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差异化研究
——以淇县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为例

2018-02-05 11:14董飞飞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服务半径城区片区

董飞飞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1 概述

1.1 研究范围界定

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分2个层面:“城市”和“乡村”。“城市”,即指淇县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各个边界分别为京珠高速、南水北调干渠、西裴屯村南边界、思德河,主要包含桥盟街道办、卫都街道办和朝歌街道办的大部分区域,总面积51km2;“乡村”,即指淇县县域的各个乡镇,也就是除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本区域包含北阳镇、西岗镇、高村镇、庙口镇、黄洞乡、灵山街道办以及桥盟街道办和朝歌街道办的部分乡村区域。

1.2 中小学教育设施整体概况

截止2017年底,淇县整个县域共有127所小学,学生总数为18702人,其中,有6所民办学校,其它均为公办院校。初中有10所,学生总数为10831人,全部为公办院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有1所,共有5903人,1~6年级为小学,7~9年级为初中。高中1所,共有学生3961人。

2 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现状分布特征

2.1 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设施分布特征

中心城区共有高中1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7所。根据《淇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将中心城区分为铁西工业片区、云梦大道片区、历史城区片区、核心片区、鹤淇大道西片区和鹤淇大道东片区,各个片区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

2.1.1 空间布局

历史城区片区教育设施比较密集,铁西工业片区教育设施分布与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其它4个片区教育设施分布比较分散。

2.1.2 服务范围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16年版)对学校覆盖范围的要求: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淇县中小学的服务范围呈现这样的状况:历史城区片区学校密集,服务范围较小,有些地方却存在被2所、甚至3所同级学校服务半径覆盖的情况,而其它几个片区很多地方却没有被学校正常服务半径覆盖。

2.2 乡镇中小学教育设施分布特征

淇县乡镇现有初中7所,总生源数约5243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北阳镇,1831人;人数最少的是黄洞乡,131人;淇县乡镇现有小学101所,其中中心小学28所,有2所已空置,9所为非完全小学,仅有17所符合中心小学标准,总生源数,5411人,17所小学中人数最多的是北阳镇,1668人;最少的是黄洞乡,194人。淇县乡镇中共有村小73所,其中完小(6个年级)3所,7所村小已经废弃,共有学生数2321人。

2.2.1 空间布局

每个乡镇的集镇区分布1~2所初中,每个自然村分布有1个小学。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都设置有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设置有教学点。

2.2.2 服务范围

乡镇地区学校较少,服务范围较大。基本上一个初中的服务范围在1000m左右,小学的服务范围一般在500~1000m,如果再按照符合城市标准的相关规范来控制,显然已经脱离实际。

3 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淇县中心城区和乡镇教育设施的分布特点分析,导致其城乡教育设施分布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几点。

3.1 城乡发展不均衡

城乡二元发展差距目前仍是我国城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各方面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健全,吸纳周边乡镇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而教育设施的分布一般和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这样就导致了中心城区高密度的人口与高覆盖的教育设施,乡镇低密度的人口与稀疏的教育设施覆盖。

3.2 城乡发展与配套设施配置不同步

随着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区在短时间吸纳大量的人口,进而增加了教育需求,而城市建成区的建设条件有限,教育资源有限,这就造就了老城区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密集的现象;而乡镇随着人口向中心城区的转移,很多偏僻的村庄人口日趋减少,甚至出现空心村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乡镇学校服务半径过大,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小学只有1~4班的设置,人数多以100~200人为主,有些学校只有不到10个人。学生人数都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

4 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策略

4.1 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策略

结合中心城区未来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上位规划以及现有的教育设施现状,根据相关的规范构建适合中心城区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中心城区初中的布局。

4.1.1 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通过人口出生率方法和现状学生占比(中学生占中心城区的比例)方法预测未来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千人指标,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最终指标。有关中小学的规范比较多,通过比对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淇县的中小学教育设施现状的生均建设用地面积,最终确定生均建设用地指标。构建符合建设标准和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淇县实际的指标体系,为下一步需求的预测提供依据。

4.1.2 预测教育设施未来需求

通过对淇县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根据总体规划预测的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预测未来中心城区的教育设施需求,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预测教育设施的需求量。

4.1.3 确定合适的空间布局方式

通过对现状各个中小学校教育设施现状评估,确定其改建、扩建、新建和保留的空间布局方式。

(1)改建。校址位置不合适,影响正常教学;学校之间距离过近,造成学区混淆;学校规模较小,原址不具备扩建条件;城市用地性质发生较大调整,学校服务区范围发生变化等需要迁址改建。

(2)新建。居住区缺少学校或学校较远,造成就学困难的,应新建学校;新规划居住区按要求配建学校。

(3)保留。规划中对布局相对合理、学校规模及班级规模均满足要求的学校或在建成区内已无扩建余地的学校予以保留。

(4)扩建。原有学校用地狭小,或规划增加其用地规模、且其周边有条件扩大用地规模的,为其扩大用地。4.1.4 规划布局原则

(1)服务半径原则。依据相关规范,确定各级教育设施服务半径。城市小学服务半径不超过500m,城市初中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m。

(2)学区划分原则。根据总规中心城区划分的6大居住片区,进行分片控制。根据每个片区未来的人口规模预测各个片区的教育设施总量。

(3)人口密度原则。因为教育设施的分布是与居民点的分布息息相关,人口密度越大,教育设施的需求就更大,所以根据6大片区不同的人口密度,具体差异化布置和分配教育设施。

(4)其它布局原则(交通、地址等)。遵循学校选址的一般要求,处理好周边环境、交通等要素的关系。

4.2 乡镇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策略

受发展、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淇县乡镇的居民点分布比较分散,每个居民点的人口规模也不大,如果还按照城市的建设标准来配置教育设施,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乡镇的经济水平也有限。因此,乡镇中小学教育设施的布局要结合其实际来控制相关指标和空间布局。

4.2.1 指标体系

(1)教育设施服务人口。小学按照每5000人设置1所。初中按照每2~3万人设置1所。

(2)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在500~1000m。初中的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1200m。

4.2.2 生均用地指标

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用地面积、班额等指标进行控制。

4.2.3 空间布局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保留的空间布局方式进行布局,加大政府资金和社会力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乡镇教育资源,改善校舍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5 结语

目前,城乡差距问题,是不容回避的现状,城乡教育设施差距也很突出。教育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淇县在迎来“十三五”发展契机之际,要结合城乡教育设施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因地制宜,针对城乡自身发展的特征,探索适合自身的布局策略,以此达到缩小城乡差距、设施标准化、空间上布局一体化的目标。使淇县的教育资源朝着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服务半径城区片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19万个北京充电桩建设提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基于成本约束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