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辅助治疗对高血压(肝肾阴虚型)血压变异性及NO-NOS系统的影响

2018-02-08 18:33方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肝肾原发性

方草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因素疾病[1],长期高血压能导致血管、心脏、肾脏等全身多个靶器官损伤[2]。据调查,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控制率分别为30%、25%、6%和25%[3],而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高血压仍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血压控制不佳,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4]。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BP)变化的程度,同时也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因素[5]。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VEC)受损[6],导致其分泌的活性物质与其相关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杞菊地黄丸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明确其降压机制,本研究从NO-NOS系统着手,探讨杞菊地黄丸对高血压(肝肾阴虚型)BPV和VEC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来自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原发性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24~62(49.74±7.03)岁;高血压病程4~14(6.42±0.87)年;高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20例、3级15例。治疗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22~65(50.07±7.11)岁;高血压病程4~17(6.61± 0.90)年;高血压分级:1级14例、2级18例、3级19例。两组临床基线特征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相关诊断及分级标准[7]。1级高血压:SBP 140~159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DBP 90~99 mm Hg。2级高血压:SBP 160~ 179 mm Hg,和(或)DBP 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SBP≥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中医肝肾阴虚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腰膝疲软,头重脚轻,五心烦热,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临床高血压及中医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危险分层均为低危或中危;④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委员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顽固性高血压;②继发性高血压,或伴甲亢、房颤、结缔组织疾病、感染;③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痛风、脑血管疾病急性期;④心功能不全及尚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1.3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降压方案: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d,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德国Merck KGaA,批号20100677)2.5 mg/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4 mg/d晨服,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54)50 mg/d。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064)1丸/次,2次/d。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血压变异参数检测 使用美国90207型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检测仪(Spacelabs Medical生产)检测24 h动态血压。袖带缚于左上臂,昼间(6:00-22:00)每15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夜间(22:00-6:00)每30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受试者日常活动不限,有效血压次数占检测次数80%以上为有效。血压参数: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及昼间(d)、夜间(n)SBP、DBP;均以昼间、夜间BP标准差为BPV,其参数为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昼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

1.4.2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室温静置2~4 h,25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上层血清,置于-80℃冰箱中待测。使用磷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

1.4.3 中医症候积分 参照相关文献[9],高血压病中医症候程度评定标准如下。头晕:0分,无症状;3分,自觉头晕,不影响活动;6分,自觉头晕而影响工作,但能坚持工作;9分,自觉头晕,难以工作。头痛:0分,无症状;3分,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6分,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9分,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腰膝酸软:0分,无症状;3分,轻微;6分,时重时轻;9分,显著。五心烦热:0分,无症状;3分,轻微;6分,时作时止;9分,明显。

1.4.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10]制定如下:临床治愈,BP降至正常范围,SBP<140 mm Hg,DBP<90 mm Hg;显效,DBP下降10 mm Hg以上至正常范围,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围,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DBP下降不足10mmHg但已至正常范围,或DBP下降10~20mmHg, SBP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BP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基线参数 两组临床资料参数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 昼、夜间血压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较低(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参数的比较[x±s,例数及百分率(%)]

2.3 BPV参数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SSD、24 h DSD、dSSD、dDSD、nSSD、nDSD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nDSD均显著较低(P<0.01)。见表3。

2.4 血管内皮功能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NOS、iNOS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NOS、i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O、NOS及i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明显较低(P<0.05)。见表4

2.5 中医症候积分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头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头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较低(P<0.01)。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昼、夜间血压比较(x±s,mm Hg)

表3 两组BPV参数比较(x±s,mm Hg)

表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x±s)

表5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x±s,分)

2.6 临床疗效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15.69%),显效14例(27.45%),有效20例(39.22%),无效9例(17.65%),总有效率82.35%(42/51);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27.45%),显效22例(43.14%),有效10例(19.61%),无效5(9.80%),总有效率90.20%(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9,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及百分率(%)]

3 讨论

《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病的最早认识[11]。肝气、肝阳常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不足,这是肝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故“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指出肾精不足,也可引起眩晕。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和体质偏胜偏衰等因素[12],导致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风火内生、痰瘀交阻而发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型[13],其本在肝肾阴虚,其标在“痰浊”、“瘀血”,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杞菊地黄丸是基于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组方而成,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等,十分切合高血压病病机,已被广泛用于EH的治疗[14]。

BPV是机体内分泌、神经系统动态调节平衡的结果,对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脏结构的损伤、血管功能及结构病变。已证实BP波动大的高血压患者,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也明显增多。就其根本,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是BPV升高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EH的原因之一。因此,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尽可能选用降压效果好,能够平稳控制血压、BPV的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减轻血压升高和波动,保护靶器官。VEC是构成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屏障,可有效抵抗血小板和炎症物质侵入,阻止脂质物质沉积[15],同时释放NO,维持血管舒缩功能的稳定,参与血管舒缩、生长和血液凝血、纤溶等多种功能的调节。长期高血压可削弱内皮保护机制,引起EVC功能损伤、完整性破坏,导致缩血管和舒血管物质失衡,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重塑等。NO是极强的舒血管物质,在调节血压和维持血压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强大的抗血栓作用,拮抗VEC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黏附,从而拮抗血栓形成的过程。NOS是催化L-精氨酸与氧反应生成NO的物质,激活血管平滑肌内的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浓度升高、游离钙浓度降低,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和血压。因此,NO-NOS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表明,杞菊地黄丸辅助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可升高NO、NOS、iNOS浓度,遏制ET-1的形成,发挥纠正VEC功能障碍、保护VEC功能的作用。说明杞菊地黄丸通过调控NO-NOS系统,从而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血压波动,减轻高血压对VEC的损伤,保护靶器官,同时还能改善头晕、头痛等症候,为杞菊地黄丸防治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1]董玉洁,韩璐,任淑荣,等.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81-783.

[2]郭皓,袁勇,郭立,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均值、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7:43-46.

[3]易秋艳,张林潮.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23-826.

[4]丁芸,戚德清.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50-1254.

[5]吴泽兵,张颖,余其贵,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8-13.

[6]贾春蓉,王文娟.益肾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NO-NOS系统的影响.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9-10.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2-93.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8.

[9]谢波,林亚平.针刺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14,34:547-550.

[10]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华高血压杂志,1999,7:97-100.

[11]尚鹏,邬左莉.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疗效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31.

[12]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3.

[13]侯丕华,陈改玲,谷万里,等.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536-540

[14]鞠建庆,李运伦,杨传华.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 363-367.

[15]王燕,李琳,丛伟红,等.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95-399.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肝肾原发性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的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