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程测绘应用研讨

2018-02-05 11:14宋秉红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整理测绘精度

宋秉红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甘肃兰州 730050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地的开发整理工作是通过相应的规划、技术、法律、行政等方面的措施对土地进行改造、治理,最终确定土地的主要用途及未来发展目标,努力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改善相应区域的生态条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周期长、复杂性高、性质特殊,为保证良好成效,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支持,工程测绘是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础技术之一,因此,必须对工程测绘应用进行充分了解,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程测绘应用

1.1 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整用地结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建设林网、沟渠、道路,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便利;集中归并各类居民点;对废弃土地进行调整,以便再次利用,充分提升土地利用率;明确土地权属,确立相应的地理边界;根据区域土地承载能力适度开发农业土地,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质量[1]。

1.2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工程测绘应用的主要特征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测绘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对于测量要求最高,而数据精度、反映内容等都需要工程设计部门予以确认,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方案的制定、概预算的编制,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为各方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预算,并能够有效分析项目方案的经济性。而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工程测绘应用的特征主要包括几方面。

1.2.1 必须测量特征点

地形测量期间,要先进行整体测量,再进行局部测量。为确保测量效率,多采用网格式测量,实际测量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展开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预选绘定的点,先进行测量,其他点位采用内插方式进行测量。测量成图以后,根据现场测点分布,绘制出等高线,在此过程中要确保两点之间的变化平缓,不能存在较大起伏。要想提升测绘精度,可以提高网格绘制密度,而这种测量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设置测量特征点,以便更好地描述出该区域的高程变化趋势[2]。

1.2.2 需要测量坎上下

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势起伏情况。测绘地形时若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关注坎下位置及其高度,就无法给后续的设计、预算等工作提供准确数据。因此,要想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必须对各类土坎进行细致测绘,注明坎顶、坎脚线、坎高等位置和数据,特别是对于一些缓坡坎,必须明确其坎位置、坎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计算土方总量。

1.2.3 注重细部测量的注记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细部测量工作不同于普通的细部测量要求。普通的细部测量主要是针对局部区域的详细测量,只是为了提升现场测量精度;而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细部测量注记包含了对于房屋、树木、建筑、人口、容积率等几项关键数据的采集,这些数据关系到日后拆迁及补偿工作的实施。并且,还能够帮助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通过将树木种类、房屋位置面积、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水塔、管线等项目的细致记录,为后续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便利[3]。

1.3 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1.3.1 有效规范现场工作及工程行为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规划,确保现场施工满足标准要求。这需要在施工前制定满足施工要求的设计方案,以便更好地确保工程测绘资料的详尽、真实。在确保设计方案没问题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程测绘质量,不是说测绘工作越详细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定要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测绘费用,以便降低工程成本。对于平坦区域或起伏变化不显著的地块可以使用1:2000的比例尺;若整理区域的土地起伏变化较为显著,要选择1:1000比例尺,在现场测绘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测绘平台、规范标准的成图要求,积极利用当前技术手段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为制定科学决策、实现既定工程目标奠定基础。

1.3.2 为开发整理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科学决策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根本保障,借助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为后续共享使用提供便利。现场的工程测绘工作中包含多种基本信息,可以通过共享系统为不同部门、机构提供良好的决策前提[4]。另外,土地开发整理需要大量资金才能确保成效,若前期计划控制工作不到位,预算控制不好,就无法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前,要对相应工程方案进行验证,确保其可行性、准确性满足要求。

1.4 土地开发整理中工程测绘的具体应用情况

1.4.1 具体应用

(1)通过对界线不规则的土地进行裁弯取直等操作,工程测绘可以进行细致、精确的测量作业,为后续土地统计、登记、图纸绘制等工作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能够充分避免土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是调查、补测相关土地参数的重要活动,以便更好地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合法性,保障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等。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一般都会涉及人口迁移、城区改造、损失评估等多种类型的问题,为确保后续问题顺利开展,必须全面细致地分析和预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发展情况和相关可行性。根据对前期工程项目的分析结果为审批工作提供便利,在合理控制工程预算及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充分降低土地开发整理成本。

(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期阶段,现场的工程测绘工作通过为项目监管部门、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促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进行,相关协调、控制环节由工程监理机构统一进行管理,施工单位仅需根据前期测绘机构工作成果来开展现场工作。

(4)在土地开发整理竣工验收阶段,工程测绘更为重要,在此期间形成的测绘数据会成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过程中的档案资料进行保存,相较于前期各个部分的测绘工作和技术数据,这个环节对精度的要求更高,这样才能确保地开发整理竣工验收顺利完成。

1.4.2 应用要点

(1)确定合理的测量精度。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对于测量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地势平坦区域的测图比例1:2000即可;对于起伏变化大、通视存在困难的区域1:1000可满足要求;对于修建或改造、房屋拆迁处比例1:500才能满足要求,整体来说测量精度要根据工程实施要求进行确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主要元素应具体测量。工程测绘成果图除反映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对于需要进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的区域,应统计各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树木种类和数量等主要元素,同时对于存在高程趋势变化的点位,要增加对坎顶、坎脚线位置和标高的测定,对于地窑等要注意测量面积和比高[5]。

(4)必须测量关键部分的点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进行地形测量时,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进行处理,并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进行高程测点布置,逐步满足整体到局部的要求。成图后,根据事先确立的测点,勾绘出相应的等高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关键部分的点位之间变化平缓,减少较大起伏的情况出现,但是实际工程实施期间,为追求现场工程测量精度,会增密网格,针对各个高程趋势的变化点进行细致地标定测量。

1.4.3 注意事项

不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现场的工程测绘工作也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特点进行实施,在测绘过程中以工程标准规范为基础,选择满足相应原则的方式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数据,确保测绘精度和工程成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其中,对于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显著的区域,选择大比例尺即可项目要求;对于地势复杂、起伏显著的区域,选择小比例尺即可。在测绘工程中,高程网会对测绘精度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显著的区域可以选择密度较小的网格进行测绘;对于地势复杂、起伏显著的区域,可以选择密度较大的网格进行测绘。标石在测绘过程中主要用于对坐标和高程进行标记,为现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控制基础。

2 结语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村土地质量,而且还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在实际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测绘技术手段是保证土地开发整理的基础性技术之一,必须充分重视,在明确相关技术应用的情况下,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整理测绘精度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分析误差提精度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