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8-02-04 12:37梁晓燕
智能城市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青海省水源饮水

梁晓燕

青海省湟中县水务局,青海湟中 811600

1 青海省水资源现状和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调查

1.1 青海省水资源现状

青海省是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水资源供给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在开采、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加上青海省自然环境本身就比较复杂,如果对水资源没有采取合理的治理保护措施的话,便会对人畜饮水问题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而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会经济发展。

1.2 青海省农村人畜供水水源和水质情况调查

在青海省农村人畜饮水比较困难的地区,水质情况较差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缘的贫困区域。这些地方因为交通不方便,加上村寨分散,文化经济水平均较低,人畜饮水主要使用的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在地面水中主要是江河水和水库水,但是江河水又受到季节降水量的影响,浑浊度和含细菌量较高,水质呈现出明显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在暴雨时江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剧增,细菌量很多。地下水饮水主要和当地的地形和地质有关,地下水主要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以及泉水,对于浅层地下水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取水便会使得水位快速降低,水质也容易受到地面污染;深层地下水离补给水源比较远,水量比较充沛也稳定,含菌量少,但是铁、锰和氟化物含量较高。泉水水质好,但含有某些化学元素。

2 青海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水污染增多,水质量差

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和蓄水池没有设置专门的保护措施,存在水资源污染的隐患。如很多工程水源设置在上游村庄的周围,这些水源地没有保护措施,当秋冬季节牛马猪等动物在上游村庄周围觅食和排便时,就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有的村庄蓄水池封闭不严,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杂物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到蓄水池,便会影响水质,产生污染问题。此外,在部分农村地区采取的是分散型取水的方式,缺乏集中管理,因而也无法保证农村的饮水安全。

2.2 部分水源水量不稳,存在季节性供需矛盾

在青海省大多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水源大多数来自于山区的泉水,泉水水源质量好,没有污染。但是在水源水量上却出现季节性水量变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各部分饮水工程的供水率较低,尤其是在春夏季节随着农村农业用水量的增多,部分工程的下游便会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即在青海省大多数山区农村存在季节性供需矛盾,在春夏季节部分山区会出现严重的干旱,但是这个季节农业用水又在增多,所以农民可能会使用自来水来浇地,这就导致用水量急剧上升,出现人为导致的供水不足,从而影响饮水工程的供水安全。

2.3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管理问题

对于青海省而言,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相关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饮水工程建设上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安全服务设施,在后期的管理运行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除了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还存在无人管理,管理主体不到位的问题。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工艺制水、水价标准制定以及水费征收上存在不少难题,对于水质监测和水源的保护力度也不够。

3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内涵分析

3.1 饮水工程的主要特点

对于农村来说,饮水工程不仅为人们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生产也离不开饮水工程。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饮水工程还关系着和谐社会主义在农村中的实践,因此各级领导对农村的饮水工程也格外重视。饮水工程的群众性强,需要全体农民参与其中,该工程渗透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饮水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是一项成本投入较高、回报率较低的公益性事业,需要得到各级财政的扶持。此外,农村饮水工程基本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是在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下建设与管理的,所以还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作为公用的水源和公用设施是不适合私人接手的。

3.2 饮水工程的基本内涵

根据国家和谐主义社会建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农村饮水工程的基本内涵或者基本要求应该满足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水量的充足,应满足农村饮水范围内最大的饮用水量需求。这些供水量的需求包括农村生活用水、牲畜饲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以及公共建设用水等。其次要保证水的质量,确保农村饮用水符合生活用水标准。再次,有些地区还未完全建设自来水工程引水到户,为了给人们提供方便可建设集中的供水点,此外,还要不断地提高农村用水的普及率,并加强管理机制建设,规范对用水工程的管理和与运行。

4 青海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发展

4.1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饮水工程的投入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从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得资金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如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外,还可以积极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市场化运作。从而可以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由于饮水量提升和对饮用水要求的提高,其建设与管理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应该合理调整成本的标准,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在后期还要不断地增加投资,在后期的工程管理和运行中更需要资金,比如工程的维修、养护等。

4.2 全面规划,重视资源保护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中,除了要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并将水资源合理地引入到用户龙头,还要以不破坏其他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在进行建设时要注意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一方面要求饮水工程必须要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在项目立项和实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并严格按照方针政策来开展。在农村进行工程建设时要注意因地制宜,设计时要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建设的规范标准。总之,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是要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要体现其设计和建设科学性、合理性,起到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

4.3 积极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能使饮水工程得到积极有效的建设与管理,并取得长远安全的发展,还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饮水工程对于农村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避免管理主体缺失的问题。如在对农村水利工程加强建设管理时,每年年初根据水利局要求召开水利工作会议,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了相关动员和部署。各个乡镇和有关村也开展了相应的动员会议,进行相应的宣传活动。各种措施的实施使群众思想有所提高,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解决了部分农民怕收水费、怕水质污染、怕有人建设就有人管等顾虑。

4.4 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当然,对于农村饮水工程未来发展模式而言,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严把质量关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县水利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完善并落实了技术责任制,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器材供应、统一施工安装和统一检查验收。为保证工程质量,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工地,对现场施工建设进行把关;请专业的质量监理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关于材料和设备的选用统一由水利局进行招投标,一方面可以降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此外,在工程建设完毕后要对该工程进行验收,工程必须要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否则不允许进入管理运行。

4.5 建设创新管理方式,监理长效机制

为了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长效利益,县政府应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建设、管应用和管服务”的长效机制,尤其要通过制度来保证水源的可持续和水源的安全无污染。比如对于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可建立水厂来开辟第二水源,避免因季节性水量变化而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成立农户用水协会,通过制度约束和宣传教育来提高节约饮水的意识,加大春夏季节用水的检查力度。在水源安全性上,除了要完善运行机制外,还应该加大对水源地和蓄水池的保护力度,防止牲畜对于水源地的污染,加大蓄水池管护,定期检查避免蓄水池封闭不严。

5 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所以保证该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非常重要。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一方面是要保障农牧区饮水安全,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另一方面饮水工程的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符合青海省农村饮水工程特点,建立可持续利用的工程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当地的人畜饮水工程发挥长效利益。

[1] 马宗英.对青海省藏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

[2] 李炳辉.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探析[J].智能城市,2017(7).

[3] 马启贵.浅谈青海省农村水利工程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4(16).

[4] 黄秉宏.湟中县农村饮水工程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B].2015.

[5] 郭俊英.湟中县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和“十三五”提质增效需求调查报告[R].2014.

猜你喜欢
青海省水源饮水
简易饮水鸟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饮水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寻找水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