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梁寨:“走村串户”推动乡村治理有效

2018-01-30 03:43何小明韩志峰江苏省徐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民情镇党委

苏 伟 何小明 韩志峰/江苏省徐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丰县梁寨镇近几年创新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走村串户工作法”,将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取得了干部接地气、群众抒怨气、社会扬正气的良好效果,干群关系显著改善,社会治安显著改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提供了样本,以实践回答了如何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问题。

以“一张连心卡、一辆流动车、一个日记本、一个信息网”为载体,探索出“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梁寨好人”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形成了新形势下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工作思路。

网格管理全覆盖。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全镇机关(站、所)148名干部包村驻片,每人包挂联系100多个农户,实现了对全镇20个行政村、15317户居民的联系全覆盖。镇党委管理包挂干部,包挂干部联系包挂群众,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链接的网络。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包挂干部落实到群众,群众的诉求通过包挂干部反馈到党委政府,推动了各项工作由相对封闭向有序开放、单边灌输向双方互动转变。

卡连万户暖民心。镇统一印制“民情连心卡”,正面印着干部姓名、手机号和联系点,发放到全镇所有居民手中。同时印制了1.8万张为民服务明白纸,上面印有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及电话、为民办事项目及办事负责人的电话、流动服务车的下村服务时间等内容,每户一张,贴到家里最醒目的地方。群众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求助。接到孤寡家庭、特困家庭、留守家庭和老弱病残的求助电话,镇机关工作人员会主动上门服务。

日记民情察民意。镇机关干部随身带着民情日志本,记录走访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帮扶办法、对全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结束后,及时撰写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对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交镇党委。截至目前,全镇机关干部撰写民情日记、心得体会10万多篇,汇集群众建言献策20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1000余篇。此举增强了帮扶群众的针对性,促进了党委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电子建档强管理。梁寨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了民情信息动态管理服务系统。网络平台具备数据管理、工作跟踪、网络传输、监督评估等功能,设有法律政策、民情简报、活动新闻、办理反馈等模块,将全镇1万多户农民的基本信息数据化。全镇148名机关干部每人拥有一个独立网络账号,在充分走访的基础上建立所联系村民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上传工作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并可通过平台就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求助,为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流动便民解民忧。整合全镇服务资源,抽调司法、民政、劳保、农技等工作人员,开通流动便民服务车,方便群众办事。流动服务车开通以来,为群众现场办理便民服务360余件,发放社保、医疗、计生、实用技术等宣传材料4.5万余张,开展各类技术辅导480余次,发放支农贷款160余万元、各类救助52.8万余元,办理一卡通600张。流动便民服务使群众办事从“跑政府”变成“政府跑”,大幅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能。

乡贤引领树新风。梁寨镇全力培育乡贤文化,从全镇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中推选357个“大老执”(农村辈份长、经验足、德高望重的人),充分发挥他们“人熟” “事熟” “村情熟”的特点,帮助就地化解家庭小矛盾、邻里小纠纷。目前,梁寨镇成立了乡贤理事会,20个行政村都建有乡贤工作室,乡贤们活跃在村庄,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收集民意,成为镇党委推进工作的重要帮手。同时大力开展争当“梁寨好人”活动,弘扬向上向善风气。

为防止失之于虚、失之于浅、失之于偏,梁寨镇党委政府按照常态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完善推进和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镇成立走村串户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和镇长率先垂范,分别包挂联系100多户群众,走百家门,帮百家忙,办百家事,以实际行动为机关干部树立了榜样。二是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刊发干部的民情日记、帮扶群众的好做法,使党员干部学有标杆、赶有榜样。在镇中心设立2个40平方米的液晶大屏幕,及时宣传正反两方面典型,三是加强督查。领导小组定期检查走村串户工作进展,不定期抽查民情日记,印发《梁寨镇民情工作简报》;安排人大代表巡访督查,每名人大代表负责监督7~8名包挂干部;每周通报情况,每季一小结,半年一总结,推动这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四是加强考核。把走村串户与各单位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结合起来。

“走村串户工作法”实施以来,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增强,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明显转变,乡村治理成果丰硕。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家访”。梁寨镇在调研中发现,群众上访反映的很多问题是由于不了解政策法规、沟通不畅、相互误解造成的。镇党委决定变被动为主动,组织机关干部带着责任走村串户,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群众诉求畅通了,情况问题说明了,政策法规说透了,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疑难杂症和信访积案被一个个解决。

变群众找“我”办事为“我”主动为群众办事。长期以来,镇机关干部与群众主动联系较少,群众到镇里办事难的现象相对普遍。梁寨镇党委组织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户家庭,主动帮扶,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群众等待“零时间”、群众办事“零障碍”。现在,全镇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普遍增强,只要接到群众电话,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应答,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主动协调帮助解决,真正做到了群众困难有人帮、疑虑有人解、事情有人办。市教育局挂职干部张焰,包挂梁寨村103户群众,在走访过程中发现5组村民梁后远老两口生活困难,至今仍住着危房,主动从家里拿出1万元,在镇领导的支持下帮助老人拆掉了危房,建起了新房。

变扑明火为消暗火。梁寨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组织机关干部靠近源头排查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邻里和睦、家庭和美、社会和谐。自从走村串户活动开展以来,梁寨镇148名机关干部累计梳理问题2407件,已解决2040件,不仅解决了一些沉疴顽疾,而且使许多矛盾在“爆发”之前就化解了,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遗留、矛盾不上交”。三年来,全镇没有再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变一岗单责为一岗多责。梁寨镇根据工作需要,在保持行政机构工作岗位原有职责的前提下,实行包挂责任制,组织机关干部包村驻片,承担更多的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发展经济等责任。工商、税务、派出所、银行等垂直派驻机构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主动参与包挂、走访活动,在转变作风、改进服务的同时,把群众期盼作为努力方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形成了全镇机关人人谋发展、个个做贡献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民情镇党委
王海龙作品选
高等院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激发机关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