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做到“三动”

2018-01-27 12:17吴寿根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三动动口少教多学

吴寿根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像训练体操一样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是数学思维课堂训练最基本的三个动作。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乃至“不教”。“少教多学,精讲精练”不但是一个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评价原则。它是实现课堂“三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少教多学;精讲六要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像训练体操一样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是数学思维课堂训练最基本的三个动作。

而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三动,我认为我们学校推行的课堂教学中“少教多学,精讲精练”“课堂教学中精讲六要点”成为学生在课堂上能“三动”的有力保障。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我们学校开展“少教多学,精讲精练”教学研究已有十多年,这个教学理念在我们学校已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它不但是一个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评价原则。它是实现课堂“三动”的有力保障。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数学课堂简单说说我是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做到“三动”的。

一、 学生的“多学”不是让学生自学,要在目标和问题的指引下“多学”

现在许多的课堂教学还处在“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困境,当然也有不少的课堂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出现偏差,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这两种方式出现了极左或极右的现象。都是课堂中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九下第八章《8.6收取多少保险费才合理》时,我就让学生扮演一个保险推销员,然后去推销保险,除了教材中航空保险费外,我还让学生模拟出机动车保险费如何收取,不同的保额保险费有什么差别。这些都在学生的交流中完成,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发问,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通过学习交流了解概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问、多说,多动口,实现数学课堂上的第一动。动口的好处就是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思维也活起来了,数学的学习也就轻松得多了。

二、 教师的“少教”不是不教,而是教师以“配角”角色参与课堂活动

一要杜绝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各方面的感观都动起来

数学的学习重在理解,“满堂灌”的数学课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杜绝“满堂灌”,要用不同的媒體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刺激,让学生所有感觉器官都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活动,学生才会有收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要杜绝教师“满堂问”,不要拿缺乏思想价值的问题、无营养的问题提问学生

笔者听了不少的公开课,发现有不少的教者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不断地抛出问题,但问的多是一些浅表的、琐碎的小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缺乏数学思想价值。对学生的思维素质的培养没有好处,让学生遇到真正的问题时,缺少深入思考的经验。作为数学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问题串,好的问题串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多感观的刺激,能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

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杜绝“满堂投影”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绝大多数数学课堂都会用到PPT,诚然PPT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流程都在PPT上显示出来,特别是一些题目的答案,真的不需要完整的展示在PPT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写,去板演。让学生去体验自己的解题过程。而且有的课堂其实都不需要PPT,单纯的为了用PPT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现在笔者的课堂已不是每节课都用PPT了,去繁就简,不需要用的坚决不用。

四要让学生动起来,杜绝“满堂静”

现在也有一些数学课堂静的可怕,只有教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学生看似在认真学习,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昏昏欲睡。过分的安静,给学生一份压抑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起来。课堂的效率当然会很低了。如果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课堂智慧,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引出来,哪怕是给学生讲一个小笑话,把课堂气氛先搞活起来。

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间,杜绝“满堂闹”

“满堂闹”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边思边说,动口不是胡闹。动口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动手,新知教学时要让学生动手去记核心知识点,课堂练习时要让学生静下来动手去练习,这样“动口”和“动手”联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多学。

三、 实施“精讲六要点”,促进教师“精讲”,让学生多动脑

“少教多学”之“少教(精讲)”六要点指:一是有明确而适当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二是有能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问题与问题串。三是学生课堂上的每次展示、交流,教师有基于学生总结基础上的再提炼与再归纳(板书)。四是共性问题的解决,有基于这一类问题学生思考基础上的策略或方法的整理与提升(板书)。五是重要的知识点和关注点,有言简意赅的系统的总结与强调(板书)。六是要有精心设计的反映本节课核心内容、方法或指导学生学法的板书,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便于课后重温。

四、 设计好“当堂检测”,促进学生“精练”,让学生动手、动脑

当堂检测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既能检查学生本节课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出教师的当堂教学效果。好的当堂检测,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提高了课堂效率。

要设计一份好的当堂检测必须要做到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明确要掌握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另外检测时间要不少于8~12分钟。检测内容难度适当,练习适量,既有针对性,又有典型性。

课堂上的“三动”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动口、动手最终的指向都是动脑,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动脑了,那我们的数学课一定是一堂精彩的课,有效的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我们所有的数学课堂都“动”起来吧!

猜你喜欢
三动动口少教多学
以“三动”促“三强”研训模式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三动”,生成词语教学的精彩
口语交际重在“动口”
催发智慧的英语课堂教学
动口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