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问题的分析

2018-02-05 11:14徐志武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轨排轨枕铺设

徐志武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而地铁交通对这一现状有非常显著的缓解作用。但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轨道建设施工是影响工程的总体工期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随着大众对交通运输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单位对地下轨道交通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区别于传统的短轨枕,整体道床在近几年的高架桥隧道以及地下铁道等工程项目当中的应用率普遍提升。渐渐代替了之前的碎石道床,这在稳定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还具备维修工作量小的特点。希望以下技术特点阐述,能对同类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城市地铁轨道工程建设现状

城市地铁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既承载着交通的运输通勤功能,也具有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地铁工程建设期间,不仅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其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地铁工程建设对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发展城市交通事业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多存在区域不均衡的问题,造成我国的地铁轨道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不同的城市轨道建设水平也各不相同,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像上海、北京等地铁交通线路最为发达的区域,其地铁工程建设速度也是较为缓慢的,而其他中小型城市更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地铁建设系统。从全国地铁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地铁工程建设起点各不相同,有着开发力度以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发展速度较慢的特点[1]。

2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轨道铺设的施工方法概述

地铁工程中的轨道铺设主要是将超长的钢轨铺设在一体化的道床上面,建成高质量的无缝轨道线路,这种无缝的线路能抗击较长的列车冲击力,并且抗疲劳的作用也非常强,还能使列车做到高速运行与平稳行驶,这种轨道线路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然而,整体道床的施工对铁路的施工在精度要求方面非常严格,施工难度系数也非常大。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通常有2种:换轨铺设法、一次铺设法。其中,换轨铺设法施工期间需要先使用工具轨铺设道床,然后在加工区域将永久轨焊接成长轨,焊接完毕后将其运至隧道内进行轨道换铺即可;一次铺设法施工期间不使用工具轨,直接进行无缝线路的铺设办法,用标准的25m长钢轨依照换轨铺设,所有的钢轨接头在隧道中焊接完成。在换轨铺设法当中,钢轨的焊接,除了联合接头外,其他都在铺轨基地当中施行,这样焊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隧道当中的空气遭到污染,降低施工干扰。但是,在铺设和拆除工具轨时,需再增加工程的投资,而且施工周期也较长。一次铺设法则需在隧道中完成钢轨的焊接工作,这样很容易形成空气污染,对整个施工的干扰也较大。所以,需要做好相关的施工组织和设计工作,尽量减少窝工以及工程的投资,这种办法的施工工期相对来说较短。

3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轨道铺设施工工艺

3.1 铺设前准备

轨道铺设之前必须保证各个中线相邻的点之间,横纵2个方向的误差处于相应的标准范围内。对于超过60m的曲线,其横向误差要控制在5mm以内;对于低于60m的曲线,其横向误差要控制在3mm以内,纵向控制在5mm内,直线则需横向不超过5mm,纵向不超过10mm。

对于轨道线路中线平差后,要及时根据相应的设计坐标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改造完成后,对线路中线集合点的关系要及时进行检测验证,相应的检测结果应处于设计要求的数值差范围。具体来说,就是直线上的测量水平与180°的差值要控制在8″之内,而曲线上的中线点间距,如果超过60m时,角度差不能超过15″,若中线点的间距低于60m,角度差要控制在20″之内。

3.2 施工工艺流程

3.2.1 现场测量

短轨枕铺设之前,要根据相应设计要求对基标进行测设、查找,定位后及时进行保护、加密,然后对短轨枕式整体道床轨道的纵向观测桩进行合理布置,然后对轨道线路的水平中线进行测量,同时注意对隧道结构进行检查检测,明确其净空界限,对于现场存在的误差要及时予以调整。

3.2.2 组装轨排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在铺设轨道的基地上先设置一个组装台位,然后使用卡具进行轨排组装。现场具体的操作程序共有5步:按照相应的组装示意图将马凳排列整齐,同时保证其水平高度一致,之后将卡具置于马凳上;将钢轨放入卡具槽中,确保钢轨间距、轨底坡比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然后才能将卡具锁死;以钢轨中心为界限,从其两侧确定扣件、尺寸线,然后使用专用扳手将构件锁死;组装短枕的同时控制现场的扭矩;针对以上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然后将其收入仓库,待后续使用的时候运输到现场即可[2]。

3.2.3 铺设轨排

短轨轨排进行铺设之前,要先将框构底部进行凿毛、清理,然后打眼放线,在安装完轨排吊车支架、轨道之后,进行钢筋网片的铺设,然后再铺设所有的轨排。在轨排实际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轨排吊车进行施工,现场从轨道车上卸下轨排转运至指定地点后,然后调整水平方向轨排,达到要求后再对横向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将轨排固定好,其中横向支撑的一端要确保固定在轨排组装卡具顶端,另一端将其顶到墙壁上即可。

3.2.4 给道床浇筑混凝土

由于各个工程具体状况不同,要提前和供应商协调好混凝土供应和准备工作,根据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实施条件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将模板支立好,然后才能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进场前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才能进行使用,并且注意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能够连续开展,若现场无法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连续进行,要及时安排进行处理,并将后续混凝土浇筑工作安排在24h后才能开始,且连续2次的混凝土振捣,必须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总长度。

3.2.5 混凝土抹面养护

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对道床表面进行抹平、压光,确保道床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同时在抹平过程中,要保证线条整齐。在混凝土彻底凝固后,必须及时进行下一步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单元轨接头的焊接,在现场焊接完成后,才能将单元轨接头锁死处理[3]。

3.3 竣工测量工作

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竣工后,需要根据工程初始数据获得地铁车站两侧的控制基标,对于轨道变形数据需要根据最新的控制测量结果进行获取。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其测量关键在于横向、纵向的变异性进行明确,一般来说,对于基标和重点检测部位不会位于高层或折角处,这主要是由于这2个部位的轨道平顺度作用非常大。

4 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凿毛、清理道床基地(盾构隧道除外),然后对轨排及时调整,调整完成后,使用龙门吊铺设行轨,及时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为确保现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管控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避免现场施工出现不必要的交叉,将各个专业工序间的流程进行合理调整,减少不同工序之间的干扰。确保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过能够实现标准化的作业形式。另外,要及时保证小龙门吊总量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保证现场材料配置满足施工要求。

其次,由于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交叉渡线、道岔的施工周期长、难度大,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由于道岔部件多,相互之间的连接的部位非常薄弱,施工过程中可使用钢轨支撑架进行支撑,或使用轨距拉杆让道岔的各个部位能够进行牢固的连接。等到轨距以及各部位的部件位置调整到精确值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

最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按照相应的图纸对道岔电务拉杆、横向水沟的通信,沟槽信号以及轨道管道埋设的部位进行核对。保证所有数据准确无误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浇筑任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再次开挖。道床的早期养护以及道床两侧混凝土的浇筑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其自然的增长程度,避免道床发生开裂以及压块等质量问题[4]。

5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是整个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城市化进程所造成的交通压力得到很大缓解。要想让地铁真正成为一项利民便民的交通工具,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地铁轨道的铺设过程中,就要严格依据轨道的铺设标准,使轨道的铺设质量有所保证。同时,还应当注重铺设轨道过程当中的技术安全。最终保证地铁的施工项目能够依据合同约定的时间顺利完工,从而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轨排轨枕铺设
山区中低速磁浮轨排施工技术研究
新型臂展式轨枕和Ⅲc型轨枕横向阻力试验和仿真研究
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技术在某隧道的应用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新型嵌套式轨排支撑架施工技术
磁浮交通轨排耦合自激振动分析及自适应控制方法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轨枕空吊动态演变规律
有砟轨道枕下支撑不均匀对道床支承刚度的影响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大口径复合材料管水下铺设的安全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