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2018-02-05 04:17王旭洲冷举良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人性化建筑设计

王旭洲 冷举良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人性化”设计理念更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及实用性,而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通过新的设计理念的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从理论上对地铁枢纽站设计理念的应用研究分析,不但能很好地为地下空间设计的完善性目标实现提供理论支持,还能够不断提高建筑水平和设计能力,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不断扩大现有建筑使用标准的适用范围,最终保障“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充分科学应用。

1 “人性化”设计概念下建筑设计的现状

1.1 人们对“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认识不到位

“人性化”设计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虽然对人体工程学、主要节能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实施依然认识不足,对“人性化”设计理念践行度比较低,不能做到建筑使生活更合理化。而在我国建筑行业,对“人性化”建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在建筑设计中较少的对合理性的实施进行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还是更多的选择传统材料,认为环保新型材料价格昂贵;对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性能不够了解,所以不愿选择使用先进材料等。目前,大多建筑公司还是公司、企业的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1.2 建筑行业的“人性化”设计技术水平低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然而“人性化”设计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却是一个起步阶段,因此建筑行业中的实践水平比较低。因此建筑行业还是较多的选择传统材料,依然是一个高耗能产业。因此,我国在建筑行业的“人性化”设计技术方面应该加强研发,促进技术的突破。

2 “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应用的原则和设计体现

2.1 “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应用的原则

地铁枢纽站设计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人性化”设计概念的作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应用中,需重视整体和环境优化的原则,对地铁枢纽站的使用功能得以丰富化和提高。建筑物是整体性的,要注重和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对自然条件能充分化的利用,以及保障施工任务高效的开展,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这就需要在“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应用中,注重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地铁枢纽站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应用,要遵循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要最大程度的为施工阶段提供便捷,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实际设计中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益的重要举措。“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的应用,还要充分重视健康舒适的原则遵循,在自然通风以及采光等方面都要满足设计的要求。

2.2 “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应用体现

地铁枢纽站设计理念的应用体现中,对工艺的改造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设计人员对地铁枢纽站的工艺实施优化处理,对后期的时候和“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相契合加以保障。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进行工艺的简化处理,也就是对地铁枢纽站的设计质量保障的同时,注重对工艺的精简调整,从而保障建筑设计的绿色化和简便性。对建筑设计的绿色理念融入要注重多方面评价分析,这样才能保障绿色理念应用的完善性。注重“人性化”设计概念理念在地铁枢纽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为能将材料节约的目标得以实现,就要在设计中注重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对钢筋以及水泥材料的选择方面注重质量的保障。而对组合楼板的结构可通过压型钢板进行应用,这就能有效在正常使用状况下承担受力作用。从地铁枢纽站的层面来看,建筑物的结构分成单层以及多层形式,每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优化就要注重整体结构的升级。设计人员要对结构空间的利用充分重视,并要能适当降低每层间的高度,对能源节约方面加强重视,最大化的降低结构承载(如图1)。

图1 武汉市光谷广场地铁枢纽站结构空间布置图

3 “人性化”设计概念下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3.1 科学考量地铁枢纽站的环境属性

建筑行业每年对资源的消耗占据资源总消耗量一个较大的比例,因此传统的建筑设计无论是对于节能减排,还是环境保护都不是良性发展。如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变暖都是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如何实现低碳环保,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于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概念的应用:①应该对建筑环境进行综合的科学考量。在传统的建筑环境中,通常较少的考虑建筑环境,而“人性化”设计概念下,建筑环境是低碳建筑要考量的重要环节,设计师要考虑到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的设计、选址,甚至是施工过程是否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是否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②建筑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保证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设计师在进行规划时,可创新地设计降低热岛效应的影响,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3.2 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绿色、低碳环保材料的使用,是“人性化”设计概念下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设计的核心。环保、低碳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而且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能够延长地铁枢纽站的使用寿命,减少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伤害。因此,建筑材料的选用:①尽量选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避免使用高耗型能源。②在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的同时,要兼顾材料的原生态性、地域性。方便建筑施工的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其消耗较低的现实特性。

3.3 建筑设计充分运用自然采光

采光是地下建筑设计的关键点,自然采光设计的效果好,就可以减少地铁枢纽站人工灯光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自然采光给行人更好的安全感,使得地下空间环境更舒适。因此,在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面建筑间的间距、朝向、当地的气候以及潜在的障碍物对光线采集的影响。地下空间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导光管导光、光纤导光,运用镜面反射采光,光伏效应间接采光等方法的运用,不但能改善地铁枢纽站空间光照的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人工的用电量。另外,在设计采光的同时,要考虑到采光与地铁枢纽站建筑的设计。

3.4 在施工过程之中提高能源高效利用率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地铁枢纽站设计中同样能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因此,地铁枢纽站建筑应该着重于技术上的突破,实现对少量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能节约建筑成本,还能更高效地对建筑材料的用途做出最合理的分配。另外,地下空间设计中要完善合理的能源管理制度,杜绝因为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能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5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

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的合理、科学甚至高效利用,在整体上是对土地面积的节约,实现土地资源的节能。提高对地下空间的的利用率,本质上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建筑使用率,更高效的满足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在于建筑设计技术上的突破。因此,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能够根据客观实际,合理安排地下空间,对地下建筑的面积设计及标准进行统筹安排,以达到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省。其次,地铁枢纽站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随着时间的功能变更的可能性,有些建筑在设计之初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的长久考虑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为功能变更导致的建筑垃圾的产生,促进地铁枢纽站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设计概念下的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减少高耗型能源的消耗,而且能够践行“建筑使生活更合理”的理念,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科学、综合考量建筑环境属性,保障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另外,地下空间设计要科学,对采光的设计要尽量满足建筑的需求,减少能源的消耗。最后,实现建筑行业能源利用率技术上的突破,真正实现减少能源的使用。践行环保、低碳理念,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建筑行业,促进建筑业的长久、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深度践行“人性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1]靳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

[2]杨虹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3]车忠.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李绪.发展中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人性化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建筑设计的困惑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