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8-01-30 01:53史大菊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延续性步行阻塞性

史大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及阻塞性通气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于老年群体[1]。延续性护理是通过对院外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来保证患者获得连续性照护的护理模式。有学者指出[2,3],予以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本文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将3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6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59.23±11.7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4±2.11)年,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11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5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59.47±11.0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4±2.09)年,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18例,初中及以下9例。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与对照组患者并无较大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肺癌、肺纤维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的情况。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相同住院护理、出院指导,护理人员积极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做好病房环境护理等。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内容为:①建立患者档案: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将患者姓名、性别、病情、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相关信息录入其中,并根据患者档案予以患者延续性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②创建延续护理干预小组:建立由护理人员、医师、心理指导师等组成的小组,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和个体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计划,并严格执行。③电话随访:定期开展随访工作,包括电话随访和家庭访问,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评估患者症状,予以患者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并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且详细记录随访内容。④家庭氧疗:指导患者每天坚持进行不低于15分钟的氧疗,运动前或者夜间进行吸氧治疗,患者进行耗氧量大的活动时,吸氧浓度通常在1-2L/min范围内。⑤心理干预:心理医师一对一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多鼓励、关心患者,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积极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态度来面对疾病。⑥呼吸肌锻炼:督促患者每天进行呼吸肌锻炼,教会患者腹式呼吸法:指导患者取舒适坐姿,放松身体,吸气时隆起腹部,呼吸时收紧腹部,双手按压让腹部自然收缩。或者让患者进行膈肌呼吸、缩唇呼吸等,每天练习3次,每次持续5分钟。

1.4 观察指标 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估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距离:选取一条有标记的30m平坦、宽敞的空气,患者不吸氧条件下独立直线往返行走6分钟,对患者行走的总距离进行测量,以评价患者的运动耐力。应用呼吸困难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分数范围为0-4分,患者进行非剧烈活动时无显著呼吸困难记为0分,患者上缓坡或快走时气短记为1分,患者平地步行需要停下呼吸或步行速度比同龄人慢记为2分,患者步行数分钟或100米需要停下呼吸记为3分,患者进行穿衣等正常活动时有明显呼吸困难记为4分。

1.5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整理和处理,其中研究结果中治疗总有效率和二次手术率均为计数数据,用(n,%)表示,验证方式为卡方验证,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判定,若小于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反,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入院时两组患者PaO2、PaCO2、FEV1、FEV1/FVC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FEV1、FEV1/FV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2 6min步行距离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为(422.45±20.73)m,对照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为(290.27±15.39)m,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3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2.3 呼吸困难评分 两组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患者肺部功能通常较差,容易发生呼吸抑制情况,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进行性进展,使得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4]。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复发,如大气污染、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因此,需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维持慢阻肺患者病情稳定,降低该病复发率,改善患者肺功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对慢阻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有积极作用。COPD作为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患者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免疫抵抗能力较差,感染是导致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COPD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延缓病情是临床上应关注的重点。

本次研究中,入院时,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呼吸困难评分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延续性护理是患者出院后继续为患者提供护理,让患者在院外也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慢阻肺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尤其是日常行为不良的患者,其复发住院的可能性较大。在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定期随访来了解患者病情和生活状况,而护理人员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也能监督患者积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延续性护理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持续进行氧疗、呼吸肌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最终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5,6]。延续性护理重视患者心理健康,通过予以患者心理疏导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可促使患者以更为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有助于提高其依从性。延续性护理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使人性化护理更为完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且积极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能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使其身体状况逐渐改善。

总之,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 马耀,王慧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MMP-9相关性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5):146-148.

[2] 夏玉兰,李小莉,刘雨村,等.家庭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2935-2937.

[3] 陈瑞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3):177-179.

[4] 王秀香,杨敬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表现及稳定期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723-724.

[5] 张良艳.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现状与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25(3):251-252.

[6] 曹蕾,史晓芬,陈蓉,等.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6):28-29.

[7] 余艳,崔焱,刘玉环,等.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78-81.

猜你喜欢
延续性步行阻塞性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从步行到奔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