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秸秆禁烧提出的几点建议

2018-01-29 19:26王国荣,孟祥宝,杨柏凤,王飞扬,姜丽艳
吉林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秸秆建议

王国荣,孟祥宝,杨柏凤,王飞扬,姜丽艳

摘要:田间燃烧作物秸秆会造成有益微生物损失、破坏土壤结构、加重土壤板结,而且浪费了资源、污染环境。本文就秸秆禁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秸秆;禁烧;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03.050

田间燃烧秸秆有很多弊端,但禁烧作物秸秆仅仅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如果不能为作物秸秆这种看似“废物”的再利用找到合理的出路,秸秆禁烧只能是句空话。各级政府派人死看死守的结果只能是明里不烧暗地烧、白天不烧夜里烧,焚烧秸秆最后没得到有效的遏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不焚烧,大量的秸秆堆放在村边路旁,影响村容村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又为火灾增加了隐患。要想真正实现禁烧,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到奖惩分明,同时还要强化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及加大相应农艺措施的推广力度。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1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

惩治:对屡教不改的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进行惩治。

奖励:出台政策法规将秸秆禁烧和粮食直补挂钩,依据焚烧的面积扣掉相应粮食直补,奖励那些模范遵守禁烧禁令的农户。

2拓宽秸秆转化利用途径

对已获得国家补贴的生物发电厂实行有效监控,避免出现秸秆收购过程中对农民个人或合作组织有意刁难现象,提高农民秸秆打包回收的积极性。

鼓励农户使用生物质小炉灶。农户可以自己购置秸秆压缩机生产颗粒剂自给自足,或者以秸秆换颗粒。如果实现了全覆盖将是巨大和可行的转化渠道,同时也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发展畜牧业,增大秸秆青储、黄储的力度,产生的有机肥再用于培肥地力,既减少秸秆数量,又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增长。

3推广有利于秸秆转化或减少其生产量的农艺措施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至少可以使30%的玉米秸秆得到还田处理,不但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其边际效应和免耕作用提高产量和抗旱能力。而且秸秆覆盖本身就有抑制杂草的作用,节约了除草剂投入,保护了环境。主要适用于平地或坡度不大的岗地,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春季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侧深施底肥、苗带整理、单粒播种、挤压覆土、重镇压一系列作业。施肥深度种子侧7~10厘米、种子下5~8厘米,播种深度2.5~3.5厘米,播种宽行行距9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株距控制在26厘米以内,公顷保苗密度6万株以上。苗前、苗后化学除草及其他病虫害防治。大喇叭口期用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进行旋耕追肥作业,旋耕深度和宽度为30~40厘米,旋耕同时进行深施追肥。秋季机械收获、秸秆还田,还田量应大于秸秆总量的30%。

3.1推广玉米和大豆间作模式化栽培技术

原则上实行玉米大豆4∶4间作,理论上是玉米密度加倍,在现有玉米播种带上达到原有清种面积玉米株数,这样玉米能达到或接近清种产量,大豆播种带上的产量就属于纯增收面积。玉米播种带上的建议株距为14~15厘米,相当于间作密度也达到5.1~5.5万株/公顷;大豆播种带上的建议株距为26厘米,相当于间作密度3万株。为了便于推广,也可适当缩小大豆的比例。间作必须遵守玉米生育期尽量长大豆生育期尽量短;玉米密度尽量高大豆密度尽量小;玉米收获期尽量晚,大豆收获期尽量早的基本原则。间作不仅减少秸秆生产量,而且充分利用两种作物的时空互补优势减株不减收,甚至有显著的增收效果。

3.2结合玉米标准化垄侧栽培,推广高留茬技术

同样适用于所有地块,第一年秋天收割时将玉米秸秆留0.5~1米左右。第二年春耕时先在施肥垄垄侧开沟施入底肥,然后破开临近另一条垄的一半合垄。近十年来农户普遍采用一次性扣帮起垄施肥的粗放耕种方式,致使种肥隔离层严重不够,肥烧苗现象年年发生,出现大量缺苗断条、不扎根和三类苗现象,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抗倒性。而推广这项综合技术留下的高茬经过一个生产季雨淋日晒,已经腐烂殆尽,毫不影响第三年的正常耕种,既克服了一次性抠帮起垄的弊病,又实现了秸杆还田,是秸秆转化利用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4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减少籽粒玉米面积

增加饲用玉米、甜玉米、粘玉米等特用玉米的种植面积;提高大豆种植补贴,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其他杂粮种植面积;增加藜麦、中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棚膜经济,增加保护地蔬菜、瓜类、果树等的种植面积。

5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首先为秸秆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化途径,使農民在感受到压力和损失的同时,更要让农民知道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使禁烧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这是各级政府、相关主管和业务部门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简介:王国荣,副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秸秆建议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秸秆漫游记》诞生记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