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之王人生华丽大冒险

2018-02-03 07:05
电影故事 2018年2期
关键词:巴纳马戏格雷

导演:

迈克尔·格雷西

主演:

休·杰克曼、扎克·埃夫隆米歇尔·威廉姆斯、丽贝卡·弗格森赞达亚

类型:

剧情/歌舞/传记

故事:

1870年,60岁的P·T·巴纳姆将自己这家流动博物馆升级改造成马戏团,并取名为“巴纳姆和贝利马戏团”。马戏团有驯兽表演、歌舞秀等精彩节目,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马戏团,同时也是最早乘坐火车巡回演出的马戏团之一。作为马戏团老板,P·T·巴纳姆极富远见地创造了马戏团中著名的三场马戏团的模式,从创造之日至今,为无数的观众带来了惊心动魄,激发无数想象力的表演。由此,P·T·巴纳姆被人称为“马戏之王”。

奇思妙想的奇幻世界、极富感染力的流行歌曲、迷人精彩的舞蹈、足以登上时装秀场的服装,以及奥斯卡提名演员休·杰克曼率领多才多艺的主演们的精彩表演,构成了电影《马戏之王》的观赏品质。该片不是传统的传记片,而是歌舞幻想曲和梦想的颂歌。迈克尔·格雷西说:“当观众前来感受P·T·巴纳姆的奇观时,他们会被带到一个完全不同寻常的世界,而我们则努力用当代的方式通过这部影片实现同样的效果。”

魔幻戏团之父的真实传奇

当1891年,P·T·巴纳姆去世的时候,《华盛顿邮报》称他为“有史以来最广为人知的美国人”。从白手起家,到享誉美国,P·T·巴纳姆以“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倾尽全力”的积极态度,抓住了变革时代坚韧、冒险的精神,是解放想象力的大众娱乐之父。导演迈克尔·格雷西说:“P·T·巴纳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驱。” 毫无疑问,P·T·巴纳姆的故事和个性激发了很多电影的创作,如1934年的《了不起的巴纳姆》、1967年儒勒·凡尔纳的《飞向月球》和1986年的《巴纳姆》等。

拍摄《马戏之王》,迈克尔·格雷西用信念与快乐来形容,即努力在生活中创造更多欢乐。“我总是告诉自己的孩子在童年中最悲伤的时刻之一就是他们学会了‘不可能’这个词。”在采访的时候,迈克尔·格雷西说,“P·T·巴纳姆的故事就是关于不要限制你的想象力,要利用你脑中的想象力去创造新世界,而这也正是导演们所做的事情。你想到了好主意,然后便花上数年的时间努力实现它,过程中可能充满了令人头疼的麻烦,但同时也让你真的把梦想变成现实。”

作为广受好评的澳大利亚广告、音乐录影带和特效导演,迈克尔·格雷西以开创性的视觉和娱乐能力深得好莱坞制片人的宠爱。在电影《马戏之王》中,迈克尔·格雷西将过去和未来进行了蒸汽朋克式的跨界混搭,使得P·T·巴纳姆的故事超脱于那个时代,而发生在由流行文化、爱情故事和人与人交流主宰的全新世界,并去探寻大众娱乐和超级巨星的起源。值得一提的是,迈克尔·格雷西并非单纯地展现P·T·巴纳姆的一生,而是以当下视野来诠释人生真正的财富—围绕在你身边和爱你的人。

与此同时,迈克尔·格雷西利用马戏团的表演者因其各种罕见的身体条件来创造一场又一场的“怪人秀”,从而制造P·T·巴纳姆的神话。迈克尔·格雷西解释道:“我们的P·T·巴纳姆所做的就是让这些隐藏着的人走到聚光灯下,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爱。在他讲述的那些奇妙的故事里,这些人不再是有残缺的人,而是独特的人。我觉得观众们会喜欢这些怪人,因为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怪人。P·T·巴纳姆在片中有句台词,‘没人因从众而创造不同’。在我看来,这就是影片的核心。”

“狼叔”休·杰克曼浪漫起舞

早在许多年前的奥斯卡颁奖礼时,休·杰克曼就被《马戏之王》的制片人劳伦斯·马克和联合编剧比尔·康顿看中,觉得他就是P·T·巴纳姆的不二人选。但是,让休·杰克曼真正倾心的理由是迈克尔·格雷西。他说:“迈克尔·格雷西在音乐和讲故事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他实际上已经盛名在外,虽然他从未拍过电影,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实际上《马戏之王》的故事远比我演的P·T·巴纳姆好得多。迈克尔·格雷西的设想美妙至极,他的专业性、态度让我钦佩。对于他来说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拍好这部电影。”

为了进入P·T·巴纳姆的世界,休·杰克曼不停地排演,即使刚做了小手术,医生暂时禁止他唱歌,但他仍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观看彩排在我看来就是种折磨,简直是煎熬。”杰克曼回忆道,“因为我特别喜欢本片的音乐,因为故事真心实意,讲述无所畏惧的狂热,这让我深深着迷。”

既然说到音乐,就不得不提奥斯卡获奖词曲作者本杰·帕斯克和刚凭借《爱乐之城》享誉世界的贾斯廷·保罗。如果说休·杰克曼的表演是《马戏之王》的噱头的话,那么音乐则是噱头的灵魂。在影片中,既有记录了P·T·巴纳姆童年的《一百万个梦想》,又有梦想开始的《重获新生》,既有带有酒吧枪战质感的《另一边》,又有追求心上人的《重写星运》,以及寻找救赎的《从今以后》等。当然,除歌曲之外,还有曾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约翰·德比尼和约瑟夫·特拉帕内塞创作的电影原声,就像迈克尔·格雷西所言:“他们创造了整个背景音乐,为故事增添了另一种美妙的层次。”

正如《马戏之王》中的歌曲一样,该片的美学设计也融合了古典和新式的风格,把19世纪的P·T·巴纳姆一下子带回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之中。凭借《烛台背后》获得艾美奖的服装设计师埃伦·米罗伊尼克,用更梦幻的手法设计了休·杰克曼的修身燕尾服、“胡子夫人”的夸张裙摆、赞达亚的热辣丝网、扎克·埃夫隆的礼帽和拐杖等,为《马戏之王》勾勒出时尚大片的气质。她说:“这会让观众置身于爱情故事和喜悦之情的绝妙气氛中,而不是冷冰冰地追求历史真实。”

《马戏之王》又名《大娱乐家》,表面上是指马戏团里的绝美演绎,带给人们欢笑,是“娱乐家”的书写,而实际上却暗含了P·T·巴纳姆开创时代娱乐先锋的伟大壮举,以及“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式的梦想成真言说。

猜你喜欢
巴纳马戏格雷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马戏团来啦
大笨熊巴纳比
兄弟间的秘密
每日信条
大笨熊巴纳比
去看马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