是《漫画》杂志编委会的重要成员。上班不久,他的一幅《降龙》就出现在第十一期的《漫画》封面上,这对刚刚上班一个多月的缪印堂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

1959年,组织上为了解决他的生活不便,让他做下颌骨整形手术,预备先做牙床再做假牙。结果手术进行不久就失败了,缪印堂休克了。因为长期没有下颌骨,造成舌根后缩,如果仰头就会出现气管堵塞,造成呼吸不畅。医生赶快将刚切开的胸腔缝合,又切开气管紧急抢救。缪印堂这才脱离了危险。经过一个月的休养恢复,缪印堂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但手术并未能如愿,只是外形上稍有改善,实际功能上毫无改观。就这样,缪老一直是没有咀嚼只能吞咽,而且由于夜里不能平躺,一直以来缪老总是半倚靠地坐着睡觉。

夫画妇随,老伴与他“黄金搭档”

缪老的爱人张玉容是位工艺美术工作者,两人志同道合,曾合作编过很多书。2003年两人共同编写了《世界幽默画选集》共12本。缪老说,他的漫画作品有老伴一半功劳。有时候是缪老勾线,老伴帮着着色,两人真是夫画妇随的“黄金搭档”。说起缪老和老伴的故事,缪老神采飞扬,还拿出一张漫画作品《情深路长》解说:“那时候谈恋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项目,又没有钱去吃饭馆,那时多半是看电影、逛公园、遛马路,省钱又锻炼身体,而且要走远路不走近路。”

四十年前,当时两人相识了一段时间之后,缪印堂回家探亲把她的照片带给家人看,家人都很高兴希望他能成功。1963年国庆前夕,缪印堂和张玉容结婚了。想起以前的往事,缪老说:“我特别喜欢苏芮唱的《牵手》,人生旅途中有人和你牵手而行,哪怕有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能越过,这就是生活,虽苦犹甜,也是一种幸福。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一定要珍借这患难之中凝结的感情。”

据《中新网》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堂下颌骨漫画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