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台教育交流合作常态化趋势下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018-02-01 17:26张海帆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学生

张海帆

摘要: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化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桂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了解两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行之有效的提出对策。在明确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政策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激发高校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自主意识;科学构建为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服务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努力营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保障环境;确保为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源源不断的输送思想道德合格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桂台教育交流合作;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随着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高校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中的龙头作用逐渐显露并为人们所认知。到目前为止,广西已有 12 所高校与台湾大学等 9 所台湾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优秀民办大学也积极迈出了与台湾高校交流合作的步伐。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日趋呈现出以加强校际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互访和学生互派为重点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趋势。

然而,在面对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的大好前景时,我们却发现由于常年来大陆与台湾关系微妙,意识形态不同,使得如何使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让赴台学习交流的大陆高校学生做到既不伤害台方感情,又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去面对的一大挑战。为了积极应对这个挑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桂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桂台高校思想教育内容的对比分析入手,找到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探索有利于桂台合作的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桂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比较

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先后有近百年的分离,在不同的政治格局和教育环境下,桂台两地学生形成了不同制度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两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广西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在政策层面上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由于广西各高校对“十六号文件”的积极贯彻落实,广西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让人欣喜的。大部分学生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广西高校学生大多有稳定的政治信仰,对政治参与的期待较高,入团、入党的政治行为普遍。据相关部门2014年组织的针对广西 4 所高校在校生的调查发现,80.79%的学生认为国家经济正稳步增长,70.12%的学生表示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谈及“广西外来发展的前景”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乐观。

(二)台湾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1988年以来,台湾地区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变迁。受多党政治格局和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影响,台湾地区大学生的政治倾向较不稳定。台湾大学生对于台湾政党在选举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民众的行为表现出极度的愤慨。虽然他们多数关心岛内政治,但对其感到迷惘和彷徨,参与意识淡漠。对于两岸问题,许多台湾大学生不置可否,没有自身的明确态度,认为暂时安于现状最好。在谈及大陆对今后台湾发展的影响时,多数台湾学生认为大陆政策对台湾未来影响巨大,但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变化。在台湾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具有“台独”的倾向,在关于理想的调查問卷中,有很多人把“振兴中华”的选项直接修改为“振兴台湾”。总的来说,台湾地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比较复杂。

二、桂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途径比较

(一)桂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共识

桂台两地的德育内容都有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部分。在广西,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台湾,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促使“四维八德”日常化是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思路。桂台两地的德育都不断融入了时代需求的新内容。在广西,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加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台湾地区,德育内容主要是吸收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两岸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都面临各种新的挑战。

(二)桂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

首先,桂台两地德育价值取向不同。广西高校道德教育重视强化政治教育功能,一般会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中国革命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台湾《大学法》颁布后,取消了各大学必修课的统一决定权。因此,台湾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化价值功能被明显削弱,但台湾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自由思想和传统儒家文化,使得台湾学生的道德习惯倾向慢慢趋向于中西混杂。

(三)桂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共识

首先,桂台两地都开设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广西高校必须开设“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台湾,虽没有独立的道德教育类课程,但它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渗透基本的道德准则教育。

(四)桂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

广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疏导教育,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去体验和内省,方法上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台湾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倡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崇道德讨论、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方法。

三、桂台教育交流合作中大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到位

目前,有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整体认知和认同程度不够。绝大多数学生要么只知其一,不尽全面;要么生背强记,不知其内在关联;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养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不够,更多的是应学校课程规定和活动安排的要求而参加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过于单调和简单,有些还停留于简单的课堂灌输式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endprint

(二)欠缺思想道德教育合作意识

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中,广西各高校十分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合作,在双方交换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会出现过分注重专业课程的深度合作,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合作的情况。多数院校仅仅针对赴台学生即将前往台湾学习交流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注意事项的交代,而缺乏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方式只能起到短暂的提示作用,很难使学生真正内化为内心价值观念,这必将影响学生在台湾学习的理想和信念。

(三)知行不统一导致道德调控弱化和失当

大陆一些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重理想,轻实际,重说教,轻操作的倾向。这种道德调控能力的弱化使许多高校学生出现无所依托的社会道德空白。一些学生文明习惯较差,卫生意识薄弱,并有许多不可理解的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但却没有自己调控和改正的能力。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知行背离,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学生甚至深陷错误的人生观而不能自拔。

(四)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仍相对滞后。一是少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偏低,“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种“负面示范效应”必然会对受教育者造成消极的影响。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难以胜任教学需求。在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职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其职责要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专职队伍存在着思想不稳、用心不专的现象,這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适应桂台教育交流合作埋下了伏笔。

四、桂台教育交流合作中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明确合作中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政策性原则

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要开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当前阶段国家对台湾地区的方针政策。目前,两岸关系是日渐缓和了,但并不意味着祖国统一的道路就一帆风顺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广西高校学生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统一祖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要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交流合作过程中要坚决抵制一切不符合我们对台政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

2.开放性原则

坚持政策原则不代表僵化守旧,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开放的态度。以多元的角度共同推进桂台两地同根文化,我们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三民主义”的思想文化,但也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去迎合“三民主义”的思想文化。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坚持信仰,教育学生允许争议但不争是非,包容不同但不被同化;既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又能尊重台湾社会的现实。这样,才能在促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贡献应有的力量。

3.对应性原则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对应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的需要,即要适应国内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又要突出广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别性。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特定的背景下,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为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服务的专业人才。

(二)激发高校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自主意识

1.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想要实现自主学习就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接受意愿、合理欲望和动机,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桂台教育交流合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发认识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去接受教育。首先,高校要尽量减少灌输式教育的不良影响,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思想道德上的不足,从而自发产生希望改进的上进心。其次,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健康和健全的发展,使学生明白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并把它用到思想道德教育领域。

2.加强对学生自律性的指导

桂台教育交流合作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三)科学构建为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服务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学的观点,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双方共识的认知体系,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构建一个满足桂台教育交流合作要求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可以为桂台教育交流合作源源不断的输送思想合格的专业人才,是广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1.以国家相关教育理论体系为依托

随着桂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往来于两岸之间。如果没有国家整体的两岸学生教育体系保障,来桂赴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无法顺利开展的。所以我们急需国家层面的政策以引导全国各高校的具体工作。

2.结合广西特色制定相应体系规范

桂台两地学生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学习动机、性格特点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们必须在具体问题、具体个案上既坚持原则又保持充分的灵活度,在此基础上去制定来桂赴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规范,以指导相关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各院校因校制宜丰富体系

各院校是具体负责桂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的机构,也是对来桂赴台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机构。各院校应该结合自己院校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对来桂赴台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