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体会

2018-02-04 12:37
智能城市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巴山新居园林景观

曹 源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四川巴中 636000

1 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概念、意义、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概念

园林景观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一方面它是独立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它引发人的情感,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有树木、阳光、海洋、水等软质的东西和栏杆、小桥、墙体硬质的东西两类。简单说园林景观的构成是人造和自然的结合体。

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就是建立在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理念下,将工程技术和空间审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满足游人的审美要求,又符合农村的村风村气的新农村园林景观。

1.2 圆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现状不容乐观。2017年2月14日,巴州区在易地搬迁座谈会上就对园林景观规划做出了重要的讲话。新农村的建设中,为了更好的为村民创建一个幽静舒适无污染的环境,政府很重视村容村貌的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安全饮水、道路景观的创建,但是农村居住非常分散和随意,使新农村的建设道路形成了一堵墙。园林景观的建设,是建立在改善每一户的家庭环境的基础上,打造生态旅游式的建设,从而增加旅游者的数量,也就会形成商业链,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1.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园林景观听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随着园林景观得到了重视,很多农村也建立起了园林景观特色旅游,不得不说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比如园林景观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和营造,就使得景观非常的单一。一些地区政府往往大包大揽,导致景区建设单一。一些地区有较好的人文环境,但是却不知道利用,一味的发展其他方面。还有一些地区不重视原有的生态环境,随意的引进动物和植物,导致原有的植物、动物因为存在天敌的关系数量急剧减少,中国的水葫芦随意的漫溢在大河上就是典型的案例。总的来说,园林景观主要存在缺乏合理规划、缺乏个性、与农村的生产脱节、原有生态被打乱、景观生态问题严重等问题。

2 实例研究—以“巴山新居”为例

2.1 “巴山新居”项目概括分析

“巴山新居”是市委、市政府针对巴中地址灾害频发,加快发展总体思路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目标定位,彰扬本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包容外来文化、深入挖掘巴中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主要是以运动休闲度假为目的,以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促进旅游,将巴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提升。

2.2 “巴山新居”总体规划理念和规划原则

“巴山新居”总体规划理念是坚持经济、生态及社会能够相互协调发展,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生活上能够得到保障,坚持以新居带新村,以新村促农村,把新农村的建设提升一定的水平。

“巴山新居”总体规划主要是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避免盲目性,设计一定要运用科学的角度进行判断;二是重视融合性,四级城镇规划体系能够相互衔接,功能区能层层传递;三是因地制宜,重视群众的生活,既尊重群众又能对他们进行引导提升;四是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吸取了“四大文化”的精髓。

2.3 “巴山新居”综合评价

“巴山新居”的评价。一是在巴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五个坚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高”“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原则,在市场合理的运作下,用政策促进和群众为主体的原则,配套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格”,以中心城区为骨架,突出山地旅游休闲为定位,把高山区、城郊区、旅游区等类型划分。三是选址上突出乡村特色,布局上利用自然布局和人工空间布局手法彰显东北村落特色。四是建筑设计上从传统农耕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巴人文化和巴中精神、生态特色、川东民俗文化、绿色建筑等突出巴山文化特色。五是充分发挥了政府主体作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作用,“巴山新居”的建设中,群众能积极的参与的多,政府包办的少。

3 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研究体会

根据有关文件的要求:要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经过多方面的查看,园林规划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下的园林景观规划和营造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所以在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把规划的目标、政策、实施方案及时与村民探讨,争取广大村民能积极的参与,同时也要将园林景观的价值对村民说明白,说透彻。这样就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中的每名村民都能将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发展要求提出来。

3.2 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原则

新农村建设中,一定不要片面的认为只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用昂贵的东西进行装饰,要重视就地取材建造出适合自己特色的园林景观。每个村庄、每个镇子一定要遵循“三靠近六不选”的原则。

3.3 生态优先原则

园林景观的建立一定要坚持“生态合理性”原则,建立健全的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以保护景观区的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创新生态资源利用机制。建立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发展生态园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建造出生态优良的新农村园林景观。

3.4 经济合理性原则

园林景观建设的缓慢发展,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经费不到位。而园林景观的建立需要投入,后期的维护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所以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在园林景观规划时就要将这些后期所有经费的保障考虑进去,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3.5 创新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文化、建筑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所以规划与营造设计师在设计新农村建设园林景观时一定要有创新性。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因为人的需求才会产生。园林景观也是针对不同的人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景观。园林景观一定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进去一定的时尚元素和现代元素,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追求。

4 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策略

4.1 园林景观的建设以生态园林为特色主要功能要求

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生产,农村的主要收支就是来自农耕生产,园林的建设就会转变现有的农耕生产方式,农村的生产创造财富的方式就会变得灵活多样。二是环境保护,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乎人类的长治久安以及子子孙孙的幸福生活,建立生态园林就可以保护地球不被破坏。三是休闲娱乐,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创造、创新设计了包含娱乐的园林景观。

4.2 解决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关键技术

园林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本地本村的实际特点,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建造和改造:一是对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一定要利用好现有的环境,通过现有的山川、河流、湖泊、植物、动物等一切可以直接使用的自然景物建立生态园林;二是在一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或者是老革命的故居,要遵循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对已经残损的进行保护,打造特色的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 ;三是对于一些交通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特色小吃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4.3 加强施工的质量和后期维护的费用

园林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所以建立长效的机制是很关键的,所以首先是要在源头上加以防范,设计方案上要严格监督,在建筑工地中,对材料和施工质量要严格的把控,严禁出现豆腐渣工程。其次,对于后期的养护工作,由政府每年拨一定的资金给每家每户,自家的园林景观自家负责,这样就不会出现负责人偷奸耍滑,贪赃枉法,用政府的钱做自家的事情的情况。最后,一定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普及,吸引外资,增加农民的收入。总之,建设园林景观是为了让农民尽快的富起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的现有生活条件,最重要的是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5 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园林景观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全国各地兴起了园林景观热的风暴,但农村的园林景观和城市的园林景观是有大的区别的,城市的园林景观更多的是重视现代建筑和非主流的特色;但是农村景观一定要重视村容村风村貌的建设,同时一定要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好当下的地理条件,与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也要大胆创新,推陈出新。景色怡人、人文和谐的农村环境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

[1] 张晓庆.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规划和打造[J].住宅与房地产,2016.[2] 温汉平.浅述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 古新仁,刘苑秋,杨承清,等.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郑文娜.园林景观规划中突出主题与文化的策略研究[J].北京农业.2015(19).

[5] 罗芳.如何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J].甘肃科技.2011(15).

[6] 马新宇.浅谈我国城市园林的发展及养护[J].吉林农业.2018(8).

猜你喜欢
巴山新居园林景观
搬新居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巴山送红军
易迁新居
美术作品欣赏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古城里的海滨新居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