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2018-01-30 01:53岳珊珊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胃病功能性常规

岳珊珊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病患者常见、多发不良症状,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胃部烧灼感等[1]。功能性消化不良极易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也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带来影响,因此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而这些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不良症状临床很难以药物控制,护理干预是临床最有效措施。鉴于此,本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如实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患者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情况下,以2017年1-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胃病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病伴功能性消化不良。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患者男女比为(34:28=1.24),年龄在33-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4.2岁,病程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3±0.8年。综合护理组患者患者男女比为(32:30=1.07),年龄在3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4.1岁,病程在5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4±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医护措施 两组患者均行慢性胃病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症治疗,如口服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常规护理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如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检测等。综合护理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行为干预。嘱咐患者保持正确生活习惯,尽量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脏负担,并嘱咐患者保持适量运用。(2)松弛训练。引导患者渐进性进行肌肉放松,引导患者进行想象、沉思、深呼吸等松弛训练。(3)活动记录。指导患者评价自我情绪状态,记录能引起自己消化功能的活动、想法或仪式性动作等,鼓励患者及时运用这些活动调节自己消化功能。(4)鼓励患者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病房为患者播放一些喜剧电影或轻松音乐。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进行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1)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以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烧灼感等为观察症状。无症状计0分,偶尔出现计1分,频繁出现且有不适感计2分,频繁出现且不能耐受计3分,持续存在且需药物控制才能耐受计4分。(2)抑郁焦虑评分。采用SDS抑郁焦虑评价量表评定。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作为比较差异性检验标准。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患者干预前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烧灼感)、抑郁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患者干预后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种护理方案实施前后患者疗效性指标比较(±s)

表1 两种护理方案实施前后患者疗效性指标比较(±s)

注:“*”表示与干预前比较:P<0.05;“#”表示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比较:P<0.05;

观察指标 常规护理组(n=62) 综合护理组(n=62)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餐后饱胀感 3.72±0.98 3.01±0.87* 3.67±1.01 2.76±0.63*#早饱 3.21±0.87 2.77±0.73* 3.19±0.90 2.34±0.53*#上腹疼痛 3.19±0.93 2.72±0.74* 3.08±0.94 2.14±0.51*#烧灼感 3.49±0.88 2.84±0.71* 3.51±0.89 2.08±0.61*#抑郁焦虑评分 41.97±8.14 36.51±7.15* 41.84±8.20 31.25±6.14*#生活质量评分 46.15±11.28 51.25±12.97* 46.24±11.17 57.51±13.38*#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属于消化科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因素很多,但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胃肠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增高了内脏敏感度。消化功能不良给患者造成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如上腹胀、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长期受到消化疾病的困扰,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给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对疾病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产生了悲观情绪,极易引发焦虑、抑郁不良心理。

据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胃病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比例远高健康人群,比例可高达90%以上[2]。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也会为临床治疗带来制约作用,因而,在慢性胃病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时,就急需就诊,并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出现的失眠、消化等症状特点,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2)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备有环境较好的住院病房,尽量给患者微笑、热情、耐心护理,让患者能够感受家的温暖。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这种既能够更好的对患者护理,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3)出院前,医护人员要积极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后的护理,让患者注意保暖、防寒等;在饮食方面,患者手术后要尽量实用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更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慢性胃病患者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中,临床常规护理难以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缓解与治疗,需要采用松弛训练、心理干预、行为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不断增进医患关系,通过有效交流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而针对性引导患者改掉不良的习惯,进行娱乐活动、松弛训练,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组患者患者干预后消化道不良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P<0.05)。提示,松弛训练、心理干预、行为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松弛训练、心理干预、行为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实为值得临床推广的慢性胃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护理措施。

[1] 严小英,王素萍,王洁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4):136-139.

[2] 雷玉娥.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7(20):50-52.

猜你喜欢
胃病功能性常规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别受限于常规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