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浙江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33/T 1147—2018)》介绍

2018-01-28 13:53夏仁宝游劲秋陈捷翔
浙江建筑 2018年9期
关键词:涂膜规程防水层

夏仁宝,游劲秋,陈捷翔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1 编制背景

遮风避雨是人类生活的最低需求,当今人类社会已从基本需求向高级需求全面转化,现代建筑本应赋于我们的是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但我们还在为渗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烦恼而担忧。

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抽样调查全国28个城市、850个社区,共计勘察2 849栋楼房,访问3 674名住户,建筑屋面渗漏率达到95.33%;地下建筑渗漏率达到57.51%;住户样本渗漏率达到37.48%。据北京建筑工程司法鉴定中心的数据显示,有1/4的法律纠纷是因为住宅建筑渗漏引发的。

建筑渗漏依然是久治不愈的顽疾,2013年10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将渗漏列入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首,并规划用五年时间进行重点专项治理;2014年9月住建部发布《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主体责任。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差异很大,防水要求不尽相同,北京、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均根据各自特点编制相应地方标准,在符合国标基本要求前提下,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特点提出相应防水要求。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 500 mm左右,6月和7月之间有梅雨,每年还会受到台风影响,这些气候条件更容易造成建筑屋面和外墙渗漏;全省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工程常年处在地下水浸泡之中,对防水设防和选材有特殊要求。

解决建筑渗漏,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监管等各个环节系统地予以重视,但目前上述各环节要求大都分布在不同的规范、文件里,且由不同行业部门监管,执行侧重不一,缺少统一性、适应性和使用方便性,急需制订一部从建筑防水管理,防水系统与其他系统协调,符合浙江气候、水文地质和经济发展状况,用于规范浙江省建筑防水工程要求的地方性工程建设标准——浙江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2 《规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5]423号)文件,结合浙江省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特点,编制组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工程试验,在参考国家及其他省市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本规程。通过审查、公示,已批准为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设发〔2018〕61号),编号为DB33/T 1147—2018,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主编单位为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程》共分9章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水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安全与环保、使用与维护等,对建筑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等部位的防水工程作了相应具体规定。附录D “防水层组合选用方案”,非常方便广大技术人员选用参考。

3 关键技术要点

3.1 重大防水工程设计实行专项论证制度

针对目前浙江省建筑防水设计人员普遍存在对防水材料性能不熟悉、技术标准理解不深、防水构造掌握不全面,导致防水设计深度不足的现状,《规程》第3.0.2条规定:进行专项防水设计的工程;单体防水面积大于10 000 m2的Ⅰ级防水设防屋面防水工程;埋置深度大于10 m或防水面积大于20 000 m2的地下建筑防水工程;建筑高度大于100 m的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设计单位应提出防水设计专篇,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对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进行专项论证。

3.2 提高地下防水工程的设防等级

浙江省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超过以往,住宅建筑地下室更是涉及千家万户,单价远超楼面,住户使用频繁,百姓诉求强烈,因此,将住宅建筑地下工程列入一级防水设防。另外,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报批稿),将建筑地下工程中“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也调整为一级防水设防。

3.3 强调外墙应整体设防

由于国家全面推行墙改和外墙外保温做法,建筑外墙渗漏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外墙防水涉及千家万户,而设计人员又往往不够重视,所以《规程》第5.4.1条提出“建筑外墙应采用墙面整体防水设防”的要求。墙面整体防水设防包括所有外墙面设防和节点部位设防。外墙面设防是指外墙构造应设置防水层,外保温防水抗裂层应有满足外墙防水设防要求的不透水性或抗渗性;节点部位设防是指门窗洞口、雨蓬、阳台、变形缝、伸出外墙管道、女儿墙压顶、外墙预埋件、预制构件等交接部位应有防水构造措施。

3.4 强调屋面结构找坡

《规程》第5.2.2条规定:“Ⅰ级防水设防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Ⅱ级防水设防时宜采用结构找坡,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浙江省是多雨地区,施工中几乎很难保证找坡层不受雨淋,而目前找坡材料吸水率又较高,因此在本省应强调屋面结构找坡的重要性。同时,取消建筑找坡,减少构造层次,对屋面防(排)水有利;取消建筑找坡,缩短建设工期,减轻建筑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取消建筑找坡,设计施工容易实现,总体利大于弊。因此,在浙江省更应强调屋面结构找坡的重要性。

3.5 强调结构本体设防的重要性

一个稳定、坚实的结构本体是建筑防水的根本,除本身具有耐久的自防水能力外,也为附加防水提供了可靠的基层支撑,符合 “刚柔相济”原则。本规程对需要进行防水设防的屋面(5.2.2、5.2.3、5.2.4、5.2.5、5.2.6、6.1.6、7.2、9.0.3、9.0.4、9.0.5、9.0.6等)、地下(5.3.14、6.3.2、6.3.3、6.3.4、6.3.7等)、外墙(5.4.4、5.4.5、6.4.1等)、室内(5.5.2、5.5.3、5.5.17、6.5.1等)及特殊部位(5.6.6等)的结构本体在设计、施工、验收及使用与维护各环节都提出了有利于本体设防的要求。

3.6 推荐在结构面上做防水层

对防水层来说,结构面找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防水层施工工艺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但由于找平层存在强度低,厚度薄,易开裂、起壳、疏松等通病,找平层往往成为窜水层,其结果是既费工,又费料,防水效果还不好,故《规程》5.2.6、5.3.14、6.1.6均要求防水层宜设置在随捣随抹平的结构混凝土板面上。当然,对于砌体面、保温层面等部位进行找平,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这些部位的窜水概率就相对较高。

3.7 防水结构面宜打磨或抛丸处理

《规程》第6.1.6条对防水层基层提出要求,将结构面作为防水层的首选基面,同时要求,当结构面有起砂、不易清理的砂灰或混凝土块时,宜采用打磨机、抛丸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打磨、抛丸处理,让防水层与新鲜、洁净、坚实的混凝土面良好粘结,进一步消除窜水隐患。调研认为,机械抛丸处理具有高效、环保的效果[1]。

3.8 优先推荐“涂膜+卷材”复合防水层方案

本《规程》资料性附录D列出了防水层组合选用方案,方便技术人员参考选用。由于复合防水层将卷材和涂膜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卷材工厂生产的匀质性和涂膜现场涂布的无缝粘结性,优势互补,形成优于单独的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次,所以优先推荐“涂膜+卷材”复合防水层方案。特别是“非固化涂膜+卷材”方案,由于与基层直接接触的非固化涂料在寿命期内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够吸收、隔离基层因热胀冷缩和干缩或受力产生的变形,使卷材防水层免遭因基层变形过大,可能产生的拉断、空鼓等不利影响;由于非固化涂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充分渗透到基层裂缝和毛细孔道中,并与基面粘结在一起,彻底消除窜水隐患。在经过抛丸处理的地下室顶板、屋面做“非固化涂膜+卷材”复合防水,应该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3.9 强调节点防水的重要性

编制组调研认为,建筑节点渗漏率要远高于大面渗漏率,必须对相关节点防水予以加强,故《规程》第5.4.11条对外墙门窗框周边的防水提出要求,确保外墙防水层连续;第5.4.17条要求“女儿墙压顶宜采用金属压顶”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建筑节点防水,提高节点防水的可靠度。

3.10 强化监督验收

例如,《规程》第7.1.7条要求,将关键、重要部位的影像资料列入验收文件,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为提高抽样验收的客观性,《规程》第7.1.2条明确:“施工单位应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方案。”使样本质量尽可能与总体质量相一致;为落实各主体责任,《规程》第7.1.6、7.1.7条条文说明中明确,有资格参与验收的各单位注册执业人员应在验收文件上亲笔签字并加盖执业章。

3.11 预留一定的渗漏水风险,将渗漏水治理作为防水措施之一

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地下室底板、两墙合一的地下室外墙,若一味强调附加防水的作用或要求一次性防水成功的理念,都是不科学、不经济、不可能的。故《规程》第6.3.8、6.3.9、6.3.10、6.3.11条提出了各种原因产生渗漏水的修补方法。意即,在这些特殊部位,只要在验收前按《规程》要求的方法把渗漏水修补好,是能够满足防水使用要求的,可以通过验收。

3.12 规范使用维护行为

建筑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监管和后期使用;防水工程又涉及地上地下,使用环境复杂,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以正常的使用和良好的维护,完成(延长)其设计使用寿命。故《规程》单列一章(第9章 使用与维护),规范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物业管理部门的使用维护行为。

4 结 语

1)建筑渗漏,困扰业内多年,社会反响强烈;建筑渗漏,关乎百姓民生、安康和社会和谐,关乎结构安全。渗漏问题治理得好,对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和结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建筑能效和建筑品质,节能减排,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保障民众正常生活和工作,提升民众对生活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建筑渗漏水,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验收、使用与维护、监管等各个环节系统地予以重视,这个“系统”包含技术和监管两个方面。

3)建筑防水,总体上可分为结构自防水(含构造防水)和附加防水。由于混凝土具有耐久的特性,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同时由于混凝土具有脆性易开裂的特质,故应同时在构件表面附加延性较好,能够适应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建筑变形要求的附加防水层。所以一般建筑采用“结构自防水+附加防水层”的做法,充分发挥各自优点,达到优势互补,形成优于独立的结构自防水或附加防水层的防水体系。

4)建筑防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浙江经济发达,社会对建筑渗漏的关注度高,适当提高建筑防水的设防等级是完全应该的。

5)主要条款内容、防水理念,符合住建部《建筑防水标准关键指标技术发展报告(2017)》要求,《规程》具有前瞻性。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满足国家发展建设需求,贯彻“高标准、惠民生、走出去”的行动思路,全面提高住房标准水平,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重点研究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2017]72号),确定在装配式建筑、门窗、防水、装饰装修和可再生能源五个领域开展标准提升行动,为此委托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建筑防水标准关键指标技术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比对《报告》要求,在标准整合;以系统工程为理念、不孤立地就防水论防水、综合考虑防水设计;增加防水专篇、建立重大工程防水设计专家论证机制;屋面混凝土结构板应采用结构找坡;外墙整体防水、外门窗周边密缝处理、推广使用金属女儿墙压顶;重视防水材料产品一致性检验;强化基层质量;提高地下工程设防等级和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强化施工过程监管,要求提供施工现场监控视频资料;增加管理与维护章节等方面,《规程》与其相一致。

猜你喜欢
涂膜规程防水层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如何了解涂膜料的基本性能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外部因素导致的汽车涂膜缺陷及处理方法
浅谈防水层的设计与施工
不锈钢屋面防水处理
桥面防水层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