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轮橡胶护舷安装工艺改进

2018-01-29 01:35刘武云柯学卢隆政
广东造船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装工艺

刘武云 柯学 卢隆政

摘 要:橡胶护舷是拖轮作业过程中保护船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拖轮制造过程中护舷安装是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橡胶护舷安装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货到直接上船安装的生产模式,本文介绍我司32 m全回转拖轮安装圆形、W形、D形橡胶的新工艺。

关键词:拖轮;橡胶护舷;安装工艺;不锈钢套环

中图分类号:U671.9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ubber fender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protect the hull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tug and the fender insta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the tu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ender installatio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form the production mode of the fender to be installed directly after shipped on the ship . Based on our company's conditions and experience, the new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of the fender is designed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round, W, D-shaped rubber fender for 32m full-turning tugs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Tug; Rubber fender; Installation process; Simply; Efficient; Stainless ring

1 前言

當前船市行情不景气,船东对船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对传统落后的技术工艺进行革新。橡胶护舷在拖轮建造过程中集结工作量较大,具有安装周期长、劳动强度高、高空作业频繁等特点。

2 橡胶护舷安装工艺改进

我司承建的32 m星级拖轮普遍采用圆形、W形、D形橡胶护舷:船首、尾舷墙处采用圆形橡胶;船首、尾部采用W型橡胶;船左、右舷两侧采用D型橡胶护舷。该船的橡胶护舷分布情况见图1。

圆形橡胶:Φ900 x Φ630 x 27 100 mm,重量15390 kg(分三段);

W形橡胶:首部W450 x 500 mm 55块,尾部W450 x 500 mm 31块;

D形橡胶:D300 x 4 100 mm 12条,D300 x 1600 mm 2条;

首部圆形橡胶端部过渡橡胶锥形头2个。

2.1 初始橡胶护舷安装工艺

定位→实物预装→号孔→拆下→开孔→打磨→涂装→安装。在此工艺中,存在三个问题:

(1)由于多了一次安装环节,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2)在安装W形、D形橡胶护舷时,固定插杆扁钢割炬手工开孔,切割面粗糙、孔径不圆、大小不一。特别是对W形橡胶,存在着上中下三孔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毛病,引起固定插杆圆钢的装配困难;

(3)客户反馈在使用过程中碰撞橡胶护舷使插杆与扁钢开孔之间摩擦损坏油漆而导致生锈,锈水沿船壳流下,严重影响了整个船体的外观。

2.2 改进的橡胶护舷安装工艺

为了改进以上存在问题,对橡胶护舷的安装工艺做了改进,研究设计了一套新的橡胶护舷安装工艺。

2.2.1 首部圆形橡胶护舷安装工艺

首部圆形橡胶护舷安装主要通过中间穿Φ25的镀锌链条,两端用花兰螺丝固定。橡胶护舷外围通过28条高强涤纶布带均匀分布从舷墙底部穿出捆住护舷再回到舷墙里通过U形拉码拉紧,紧固拉码全部安装在舷墙结构上,操作简便、外形美观(见图2)。

(1)由于供应商生产条件有限不能整条生产,所以将圆橡胶护舷分三段制作,断口取在弧度最小位,切口留有一定的补偿量。为了保证接口质量,必须特殊处理接口处安装工艺;

(2)用AUTOCAD及FORAN三维软件放样确定舷墙开孔位置,舷墙开孔镶装护边不锈钢圆钢,确保光顺;舷墙开孔位置和圆型橡胶布带槽位需要对准,保证安装质量和外形美观;

(3)在舷墙结构开口对应位置安装捆绑拉码结构,并焊接打磨光顺交付给油漆部门;

(4)拖轮顶推过程中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为了防止损坏高强涤纶布带和橡胶,增加一套喷淋系统;

(5)高强涤纶布带尺寸应恰到好处,太长拉不紧、短了不够长,2 m左右的高强涤纶布带通常预留25 mm拉伸量;涤纶布带外套胶管防水防晒,延长使用年限;

(6)严格要求供应商按图纸施工,保证橡胶护舷尺寸精度,误差范围±5 mm;

(7)油漆干后吊装护舷,护舷在起吊过程中压缩、拉伸都会影响安装质量,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拆装式三角架辅助吊装,按顺序从船中向两侧收紧每根涤纶布带,通过电动扳手打紧U形码上的螺母拉紧涤纶布(见图2),然后收紧链条两端的花兰螺丝;

(8)护舷末端以往通常是用铁板加工成一个锥形的末端喇叭口,耗费较大成本,且该部位在拖轮使用过程中容易触碰他船及刮蹭住缆绳,现将此钢制锥形头换成橡胶锥形头(见图3),护舷端部平滑过渡,外形更美观;endprint

2.2.2 首尾部W形橡胶护舷安装

W型橡胶护舷安装要求外观排列整齐(见图4),为了解决如何在有弧度的船体表面精确的找到橡胶护舷安装位扁钢开孔,设计制作了两套简易式模具,利用模具可以精确定位W型橡胶护舷在护舷扁钢上的插杆开孔问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横截面为450×500 mm的W形状制作立体模具二套(见图5),用铝板、铝管制作;

(2)用Φ57×6 mm的不锈钢管加工20×Φ57×6 mm不锈钢环,用于嵌入护舷扁钢(见图2);

(3)加工12×Φ70×Φ42 mm护舷不锈钢垫圈,用于Φ40 mm插杆封固(见图2);

(4)划孔、开孔、嵌入不锈钢套坏。从船中开始分别向左右延展,运用W形橡胶立体模具依次靠拢摆放划线,描出每个橡胶护舷在护舷扁钢上的安装位置。立体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与基线垂直,两个模具依次靠拢摆放,不要留空也不要重叠,否则会影响装配后的外观形态。扁钢开孔嵌装不锈钢套坏,保证套坏装在扁钢中间,嵌入不锈钢环后用Φ40圆管检查上、中、下三条护舷扁钢上的开口是否同心,然后焊接打磨完后交付油漆;

(5)Φ40的不锈钢圆钢插杆做好编号,将其一端加工倒角45x5,另一端可以预先焊接好,待护舷安装时对号入座(见图2);

(6)待安装处油漆干后安装W形橡胶护舷,并安装不锈钢插杆,下端用12×Φ70×Φ42 mm不锈钢垫圈、焊接、打磨。

2.2.3 D型护舷橡胶护舷工艺

采用不锈钢插杆固定形式(见图6)。D形护舷扁钢在分段制作的过程中开始安装,合理避开高空作业及错开交叉作业,船体合拢后补齐断口位置。通过样条把D形橡胶上的孔位取到护舷扁钢上,然后开孔并且镶装不锈钢钢环,注意保证上下扁钢的开孔垂直。不锈钢插杆、不锈钢套环、不锈钢垫圈处理工艺与W形橡胶安装工艺处理类似。

3 总结

(1)改进后的安装工艺虽然工序较多,但在拖轮分段制作、船体总装合拢建造过程中分步进行,不影响其他工种施工,避开了后期各工种都挤在一起的忙乱局面。特别是针对W形橡胶护舷,由于采用了模具划线开孔,孔位准确,相对而言反比原来来得更顺利快捷、工效更高;

(2)尽量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设计及制作模型的方式来达到精准定位,合理避开高空作业,改善了施工环境,降低了工伤事故的发生;由于减少一次预装工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的缩短造船周期;

(3)改进后的安装工艺,每道工序都按程序施工到位,装配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外形也更美观。护舷扁钢镶嵌不锈钢套環是安装橡胶护舷的一个亮点,从此杜绝了产生锈水的隐患,再也不会因橡胶护舷处的条条锈迹附满船壳而影响船体外观的形象;

(4)改进后的安装工艺,比起之前虽增加了安装不锈钢套环及焊接的成本,但量不是太大:全船投用Φ57×6不锈钢管8.8 m 、重量66.5 kg;投用Φ42×6不锈钢管4.5 m 、重量24 kg:焊接量约190 m;制作模具铝材20 kg。这些投入相对于全船投用的材料和工时来说是不大的,远小于所收获的质量和工效带来的效益,这种改进后的橡胶护舷安装工艺值得借鉴和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装工艺
变压器渗漏油事故分析处理及防范措施
小口径管道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
秸秆锅炉振动炉排安装工艺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
略谈建筑钢结构设计及安装工艺技术
大倾角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装工艺与安全管理实践
电气安装施工领域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初探
变电站工程安全施工阶段电气安装工艺的运用实践解析
矿井通风机安装工艺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