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2018-02-09 06:47李晓红王肃杰王若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内蕴猪苓羌活

李晓红 王肃杰 王若馨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大庆 163111)

《兰室秘藏》之当归拈痛汤,原方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疼,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脚膝生疮”等症。笔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不同皮肤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过敏性紫癜案

单某,女,5岁,2013年5月19日首诊。病史:5天前外感后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流涕。随后双下肢出现暗红色斑片丘疱疹,患处肿胀,不能行走。刻下:双下肢暗红斑片丘疱疹,肿胀,压之不褪色,发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大便黏,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葡萄疫。辨证:风热外袭,湿热内蕴,瘀阻脉络。治则: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止痛。处方:羌活5 g,太子参5 g,白术5 g,苍术5 g,升麻5 g,茵陈5 g,葛根10 g,甘草5 g,黄芩5 g,知母5 g,黄柏5 g,防风5 g,泽泻5 g,猪苓5 g,地龙5 g,忍冬藤10 g。7剂,水煎服。1周后诸症尽消,嘱患者食清淡,慎起居,避风寒。

按:“过敏性紫癜” 中医称为 “葡萄疫”,多由热盛迫血,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等所致[1]。本例患者平素湿热内蕴,与风热相合,风湿热邪流注于下肢,发为本病。风热外袭肌表,腠理闭塞,故发热;风热上扰清窍,故咽痛,流涕;湿热流注于下肢,局部气血壅塞,故患处肿胀疼痛;大便黏,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证。针对湿热内侵,外受风热,经络瘀阻之病机,选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原方减清湿热止痒的苦参,加地龙以活血通络止痛,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由于病程短,且为风热阳邪侵袭肌表,故药到病除,收效甚捷。

2 痛风案

魏某某,男,38岁。2009年7月初诊。主诉:左足

趾及踝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4天。病史:患者平素喜饮酒,嗜食肥甘厚味、海鲜。3年前出现左足拇趾红肿疼痛。化验血尿酸510 μmol/L,诊断“痛风”。口服秋水仙碱,症状消失。此后经常于饮酒及饮食不当后出现关节症状,西医对症治疗缓解。但发病部位逐渐累及到左足踝部位。4天前又因大量饮酒,足部涉水后复发。刻诊:局部关节红肿热痛,不能行走,伴口渴不欲饮,尿黄,心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痹症(风湿热痹)。辨证:湿热内蕴,外受风寒,脉络瘀滞,不通则痛。治以清利湿热,疏通经络。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处方:当归15 g,羌活15 g,白术15 g,茵陈15 g,泽泻20 g,黄芩10 g,党参15 g,知母15 g,猪苓15 g,苍术15 g,黄柏15 g,滑石30 g(包煎),升麻15 g,葛根30 g,防风15 g,甘草10 g。7剂,水煎服。

二诊皮肤发红减轻,肿胀明显,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微数。上方减黄柏、知母量为10 g,减滑石,加茯苓20 g,防己20 g。14剂,水煎服。

三诊诸症均明显缓解,唯舌苔白腻不化,胃脘时胀闷不舒。二诊方加白豆蔻15 g,砂仁10 g(后下)。处方:当归15 g,羌活15 g,白术15 g,茵陈10 g,泽泻15 g,知母10 g,猪苓15 g,苍术15 g,黄柏10 g,升麻15 g,黄芩10 g,葛根30 g,防风15 g,甘草10 g,茯苓20 g,防己20 g,太子参15 g。14剂后局部关节红肿疼痛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微滑不数。嘱患者忌酒、海鲜、动物内脏、肥甘厚味饮食,避风寒。

按: “痛风”属中医 “痹症”范畴。本例患者,长期饮酒及嗜食肥甘厚味、海鲜等饮食,湿热内蕴,外受风寒,经络瘀滞,不通则痛。一诊以当归拈痛汤外散风寒,内清湿热。由于患者湿热较重,加滑石以增强利湿清热之功。二诊热邪减轻,湿邪较重,故减知母、黄柏清热药的剂量及滑石,加健脾利湿的茯苓、防己。三诊仍见苔腻,为湿邪不化阻碍脾胃运化,故加行气之砂仁、白豆蔻。湿邪重浊黏腻,缠绵难愈,诸药相合,经清热化湿,健脾行气,疏风散寒止痛治疗,诸症消失而痊愈。

3 急性湿疹案

葛某某,男,34岁。2014年2月18日首诊。病史:10余日前双小腿出现散在的红斑丘疹伴瘙痒,自行口服抗过敏药“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激素类药膏(具体不详),症状不见好转且面积逐渐扩大,瘙痒夜不能寐。刻下: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大便正常,小便黄,无口渴。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湿疮。辨证: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治则:清热利湿,疏风止痒。处方:羌活15 g,白术15 g,苍术15 g,党参15 g,升麻10 g,茵陈15 g,葛根30 g,甘草10 g,知母10 g,黄柏10 g,防风15 g,泽泻15 g,猪苓15 g,当归15 g,苦参10 g,黄芩10 g。7剂,水煎内服。

二诊:服上方后周身红斑丘疹及瘙痒明显缓解,口唇起白色水疱,微疼,舌暗红、苔薄白,脉滑数。上方加土茯苓20 g。7剂,水煎内服。

三诊:周身红斑丘疹基本消退,瘙痒不明显,腹泻,1日2次,无腹痛。口唇部水疱消退。舌淡暗红、苔薄白,脉细数。上方去知母,白术改炒用,方药如下:羌活15 g,炒白术15 g,苍术15 g,猪苓15 g,党参15 g,升麻10 g,茵陈15 g,葛根30 g,甘草10 g,黄柏10 g,防风15 g,泽泻15 g,当归15 g,土茯苓20 g,黄芩10 g。7剂尽,诸症尽消。

按:“湿疹”中医称 “湿疮”。多由脾虚生湿,日久化热所致。本患平素湿热内蕴,与风邪相合,风湿热外发于肌肤,故周身红斑丘疹;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肌肤失养,故皮疹瘙痒。一诊以当归拈痛汤原方口服。二诊患者口唇起水疱,加土茯苓以加强利湿热之功。三诊服药腹泻,故改生白术为炒白术,减知母等寒凉药以护脾胃,综合调治,诸症消失而痊愈。

4 结节性红斑案

王某,男,47岁。2010年4月11日首诊。病史:该患平素嗜酒及肥甘厚味。3天前饮酒受凉后出现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同时双下肢出现疼痛性硬结,口渴不欲饮,尿黄,心烦。无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瓜藤缠。辨证:湿热内蕴,外受风寒,经络瘀阻。治则: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止痛。处方:当归20 g,茵陈15 g,泽泻15 g,知母15 g,党参15 g,猪苓15 g,羌活15 g,黄芩10 g,白术15 g,苍术15 g,黄柏15 g,茯苓15 g,升麻15 g,防风15 g,甘草10 g,葛根30 g。7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二诊:服药后周身肌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双下肢结节颜色变淡,留有淡红色硬结,触痛。上方加地龙15 g。继服14剂而痊愈。

按: “结节性红斑”中医称 “瓜藤缠”。为外受风寒邪气,内有湿热蕴结于肌肉关节,经络阻塞而发病。风寒外袭,湿热内蕴,阻滞于肌肉关节,故周身肌肉关节疼痛,下肢结节;湿热内蕴,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不欲饮。湿热上扰心神,故心烦;膀胱湿热,故尿黄。由于涉及到肢节烦疼症,故一诊当归拈痛汤减去清热利湿止痒之苦参。二诊加地龙以疏通下肢之瘀滞。诸药相合,风寒散,湿热除,血脉通而痊愈。

5 带状疱疹案

江某,女,25岁。2008年5月12日初诊。主诉:右下肢红斑丘疱疹伴疼痛3天。病史:平素嗜食辛辣饮食。3天前汗出受风后出现右大腿后侧红斑丘疱疹伴疼痛,皮疹面积逐渐扩大至小腿,疼痛难忍。刻下:口苦,口渴,皮疹呈带状,簇集性水疱,色红,有的有渗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湿热内蕴,外受风寒,经络淤阻。治则:清热利湿,外散风寒,通络止痛。当归拈痛汤加减。方药:当归15 g,羌活15 g,白术15 g,黄芩10 g,苍术15 g,升麻15 g,茵陈15 g,葛根30 g,甘草10 g,泽泻20 g,知母15 g,猪苓15 g,黄柏15 g,滑石30 g(包煎),防风15 g,络石藤30 g,忍冬藤30 g。7付。

二诊:红斑颜色变淡,水疱逐渐收敛,疼痛减轻。自觉服药后胃胀,食欲不振,舌红、苔淡黄腻,脉滑微数。上方黄柏、知母量减至10 g,加砂仁10 g(后下),炒麦芽20 g。7付。

三诊:药后皮疹消,疼痛轻微,胃纳可。大便微稀,日2次。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细滑。上方生白术改炒白术加太子参20 g。7剂。诸症消除而痊愈。

按: “带状疱疹”中医称 “蛇串疮”。本患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外感风寒,经脉瘀阻,外发肌肤。一诊湿热重,故当归拈痛汤减人参;加滑石协助清利湿热;加络石藤祛风通络,解毒消肿;加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2]。二诊热邪渐轻,寒凉药物伤胃,故减轻清热之黄柏、知母的量,加砂仁、炒麦芽消食行气和胃。三诊寒凉药伤脾,故加健脾之太子参,改炒白术。辨证调治,寒邪外散,湿热内除,经络通畅,诸症悉消。

《兰室秘藏》之当归拈痛汤[3],原方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疼,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脚膝生疮等症。方中羌活透关节,防风散风湿为君;升葛味薄引而上行,苦以发之;白术甘温和平,苍术辛温,健脾燥湿为臣;苦参、黄芩、知母、茵陈清利湿热,苦寒以治肢节烦痛;血雍不流则为痛,当归辛温以散之;人参甘温,补养正气,使苦寒不伤脾胃;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泽泻甘淡咸平,导其留饮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利湿,疏风止痛之功。

本方体现了李东垣“健脾升阳除湿”的治疗思路。合苦燥、淡渗、散风、升阳除湿于一方,尽其祛湿之力;并佐以益气养血,寓扶正于驱邪之中,深得配伍之妙,即湿热内蕴,多源于脾,益气与升阳药相合,则脾旺而清升浊降,热无以伏;风湿热痹阻脉,必伤阴血,是养血益阴与苦辛渗利相伍,不仅无阴柔滋腻之痹,却有防其伤阴耗液而顾护阴血之功[3]。

笔者应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各种皮肤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原则。尽管病例3没有经络阻滞而出现肢节疼痛的症状,但由于契合了湿热内蕴,风邪外袭的病机,故应用当归拈痛汤清热利湿,疏风止痒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内蕴猪苓羌活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羌活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野生药材羌活驯化高效育苗探析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