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应试议论文开篇之“巧施凤头”法

2018-01-28 18:45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鸿图中学翁武崧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3期
关键词:议论文解析技巧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鸿图中学 翁武崧

一、议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方式,又是考查学生学习思维的方法;它既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又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正确对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高中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较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基本上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议论文。但因为多数学生懒得动手,知识储备较少,缺乏材料整合、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等技能(主要指对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而言)。再有如果个别老师对作文指导不够,致使学生对写作也就越来越没兴趣,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越来越弱,甚至越来越不会写,作文分数自然就不高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有个事半功倍的写法就是开篇布局。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这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如果它能在开场就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调动起观众欣赏的味口,那么它就可能会是一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演出,甚至让人欲罢不能,并为之叹服。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耳目一新的开头,就能一下子勾住阅卷老师阅读兴趣,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搏得阅卷老师的芳心,那么,可想而知,你的文章就可能得到较高的基础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也曾有人这样说:“当你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假如它的前三页无法吸引住你,那么这本小说就不值得你去读。”它说的就是如果一篇作文它的开头不能吸引住读者,那么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头就抓住阅卷老师的心,那我们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那么,议论文的开头有哪些要求呢?在应试过程中应该如何开头呢?

二、议论文写作开头的要求

开宗明义入主题,

直立引喻叙问比。

语言简洁不拖拉,

观点鲜明求靓丽。

1.“明”:顾名思义就是文章开头要直截了当地亮明中心论点,在写作过程不可立场不坚定,不可作“墙头草”两边倒。

2.“简”:即语言文字要简约,精炼,且不拖沓。

3.“美”:是说在议论文写作中语言要有一定的文采、思想或是技巧,尽可能在文章的开头就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如果文章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就会“欲罢不能”,这样,你不仅可以给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让他顺着你的思路一气呵成的读完全文。结果可想而知,你的文章自然就可以获得高分了。

三、议论文开头的写作方法示例与解析

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的理解和指导方法与技巧也不一而同,而我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教学摸索,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入法:即在写作过程中,开篇直截了当地点明自己的观点,第一时间告知读者自己喜欢什么、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从而,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白你内心的想法和立场。

例,有学生在题为《有幸生逢改革时》一文中这样写到:现在有些年轻人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让自己的才华在兵荒马乱之时大显身手。然而我却要说:“我是时代幸运儿,因为我有幸生逢改革时。”

解析:这个学生很聪明,他在文中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消极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笔锋一转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让读者明白他的立场,给人一种直观感。

2.设疑法:即在行文中熟练运用疑问的写法,通过对问题的设置与解答让读者明白写作者的好恶、是非及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开宗明义的效果。

例:题为《机遇》一文中,有学生这样写:也许你很聪明,也很勤奋,但你却没有成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你没有机遇,或者你有机遇,但是你没有及时抓住它。

解析:此文作者高明之处在于先从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的矛盾入手,指出个人的努力与成功成反比的困惑所在,然后在其中积极地为人提供了解惑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文章论点。

3.引用法:说的是在文章开篇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进而表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原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告诫其子刘禅时说的。这就是说,不要因为恶小就去做它,不要因为善小就不屑去做它。——《勿以恶小而为之》

解析:这个作者先引用古人之言,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再由此生发开去,对此引文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说明,并在解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显得有据可查,而且态度鲜明,观点清楚。

4.比喻法:此类方法指的是在遇到相对抽象、晦涩、难懂的命题时,作者为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理解时而采用的方法与技巧。

例:《贵在坚持》一文中,学生曾这样写:一滴水是小的,一块石是硬的。但一滴滴的水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地方,天长日久,水滴竟可穿石,同样一个人一次努力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旧后就会成功。

解析:例文中的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贵在坚持》这一论题的理解,他从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水滴石穿”延伸拓展开去,对这一成语进行了系统的解析,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问题说得更加明白、透彻、易懂,进而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应试作文优秀开头示例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说的是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更多的要付诸实践。在写作中如果单纯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却不能熟练地加以掌握并运用最终也只能是空谈。所幸的是,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指导,有部分同学能从一定意义上加以运用,作到“学以致用”。

在高一(上)阶段考试中,命题者以冰心的诗入题,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材料如下:

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冰心

请以“言与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很多同学面对这样一个话题无从下手,或者写得没有深度,但也有部分同学能较好地运用所教方法与技巧入文,尤其在开篇中加以熟练运用。示例如下:

例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做任何事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更不能夸夸其谈,而要付诸行动。——《行为与言论》(章妍)

例2:诸葛亮曾云:“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可见,在一个人品格中,谦逊何其重要,谦逊之花方能结就丰硕之果。——《谦逊之花结就丰硕之果》(卢师荟)

例3:人活在世上,夸夸其谈,难有作为;而少说多做,将必成大器。当你脚踏实地、用心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你就定能成功。——《少说多做者,必成大器》(涂舒颖)

例4:“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冰心的小诗向我们阐述了“少说话,多做事”的人生哲理。——《少说话,多做事》(翁明琪)

例5: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此时无声的蓄势也正孕育着胜利的果实。——《无声之花孕育胜利之果》(罗刘旖)

解析:从这些同学的开篇中可以看出他们主要运用了“直入法”“引用法”或“比喻法”。在例1和例2中,两位同学熟练地运用“引用法”。他们分别引用了陆游和诸葛亮的话,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只是夸夸其谈,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在例3和例4中,两位同学主要是运用“直入法”。例3同学直接阐明自己对“言论与行动”的看法,告诉人们生活中“行动”的重要性;例4同学而是直接从冰心的诗延伸开去,直接点明了“少说多做”的道理。例5同学把“言论”和“行动”的关系比作“花”和“果”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告诉人们,在默默潜行中的无声蓄势必然孕育着丰硕的果实,从而化抽象为具体,给读者以直观认识的同时阐明了文章的论点。

总的来说,以上同学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写出这样的开篇,我个人感觉真的不错,且不说行文的整体如何,至少从开头上而言比其他同学已经高出一筹,自然,他们的作文起点分就比别人更高了。

当然,作文开头的写法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但个人认为只要学生能用心去学,并在作文训练中刻意加以运用,作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就一定能促使智慧和写作才能的全面发展,从而写出具有可观性、可读性、应试性强的文章。

猜你喜欢
议论文解析技巧
议论文阅读专练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指正要有技巧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