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8-01-30 01:53梁逸沛王亚丽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精神病人精神病病房

梁逸沛 王亚丽

1 老年性精神病人的生理特点

1.1 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睡眠时间减少,而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则更加明显,常有睡眠倒错、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1.2 神经、精神功能降低,患者常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改变易产生焦虑、抑郁,性格改变如孤僻、多疑、固执等。

1.3 体力减弱、灵活性降低,患病后老年患者可变得生活不能自理或生活懒散,需别人督促或协助完成。

1.4 全身脏器功能的减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抗精神病药物作用强,副作用较多,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便秘、尿潴留、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这些副反应在老年患者身上易发生,且危害较大。1.5 免疫防御机能亦下降,易并发同原有疾病无关的疾病,常有发热、肺部感染、腹泻等。

2 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多发问题

2.1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老年精神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2.2 噎食 老年病人因吞咽反射功能减退及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极易发生吞咽困难,少病人甚至因噎食而窒息死亡。

2.3 摔倒 老年人因运动功能减退,如行走不便、步态不稳等,视力减退或因锥体外系反应,或被病友推、撞等,易在行走或洗澡时跌倒、滑倒,且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1]

2.4 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时间减少,而睡眠障碍又是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因此,老年精神病人的睡眠问题较年轻病人更为突出。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如不良的睡眠习惯、兴奋、躁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各思想顾虑、各种躯体不适、睡眠条件不好(如噪音干扰、强光刺激等)、睡服用兴奋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2.5 便秘 老年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精神病药物大都有便秘的副反应。因此,老年精神病人较一般老年人更易发生便秘。

3 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护理对策

3.1 落实病房安全管理措施 (1)正确评估病情,合理安排患者。对首次住院患者,虽然家属要求安置开放性病房,若没有家属或陪伴者,我们耐心与家属沟通,让其充分了解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及相关的危险性,把患者安置在半开放式病房治疗。(2)及时控制精神症状,对精神症状活跃,兴奋躁动,易激惹患者应加强药物治疗并严格与其他病友分开,患者活动在护士的视野内,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3)及时清除病房危险物品,尽管是开放性病房,我们也坚持每天进行病房的安全检查,及时清除病床的危险物品,对经常使用的水果刀、打火机等危险物品由护士集中保管。

3.2 对有自杀倾向、精神症状活跃、服用较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及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我们将其安置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重点观察,尤其是在护士人力薄弱的时间段,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后的反应,有效防止意外发生。[2]

3.3 细化饮食护理 (1)对有吞咽困难和饮食不能自理的患者,我们专人看护,给予适量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对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我们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或暂停进餐。

(2)对合并有假性球麻痹咽食困难者我们及早与家属沟通,采取鼻饲方式供给饮食,防噎食发生。(3)为喂食的患者,教会家属或陪护一定要有耐心为患者喂食,动作要慢,等嘴里的食物咽下再喂食下一口。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让病人坐起,或摇高床头再喂食。

3.4 心理护理 老年精神病患者同其他精神病患者一样,有思维混乱的一面,也有其正常衰老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1)老年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亲人常表现焦虑、孤僻以及被家人抛弃等心理状态,有的牵挂子女,有的受病态支配不愿住院治疗,整日吵闹等,护士首先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和病室环境,使患者感到有人负责和关心自己,耐心倾听他们的叙述,关怀体谅、爱护尊重他们,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不伤害其自尊心,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宽慰而安心住院接受治疗。(2)对受病态支配的患者,应根据不同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3)恢复期的老年患者其心理想法多种多样,有的担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成为子女的包袱,有的担心出院后被同事和亲友另眼相看,有的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担心病情反复发作,自己对家庭是一种负担等,从而出现消极悲观情绪,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护士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及预防,提高他们对精神病的抵抗能力,消除担心病情复发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处理好人际关系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对生活充满信心,其次护士要有诚恳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切莫嘲笑、哄骗病人,在患者出院前,通知其家属或单位同事来院,向他们宣教有关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知识和出院的注意事项,因为只有社会、家庭和医院三者的紧密配合,才能使患者在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3.5 个人卫生 对老年患者除了与一般精神病患者一样,定期给予洗澡、更衣、理发、修剪指(趾)甲外,而且要重点照顾体弱和痴呆患者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如洗澡时有专人协助擦身、换衣、给予搀扶,卧床不起者施行床上擦浴,季节交替之季,及时更换老年人的衣着;同时,老年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尿潴留和便秘,对生活不能自理或无主诉的患者,尤应注意排泄情况。生活不能自理或痴呆患者,定时督促和训练排泄习惯,发现尿潴留应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对3天无大便者,常给予开塞露肛注或口服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个体差异,调整饮食结构,平时鼓励患者多活动、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6 睡眠 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是较常见的,一些情绪抑郁的患者因失眠而更加剧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精神症状较重,影响睡眠的情况下,给予短、中效催眠药物,如水合氯醛、安定等诱导睡眠,同时做好精神安慰,及时解除身体不适,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保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睡眠症状逐渐得到改善,每晚睡眠时间可达10h左右。

[1] 彭华生,杜全新.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2):76-77.

[2] 黄洋,胡珊.老年患者假性球麻痹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3.

[3] 陶筱琴,端木欣荣,屠丽君等.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98.

[4] 邬东红,张玉娥,陈丽香,等.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38-140.

[5] 王丽娟,刘希华,谢同英等.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7(13):258-260.

[6] 李秀环,郑婵燕.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83-185.

[7] 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04-605.

[8] 李明芳,叶泽文.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23-25.

[9] 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04-605.

[10] 张旭.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244-245.

[11] 范玉霞.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88-89.

猜你喜欢
精神病人精神病病房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精神病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都有精神病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