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特发性室性早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2018-02-08 18:33徐杜娟厉志洪袁晓静刘茹吕楠刘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肌病斑点心动图

徐杜娟 厉志洪 袁晓静 刘茹 吕楠 刘莹

特发性频发室性早搏(idiopathic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IPVCs)指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IPVCs对心脏结构与功能产生的影响,并发现频发室性早搏可导致IPVCs患者出现左室重构,甚至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4],其中PVC负荷被研究证明是室性早搏(PVC)诱导心肌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通过追踪心肌内超声回声斑点的空间运动,反映心肌实时的运动和变形,有助于发现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早期隐匿的心肌功能损害[6-8]。本研究应用2D-STI和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不同负荷的IPVCs患者和对照组的心功能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2D-STI技术对心功能早期改变的评价价值及不同负荷IPVCs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情况,为IPVCs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早期评估、临床治疗及长期随访提供指导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IPACs患者55例。入选患者均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普通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所有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次数>30次/h,均成单源型,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查前1周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排除标准: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可以导致IPVCs的其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电解质紊乱等;肝肾功能不全。

室早负荷是室早数量与24 h总心搏的比值。根据室早负荷将入选患者分为室早负荷<20%组(A组)和≥20%组(B组)。根据患者室早形态,分为左束支阻滞型和右束支阻滞型。

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标准: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体格检查及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器质性心脏病、慢性病或严重躯体疾病。

1.2 仪器 应用Philips EPIQ 7C彩超仪,采用S5-1探头,探头频率1.7~4.0 MHz,配备有aCOM软件。

1.3 研究方法 受检者采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连接胸导联心电图。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利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嘱受检者屏气,记录并存储左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及心尖切面(四腔心、三腔心、两腔心)连续4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图像。

运用CMQ软件程序,选择要分析的感兴趣区心肌范围,调整感兴趣区的宽度,使其与心肌厚度一致。系统将左室短轴切面基底段(二尖瓣水平)、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分为前间隔、后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6部分,将心尖段水平分为间隔壁、前壁、下壁、侧壁4部分,加上心尖,共17个节段,对每节一段的心肌进行斑点追踪和跟踪分析,记录左室长轴切面各节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stain,LS)、左室短轴基底段及中间段各部分的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追踪过程中随时调整感兴趣区范围,以保证满意追踪。

以上所有操作及测量均在窦性心律没有室性早搏的情况下由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完成,所有测值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t检验前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不齐改为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例组A组与B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x±s)

表2 病例组A组与B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x±s)

2.2 各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指标比较 病例组的LVLS和LVCS数值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病例组A组与B组比较,B组的LVLS和LVCS数值较A组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病例组与对照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参数比较(x±s)

表4 病例组A组与B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参数比较(x±s)

3 讨论

IPVCs是指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既往研究被认为是良性的,并不会引起患者心脏器质性改变,无需特殊处理[9]。1998年Duffee等[10]首次对其产生质疑,他们的研究发现IPVCs可诱导心肌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而通过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术后心功能得到逆转。随后有报道也支持此结果[11-13]。由此看来,IPVCs诱发的心肌病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对IPVCs患者应加强随访,特别应注意评估心功能,早期识别心功能损害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如LVEF、LVEDD和LVESD等来评价患者左心功能情况,然而大多数IPVCs患者的LVEF、LVEDD和LVESD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这些指标对早期隐匿的心功能损害情况敏感度不高,不能真实反映IPVCs对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

2D-STI技术是最新发展的技术,通过追踪二维超声图像上的斑点获得心肌的组织速度、位移应变、应变率来分析心肌的运动,检测局部和整体心肌的功能,无角度依赖性,有助于发现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隐匿心肌功能损害,是一种新的定量评价心功能的方法[6,7]。本研究中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相关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2D-STI技术参数比较病例组LVLS和LVCS均较对照组减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2D-STI技术可以检查到早期隐匿的心功能损害,这对临床上为IPVCs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这一研究结果与 Wijnmaalen等[14]和李腾飞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室性早搏导致心肌病影响因素的探讨,一些研究认为室性早搏的负荷是心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室性早搏介导心肌病的独立危险因素[5,16]。本研究以20%为切值,将病例组分成不同负荷的A组和B组,两组年龄、早搏起源部位和QRS时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2D-ST技术对比分析发现,早搏负荷高的患者有着更低的LVLS和LVCS,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室性早搏负荷越大对患者左心功能影响越大2D-STI技术能够较准确地表现这种隐匿的心功能损害,所以高负荷室性早搏患者应利用2D-STI技术密切观察其心功能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其发展为心肌病。

综上所述,室性早搏可影响左心功能,并且负荷越大,影响越明显。2D-STI技术能较准确地定量评估IPVCs患者隐匿的左心功能损害,并有助于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制订合理的治疗及随访方案。但本研究样本量少,仍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1]Dukes JW,Dewland TA,Vittinghoff E,et al.Ventricular ectop as a predictor of heart failure and death.Am Coll Cardiol 2015,66:101-109.

[2]Latchamesetty R,Bogun F.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n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induced cardiomyopaphy.Curr Probl Cardiol,2015,40:379-422.

[3]黄从新.室性早搏诱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189-190.

[4]魏莹,王倩,石娜,等.室性期前收缩揭示的室房传导现象.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106-1107.

[5]Hasdemir C.PVC-induced cardiomyopathy:the cut-off value for th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burden.Europace,2013,15:1063.

[6]张海丽,李益民,杨杨,等.斑点追踪成像对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功能的早期评价.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312-315.

[7]BlessbergerH,BinderT.Twodimensional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Clinical applications.Heart,2010,96:2032-2040.

[8]马兰,吴卫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472-474.

[9]Kennedy HL,Whitlock JA,Sprague MK,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asymptomatic healthy subjects with frequent and complex ventricular ectopy.N Engl J Med,1985,312:193-197.

[10]Duffee DF,Shen WK,Smith HC.Suppression of 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contractionsand improvementof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sumed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Mayo Clin Proc,1998,73:430-433.

[11]穆以璠,韩智红,王云龙,等.在射频消融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436-440.

[12]Wojdyla-Hordynska A,Hordynski GJ,Kowalski O,et al.The effect of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nd arrhythmia burden on left ventricular fuction.Kardiol Pol,2017,75:698-704.

[13]苏广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所致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治疗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82-84.

[14]Wijnmaalen AP,Delgado V,Schalij MJ,et al.Beneficial effectsofcatheterablation on leftventricularand right ventricular fuction in patients with 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eart,2010,96:1275-1280.

[15]李腾飞,任学军,聂建明,等.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应用.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89-92.

[16]Ban JN,Park HC,Park JS,et al.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Europace,2013,15:735-741.

猜你喜欢
心肌病斑点心动图
可爱的小斑点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斑点豹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