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为新时代高校德育开启新思维

2018-01-29 06:27程铭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

程铭莉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砥砺前行的新要求和新坐标。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不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而且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但是不可否认,性别平等教育一直以来并未正式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体制中,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年轻一代性别关系认知匮乏,公民素质和人格修养欠缺,进而影响到其后来的婚恋以及家庭生活问题处理和平衡,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在整个学校教育体制中,大学阶段是青年的“准社会”时期,是青年道德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涉及思想道德、教育等十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可以说,高校德育承载着青年道德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性别平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德育是贯彻落实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途径和手段。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课,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当中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而且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高校德育课的发展和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性别平等教育为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开启了新的思维,开辟了新的途径。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每一时代都有一个需要透彻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缺乏平等和公正成为国际社会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方面的平等和公正,这也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都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男女平等就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早已写进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纳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参与到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通过行政手段来保障和推进女性的权益和平等地位实现,成效显著。但是,要使性别公平公正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公民从内心认同和践行,就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公民性别意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个字中,平等和公正赫然在列,这也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透彻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平等和公正。追求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在小康社会决胜时期,通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路径。

在高校德育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为当代中国高校德育开启新思维,寻求新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把高校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关于妇女问题的系统的著作或文章,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几位经典作家在他们一些经典著作中有关女性解放和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总结和概括。其中关于家庭问题和女性问题的著作当中的经典和权威的,要数恩格斯184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女性解放的思想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女性解放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的理论和学说,对整个世界的女性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有:

(一)女性解放途径——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压迫

女性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女性受压迫的根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女性解放理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考察女性社会地位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性别不平等并不是阶级社会独有的,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在最初原始社会部落里,男女两性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后来社会分工逐步发展,私有财产的逐步出现,原来占主导地位的女性被排除在了社会生产之外,丧失了原有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部落事务主导权,于是母权制就逐渐向父权制过渡。恩格斯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1]54私有制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就决定了两性中女性必然要遭受男性的歧视、压迫和奴役。女性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是世界性的,女性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所以,女性要想从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社会地位中摆脱出来,就必须消灭产生女性受压迫受奴役的基础——私有制。恩格斯指出,私有制的消失,将使“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1]74。

(二)女性解放的条件——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恩格斯指出:“女性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1]72。第二个先决条件是“女性的解放,只有女性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1]162。第三个先决条件是“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1]672。恩格斯概括的女性解放三个先决条件: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依靠现代大工业;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恩格斯对于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高度重视。他认为,正是由于两性当中男性夺得了主导权,垄断了社会公共生产领域的事务和劳动,而女性沦为第二性,被男性排挤,丧失了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在家庭这一狭小范围内从事家务劳动。相对于社会公共领域来说,家庭属于私人领域,家务劳动也被视为附属劳动。女性沦为家庭的奴隶也就是男性的奴隶。没有女性的就业也就没有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女性也就无法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恩格斯不仅指出了女性解放的先决条件,而且指出了实现女性解放先决条件的途径——家务劳动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只有满足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家务劳动才能变成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二者仅仅因为分工不同的阶段,女性的解放才能彻底实现。恩格斯总结的关于女性解放的条件,在世界各国被作为女性解放的先决条件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运用和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女性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女性的解放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女性解放的作用及其长期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广大女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马克思在给路德维希·库格曼博士的信中写道:“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2]。革命导师考察总结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只是在长期的男权统治中,被忽略被淹没了。人类解放包括男女两性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和发展不但依赖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而且女性的解放和发展进程也影响着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进程。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高度赞同傅立叶的观点是“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3]。马克思指出,女性解放是包含在人类解放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人类普遍解放来说,女性解放的进程影响着全人类解放的进程,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关系,如果女性不能解放,那么整个人类的解放和发展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和制约。人类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女性占人类人数的一半,女性的解放事业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是不可割裂、相辅相成的。女性的解放发展既是女性自身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男性的不可规避的责任,关系到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两性中女性的解放和发展程度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社会文明的再现,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尺度。

如果男女两性之间不存在相互间的独立和平等,那么何谈人类的解放呢?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样,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解放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实现女性解放,再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将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

这些理论观点既为在中国社会实现性别平等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中国高校德育进行性别平等教育提供指导方针。

二、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同性别分析方法论教育相结合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 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145。

法国女权主义运动创始人之一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有一句经典之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比如女性是柔弱无助的要维持家庭“主内”,男性是刚强有力的要养家糊口“主外”,这些都是传统社会性别角色,是人为造就的并不是生理决定的。可以说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性别分析发展成为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析范畴和研究方法,指“任何把社会性别当作分析的关键范畴的理论框架或科研方法”[5]145。成为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的基本分析范畴,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社会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更多地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的性别差异和分工中非自然的由社会结构性、文化性和制度性带来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霸权。[6]32

同阶级、种族相并列,对不平等提出挑战并为平等提供理论上的可能。高校德育涵盖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性别分析”方法论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人类思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新方式,为构建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提供了解决思路。

(一)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加强中国性别平等教育

一直以来,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说教灌输、枯燥无味、被动僵化等问题都被人们所诟病。针对这些代表性的问题,高校德育可以探索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强调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互动交流,构建体现平等尊重、互动对话的关怀型师生关系,将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融入高校德育课中,增强高校德育课的思想性和趣味性,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同性别分析方法论教育相结合,既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又加强中国性别平等教育,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

(二)建立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一切教育手段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建立一种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德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性别平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自觉地表现出的性别意识倾向,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在高校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性别的平等意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性别平等教育,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宣传和内化,就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意识水平,使之具备性别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能力,更新性别观念,令高校教师建立起正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性别教育,弥补性别盲点,将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融入高校德育之中。

(三)发挥高校传播性别平等理念的阵地作用

作为高校来说,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通过构建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充分渗透性别文化,进而在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到引领作用。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健康良好的校园环境,是矫正大学生性别和价值观偏差的重要手段和环境基础。首先,通过构建广播、宣传栏、数字媒体等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掌握校园舆论宣传工作的方向和主动权,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提高性别平等意识。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先进性别意识特色的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实践。网络时代,无论是线上的网络互动平台,还是线下的讨论、比赛和报告,这些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和性格特色的校园活动,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活动,可以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高修养、传播性别文化的重要作用。

三、把性别平等教育与人性培养相结合

人性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别和社会差别之上,作为人的基本的、共同的或普遍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职责是培养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性的培养是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使命。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更为基础的人性培养相结合,首先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审视;其次要培养大学生一种世界公民的意识,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承认和关心的和谐关系;再次培养大学生一种能够理解认同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品质。

(一)反思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着“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等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以及使妇女处于劣势地位的封建道德礼教和规范,束腰缠足和从一而终等这些压迫女性的封建糟粕积淀成强大势力,严重束缚了广大女性的身体和精神,使她们备受肉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奴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思想观念如儒家的阴阳合和、有教无类、“仁爱”思想和“天下大同”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法家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思想都暗含着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尊重男女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和谐理念。虽然传统文化当中的平等和现代的平等含义不尽相同,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无疑是性别平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和思想来源。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平等和谐的思想理念,对于推动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二)培养相互支持和关怀的世界公民意识

教育培养人在逻辑上有三个层面的理解:培养个人、培养公民和培养人类的成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成为他们自己;按照社会要求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社会性的公民;进而培养人类共同生活所需的共同人性成为社会成员。这三个层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生成。世界公民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局限于国别的具有责任与道义的公民共同体。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养成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两性深切关注和认可,相互认可,相互支持,相互关怀,和谐发展。这种推己及人的生存理念,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目标。

(三)培养叙事性想象力

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认为叙事性想象力(narrative imagination)是公民道德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标。她指出,“这种叙事性想象力是指想象穿着不属于自己的鞋子时的感受能力,是有智慧的读者阅读别人的故事的能力,是想象别人在他的处境中可能产生的情感、希望和欲望的能力”[7]10-11。叙事想象力通过设身处地地了解和想象他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更好地了解和关心他人。正如男性和女性由于社会文化形成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不同,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行为模式也不同。那么,学会站在他(她)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试着想象从别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来体验他人面对棘手问题时所采取的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使人的视角更公正、更合理、更审慎。培养叙事性想象力有助于培养人们以同情心为主的善良道德品质。在德育课极易被上成枯燥空洞的说教课的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叙事性想象力来进行道德情感教育这种丰富多彩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比如针对前一阵子网络上讨论激烈的“日本留学生江歌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使学生体察到他人的思想情感、道德选择,从而做出理性审慎的道德判断,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同情心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道德教育效果。也可以在新时代高校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培养推己及人,自我省查的品质,理性地思考和判断一些引发社会争议的道德现象合理性,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修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路德维希·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6]王凤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Martha C.Nussbaum.Cultivating Humani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什么是“好的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