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施心理护理的影响

2018-01-30 01:53定明艳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尿道医护人员家属

定明艳

尿道下裂是经常出现的一种小儿疾病,其生殖器属于先天性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此次对15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小儿患者进行手术后,A、B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和护理结果的对比,护理效果理想,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以下为详细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院内收治的15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小儿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76例,A组男性小儿年龄2-15岁,平均年龄4.2岁,B组男性小儿年龄3-13岁,平均年龄4.8岁,152例小儿患者入院时,均已经过体检,无两性畸形等症状,符合手术标准,两组的临床资比较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A组31例小儿患者实施一期成形手术,28例小儿患者实施尿道修补手术,17例小儿患者实施阴茎成形手术;对B组34例小儿实施一期成形手术,26例小儿患者实施尿道修补手术,16例小儿患者实施阴茎成形手术;两组小儿在手术后,同时进行具有预防的、抗感染的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及引流管的护理。A组小儿患者加入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小儿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切口裂开、感染、尿瘘、尿路狭窄等)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记录。A组心理护理方法:(1)小儿患者在排尿时,由于尿道口处于畸形状态,为避免排尿弄湿衣服,需要采取蹲位。当小儿慢慢长大后,心理会出现变化,非常在意他人对自身病症的看法,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手术后,小儿阴茎可恢复正常,使心理不再有压力,因此,手术时间最好在小儿2-3岁之间,才会避免心理创伤。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语言要柔和,动作要温柔。让小儿和家属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从而配合治疗。时刻注意小儿病情的变化和心理的波动,在出现异样时,可以随时进行处理。护理人员要对理论知识熟知,并加强实际操作技巧,自身修养的提高也极为重要。(2)小儿住院后,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当家属不在身边时,心理会出现害怕和恐慌,不配合治疗,甚至排斥医护人员,此时,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安抚小儿情绪,尽量满足小儿的要求,使小儿心理不再恐惧,可以配合治疗。若小儿年龄较大,可以对其讲解病情,使之理解并配合治疗。护理人员的态度可影响小儿的情绪,温柔的语言,表情也可减少小儿的恐惧和排斥,对医患之间的信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小儿病室要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环境要舒适,干净,尽量符合小儿的需求,室内的布置也可摆放小儿喜欢的,例如:卡通图片、鲜艳颜色的物品等。将床尽量调整适合小儿的高度,并安装护栏,确保小儿的安全。夜间时,灯光光线要柔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设置,需适合小儿自身的要求,以此保证小儿的睡眠时间。(3)因小儿的病情原因,使家属情绪极为紧张,急躁,医护人员要多安慰和理解家属,并向其详细介绍病情和治疗方面的问题,让家属了解治疗对小儿有利的因素和家属自身的举动对小儿心理和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其配合医护人员一起对小儿心理进行护理治疗,同时减少小儿因病痛带来的紧张和疼痛,尽量让家属陪同,以便安抚小儿的情绪。低龄小儿没有较大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疾病没有概念,因此不会产生较多的恐惧,他们的一系列反应都是本能的直觉反应,而较大的小儿在意识上已逐渐加强,自身的病症有已概念,在治疗时会有抵触的情绪,以致出现害怕,对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时,要向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基础知识,引起病症的因素,手术方案,治疗的过程,手术后恢复的状况和引流管的一系列操作和注意事项,消除顾虑,使家属能积极的配合,并帮助小儿消除心理恐惧,配合治疗,在术后可以快速的康复。

2 结果

2.1 A、B组小儿患者术后病发症的对比 对比结果,采用心理护理的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53%)显著少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63%),(P<0.05)差异在统计学具有意义,详见表1。

2.2 A、B组小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98.68%明显高于B组的满意度84.21%,(P<0.05)差异在统计学具有意义,详见表2。

表1 A、B组小儿患者术后病发症的对比[n(%)]

表2 A、B组小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结论

临床中,尿道下裂是经常出现的一种小儿疾病,其生殖器属于先天性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治疗[1]。但手术后易出现尿瘘,尿路狭窄,切口感染裂开并发症[2],除手术的操作手法及方式可能引起并发症的产生以外,有相关数据证明,心理护理也可以影响愈后效果。小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不具有强大的自我照顾能力[3],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小儿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要向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基础知识,引起病症的因素,手术方案,治疗的过程,手术后恢复的状况和引流管的一系列操作和注意事项,消除顾虑,使家属能积极的配合,并帮助小儿消除心理恐惧,配合治疗,在术后可以快速的康复[4]。医护人员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熟练的护理操作,让小儿和家属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减少小儿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5]。本研究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护理的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53%)显著少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63%),(P<0.05)差异在统计学具有意义。

综上所述,对小儿先天性手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极大的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术后康复的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 袁继炎.小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72-273.

[2] 张金哲,潘少川,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下册)[M].浙江科学出版社,2003:946.

[3] 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2-143.

[4] 万学荣,万学英,徐迎春,等.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与人口学特征关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5B):1238-1239.

[5] 杨玉杰,张晓飞,葛建强.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残疾孤儿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2):395-396.

猜你喜欢
尿道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陌生的尿道肉阜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