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愿我们不再焦虑

2018-01-27 11:25罗新远
廉政瞭望 2018年1期
关键词:布票底色黑人

罗新远

不 少人曾问我:你焦虑吗?我一般都回答: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我是从社会最底层走过来的,现在已经过上了我以前觊觎的生活,最坏的情况,最多重新变得一无所有。

当然,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也会检讨自己的言行。我经常在想,我真的舍得放弃经过半生奋斗而获得的一些财富吗?说心里话,我还真是舍不得的。我对财富的看法应该不属于贪婪型,并没有拼命积累财富的欲念。但我是经受过苦日子的人,知道饥饿和寒冷的滋味。

而且,我一直认为,如果经济上不独立,衣食不保,就不可能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这也是当年我放弃稳定的生活,到海南和深圳去当商务律师的原因。可当我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解决了生存问題后,我变得很痛苦。

我常想,为什么去赚钱?当然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可是,赚钱并不是我要的生活。于是,我就开始了多年的游学,开着车无目的地在中国各地游荡,看城市,观农村,与智者交谈。后来干脆进学校读书,再后来写书作文。现在靠卖文和讲课过日子。

我还经常检讨,我真的舍得放弃今天获得的一些虚荣吗?我发现,虽然我经常对各种荣誉称号表示不屑一顾,可在内心上还是有些在意的。我同许多人一样,非常有虚荣心,甚至比许多人更有被别人认可的欲望。

这的确与童年“黑人”经历有关。在特殊时期,父亲错被认为有“土匪”历史,因而在老家衡阳没了工作,一家人被下放到农村。父亲那样的出身,村里没有人愿意让我们回去。冬天,他们偷走了我们家的棉被,就是为了将我们赶走。

母亲没有办法,就带我们流落到城里,成了黑户,没有布票,没有粮票,没有吃,没有住的地方,很可怜。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去粮站免费帮忙打扫卫生,就是为了在扫地的时候搜集米袋里漏出来的米粒,或者到黑市去买红薯回来。

8岁那年,父亲托朋友帮忙,我得以上小学。由于没有布票,母亲找人讨了一个麻袋,花几毛钱请裁缝做了一件衣服。裁缝因失明,缝制的衣服口袋,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在当时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

到了学校,班长认出了我,那会儿我和家人刚搬进一家木板房地下的窝棚里,而班长住在隔壁木板房里。班长对同学说:“他怎么到我们班来了?他是黑人!”当时老师不在,同学把我往外面拖,我唯一的好衣服被撕烂了。被拖出教室后,我蹲在学校外面痛哭。父亲说刚好路过,摸着我的头流泪,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父亲流泪。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我的童年是黑色的,当然心理的底色绝对红不起来。但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如何改变这种底色。由于曾经在社会最底层遭受过太多的欺凌,所以我早年拼命地读书,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年考上大学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可以说千里挑一。我这个长期让左邻右舍瞧不起的“黑人”考上了。于是,当学校放假回家时,我将那个鲜红的校徽别在身上,故意在人群里走来走去,那个牛啊。但很快,我就对这种表演没有了兴趣。我虽然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在内心深处并不特别在意人们如何评价。

我曾拼命赚钱,希望有一天家人特别是母亲,不至于再一次流落街头,保障他们基本生活和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的责任;我一直在降低自己在亲人们特别是后辈心中的地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我大姐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在北京如何如何时,我一定会当面告诉别人,不要相信,那是吹的,我只是在北京混街头的一个读书人。

2017年过去了,社会虽然有缺陷,却在不断进步,我目睹了它的成长,也为此感到欣慰,正如我从一个流浪家庭的儿子走到现在一样,我想,时间终会抹去我们的焦虑。endprint

猜你喜欢
布票底色黑人
黑人谈河流
布票话今昔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布票
底色
我与军用布票收藏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底色
哪些布票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