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8-02-05 11:14唐用洋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融合旅游文化

唐用洋 代 宇

1.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 400038;2.重庆市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移动服务分公司,重庆 400039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战略产业。近期,发改委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8~2020年)》,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这样一来,我国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此外,中央一号文件也倡导积极建设具有历史、地域以及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的特色产品。国家的政策在推动着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这将成为我国今后建设乡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1.1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现代经济发展以市场为依托,而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是市场的极大需求。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因而旅游市场十分广阔,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旅游产业和乡村文化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旅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成了一种文化消费。因此,旅游只有与文化进行融合,旅游市场才会更具活力。

1.2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种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业不仅具有广泛的关联度、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还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是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品位的必然选择。

1.3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的实际需要

如今,旅游与文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实行“保增长、重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方针的重要内容,这就为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建设将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个过程中,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作为生命力的滋养,而文化同样也不能缺失旅游来带动自身的传承与发扬。因此,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的实际需要。二者体现的是一种共存共生、共同繁荣的状态。

2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乡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及文化资源

一方面,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旅游。以重庆为例,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江河山川纵横分布,山、水、石、林、洞、瀑等景观俱全,并且还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尤以巫峡、长江三峡等最为著名。再加上拥有丰富的名人文化、城市文化、乡土文化、美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而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2.2 日趋完善的交通设施为融合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随着国家大力开展乡村建设,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设施和服务更加完善,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我国许多乡村地区的周边城市已经建成了多条高速公路,乡村道路也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日趋完善的交通设施为人们的旅游缩短了时间及空间,为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

3.1 将乡村传统手工业等融入旅游开发中,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我国一些乡村地区传统手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较好,在开发时就可以围绕纵向延伸与横向服务两条路径进行一些极具创意的设计,从而实现传统乡村手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个基础上再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就可以形成在手工业、制造业进一步升级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这种创新发展的旅游产业既保留了传统产业的原生态特色,又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其次,传统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可以在集体文化的熏陶下进行再造,从而形成更加独特的乡村手工业、制造业红色文化,这时再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就可以形成集体刀路式的典型示范旅游村。

最后,在乡村传统手工业、制造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的创意设计和具体实践,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旅游,实现乡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

3.2 将乡村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形成乡村旅游一体化的产业融合

首先,对于一些有地域特征的乡村地区来说,可以将当地的地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极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给游客最佳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体验。

其次,可以将具有地域色彩的乡村地区通过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或者拍摄基地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升地区及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再将其作为休闲体验区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融合,使游客的文艺体验得以增强。例如,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以及同名影视作品都反映出了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的地域特色;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就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演出了陕西秦腔戏曲的独特魅力。又如重庆市建成了“美丽乡村嘉年华”,是重庆地区难得的农俗文化的主题公园,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的宣传,一些地域特色的景点或民俗文化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历史遗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和地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

第三,可以大力发掘本地的文化传说或民间故事,与乡村旅游文化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原生态特色的乡土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杭州西湖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传奇故事最为典型和著名的有白蛇传说、梁祝传说、济公传说、苏东坡传说等,该地因为各类传说极富盛名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参观,不仅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而且还推动了民间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地方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进程,对民间文学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四,将现代消费观念与方式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融入现代消费理念和方式可以将乡村地区发展成为庄园或牧场,或者是区域建筑等。例如,上海青浦寻梦园和张裕爱斐堡酒庄等,就是利用了乡村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特征,融合现代消费观念而形成的现代产业。如重庆乡村地区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已经开发出了观光农业旅游,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3.3 通过会展等活动将乡村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形成乡村体验等产业融合

乡村地区可以借用一些古建筑、传统手工作坊和民俗活动等进行旅游展览,从而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此外,还可以打造如户外运动、户外登山、民间体育等活动,形成一种乡村体育或乡村休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增强游客对乡村活动的体验感。

3.4 将信息、科技技术融入文化开发,打造智慧型乡村文化旅游模式

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和科技技术,创造智慧型的乡村文化旅游模式。自乡村文化旅游与互联网融合,人们不仅能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还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当地的风光景色、民俗文化、休闲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共享资源。形成一类如民宿网、农家乐等特定的乡村旅游领域的专业网络平台,让大众感受民间文化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将全省的旅游资源与O2O等平台进行对接,不断开发各种智慧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通过将乡村传统手工业等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乡村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形成乡村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通过会展等活动将乡村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形成乡村体验等产业融合以及将信息、科技技术融入文化开发,打造智慧型乡村文化旅游模式等4种方式,加快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融合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