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对外宣传对比研究
——基于网页英文简介的广义语篇分析

2018-02-09 11:59郑剑委
关键词:语料库语篇英文

郑剑委

目前,对中外高校网页英文简介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翻译(占43.75%)、语篇分析(占32.16%)、体裁分析(占24.09%)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研究大多讨论的是语言规范问题[1]258,忽略了网络文本的特殊性或缺乏实证研究,且几乎所有的研究文献只涉及语篇符号分析[2]。

本文运用广义语篇分析的方法,从对外宣传的视角对比中外高校英文简介,以找出中国高校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了可比语料库——中国高校网页英文简介语料库(CI)和外国高校网页英文简介语料库(FI),各包括10所高校的英文简介语篇。国内高校的筛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类型标准,涵盖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语言类和财经类高校;国外高校覆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的高校。

一、广义语篇分析

广义语篇分析(generalized discourse analysis)包括语篇符号分析和语篇信息分析。很多名为“语篇分析”的研究只以语篇的语言符号为对象,不涉及语义,实际上这些研究应该属于语篇符号分析,主要包括“衔接、连贯、句子、句际关系类型、语篇结构”等层面的分析[3]10,其中语篇连贯性研究最多[4]。而语篇信息分析研究的对象是语篇信息,包括对语句内部的信息结构进行解析以及对语篇微观层面具体内容的分析[5]173,国内语篇研究领域对这种研究方法重视不够。本文尝试从语篇符号和语篇信息两个角度对CI和FI进行对比。

(一)语篇符号分析

在语篇符号分析方面,论文运用AntConc3.2.2和Readability Analyzer从词汇平面、句法平面和语篇指向平面进行分析。具体测量变量包括形符数(Tokens)、类符数(Word Types)、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TR)、平均句长(ASL)、平均单词长(AWL)、易读性(Reading Ease)和可读性(Grade Level)等。下面从三个平面展开讨论。

第一,在词汇平面,本文运用 Readability Analyzer分析了CI和FI的平均词长、形符数、类符数和标准类符形符比:

表1 FI和CI的平均词长、型符数、类符数和标准类符形符比

表1的形符数①显示,CI篇幅较长,而国外较短。其次,标准化类符形符比②表明,中国高校英文简介的用词变化性远不如可比语料库,且词汇密度小,重复率较高;而国外高校简介用词灵活多样。

第二,在句法平面上,本文运用Readability Analyzer分析了两个语料库的句子数和平均句长(见表2)。

表2 FI和CI的句子数量和平均句长

由表2可知,CI句子长度基本上是FI平均句长的1.40倍。而根据表1,CI的容量是FI的3.41倍,但CI句子数目比FI的还要少6,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高校英文简介的句子普遍比国外高校英文简介的句子长。

第三,不同于语篇平面(主要分析衔接和连贯等),语篇指向平面分析的是叙述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叙述的角度。

本文将CI确定为参照语料库,FI为目标语料库,分析得出关键词(Keyword)(FI的显著关键词)和负关键词(Negative Keyword)(CI的相对关键词)(见表3)。首先,在负关键词表中,“was”位居第三,出现32次,而前30个关键词始终没有动词的过去式,这表明,CI大量使用过去时态,这凸显了中国对历史的重视。相反,FI仅出现一次“was”,多用现在时和将来时。其次,从人称代词来看,FI中“our”一词的显著关键性达11.883,这表明国外大学简介多用贴近读者的第一人称。相对而言,中国高校英文简介大量使用第三人称“it”(相对关键性达3.012)和“its”,表现客观性。再次,根据负关键词表显示,CI的相对关键词 “key”和“national”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其中反映了中国高校的政府指导性。

表3 FI关键词和负关键词

表4 FI和CI的可读性分析

除此之外,论文还进行了可读性分析(见表4),CI的易读性远低于FI;而CI可读性为17.10,FI为13.80,可读性低表现为句子、篇幅冗长,这再次证明了中国高校英文简介句子和语篇冗长的特点。

(二)语篇信息分析

语篇信息分析不同于语篇符号分析,语篇符号分析的对象是交际中的语言符号,不考察意义,而语篇信息分析的对象是交际语言传达的信息或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信息分类理论对语篇信息进行分类对比,然后根据杜金榜[6][7]的语篇树状信息结构模型理论对语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1.中外高校简介语篇的信息类型分析

为了对比中外高校英文简介各信息类型的信息量并为信息结构分析作铺垫,本文综合Grimes[8]103-125的六大语篇信息分类(事件信息、身份信息、场景信息、衬托信息、附属信息、指示信息、如指示词),安利[9]68-71的四大语篇信息分类(内容事实信息、思想理念信息、联想附加意义和背景预设信息),曾利沙[10]20对对外宣传材料的文字信息分类(事实性信息、描述性信息、评价性信息、文化信息、召唤性信息、美学信息、风格信息和提示性信息)以及杜金榜[6]43从法律语言角度对信息点的分类(何事、何据、何事实、何推断、何处置、何人、何时、何地、何方式、何因、何效果、何条件、何态度、何变化、何结论),将中外高校英文简介语篇信息分为11类:

(1)人物信息,包括名人、学生和校友等信息;

(2)地理信息,包括校址、校区、校园面积和校园环境;

(3)条件信息,指学校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包括师资、课程、专业等信息)、政府支持等信息;

(4)费用信息,指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信息;

(5)策略信息,指学校推行的项目、政策、战略、目标等信息;

(6)标识信息,指学校的校名、校训、校徽、校庆日和校旗信息;

(7)历史信息,指学校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8)评价信息,指学校获得的荣誉和学校地位等信息;

(9)文化信息,指语篇独有的而且外国读者毫无概念的文化信息;

(10)呼唤信息,指语篇内呼唤读者前来合作或学习信息;

(11)附加信息,指语篇内网页阅读指导性信息(包括分栏目超链接信息)。

为了分析CI和FI的信息侧重点,本文统计了各类信息的信息量占语篇总信息量的比例。信息量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统计信息单位的数量。一般而言,一个小句(clause)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假设一个语篇有m个信息单位,这个语篇的信息量就为m。第二种方法是统计信息成分的数量。“信息成分”(information elements)可以定义为:一个信息单位内最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元;若干个信息成分组成一个信息单位,若干个信息单位组成一个语篇;假设一个语篇有n个信息成分,它的信息量就为n。本文根据第一种计算方法,对高校英文简介各类型信息量及其占比统计如下:

表5 FI各信息类型量化统计

表6 CI各信息类型量化统计

图1 国内外高校简介信息类别的比例对比

基于表5、表6和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外两个样本在如下几个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1)人物信息。中国高校比较注重教师的头衔,而外国高校则没有这种现象。此外,中国高校喜欢罗列该校的知名校友或教授,例如,“茅以升”“陶行知”“周恩来”(为了方便阅读,论文列出相关中文,下同)等,甚至罗列访问者,例如,“George Bush”“Robert Hawk”等。(2)地理信息。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简介的地点信息明显要多于外国高校。国外少数几个高校(3所)介绍了校园面积,但所有高校都没有介绍校区校址,而国内的高校简介大多具有此信息,甚至出现详细地址,例如,“海淀区”“昌平区”“紫金港校区”“仙林校区”等。(3)历史信息。如表5所示,国内高校的历史信息是国外高校的7倍,国内高校喜欢大量介绍该校历史,包括校名的变更、校址的迁移、历史事件等,这在国外高校的简介里是不存在的。(4)条件信息。中外高校简介的条件信息虽然总量相差无几,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中国高校大都强调硕博士专业数量信息,而在选取的国外大学简介中都没有涉及此信息,并且所有的中国高校都包含专业学科信息,国外对此毫无介绍。中国高校简介也特别重视与政府的关系,其中有7所谈到政府的重视,比如“211”和“教育部直属”等。而国外高校只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谈到了政府信息,但只涉及对政府决策提供的帮助。(5)文化信息。国内高校简介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比如“国家一级学科”(3所)“校党委书记”“长江学者”“华山医院”“中国科学院”(7所)“光明日报”“三反运动”“五四运动”“九三学社”“民主科学论坛”“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11工程”(2所),而外国高校简介根本没有文化信息。(6)附加信息。如表5所示,中外高校附加信息的差别最为显著。国内高校英文大多没有设置超链接或提示信息,展现方式无异于纸质文章。而国外高校的附加信息几乎占了整个语篇信息单位总量的一半,表现为图文结合,超链接提示,富有美感、立体感和读者友好性。

2.中外高校简介语篇信息结构分析

语篇信息结构可分为水平式信息结构(horizontal information structure)和立体式信息结构(vertical information structure)这两种信息结构。水平式信息结构是指,语篇所有信息单位同属于一个结构层次,呈平行排列;立体式信息结构是指信息单位一层层深入发展,形成树状层次模式。普通语篇的信息结构位于以HIS与VIS为两极值的连续统(continuum)之间,它可以通过杜金榜[6][7]的语篇树状信息结构模型来进行分析。

首先,语篇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就是把语篇的每个小句作为一个信息单位,每一个信息单位都会赋一个值,表明其信息类型和信息层次[11]41。以哈佛大学简介为例,其首界面语篇共有上下5层信息,“Harvard at a Glance”为核心命题,每个分栏标题为第一层信息,标题下的介绍为第二层到第五层信息。18个分栏标题中有14个只有2层信息,第五、十、十七3栏有3层信息,第十一栏有5层信息。这说明,该简介信息结构偏向VIS。相应地,以北京大学的英文简介为例,其英文简介共四段,共二层信息(两种颜色标示),典型的HIS结构。

其次,语篇信息结构不仅表现在语篇整体层面,也表现在段落信息结构层面。围绕语篇核心命题,段落一般只允许存在一个中心句,即只能存在一种信息类型。但事实是,很多CI的段落存在多个信息类型。如南开大学简介,涵盖对外交流信息和人物信息,没有中心句。

最后,清晰的语篇结构也意味着在多层信息语篇之中,同层的信息量不能冗长。从标注的附件中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的英文简介同一级的信息比较多,具体表现为同一段落内同级信息冗长而且缺乏主题句,这就导致内容缺乏层次感。例如,南京大学简介的第四段,全部为第二层信息(人物信息)。这种信息堆砌不具有读者友好性,易引起视觉疲劳。相比之下,在FI英文简介中,每段主题鲜明,每层信息量也较少。

二、广义语篇分析结果对比与阐释

分析对比发现:第一,在语篇符号分析层面,中国的高校英文简介用词缺少灵活性,篇幅冗长,频繁运用过去时态,多用第三人称,而国外的高校英文简介用词非常灵活,篇幅短,多用现在时和第一人称。在语篇信息分析方面,中国高校英文简介多用历史、人物、头衔、文化、政府和地址等信息,而在外国高校英文简介中,附加信息(图片、指示语等)占了很大比重。信息结构方面,中国高校英文简介缺乏逻辑性和凝聚性,具体表现为:无中心句、大量罗列同级信息、上下层信息倒置;相反,国外高校英文简介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层次清晰。

第二,在信息类型方面,政府支持信息和第三人称在中国高校英文简介中大量存在,这与中国大学与政府长久以来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西方的近代大学诞生于中世纪,其产生之初,就是作为一个特权机构而存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对于大学的干预越来越小,大学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其次,中国历来重视历史、集体和权威,而西方则强调个人体验和个人竞争。这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高校简介中要强调政府、社会、名人和历史渊源,而外国高校的英文简介第一人称居多,现在时为主,且突出各自的优势,网页制作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由于计划教育的限制,中国大学并不缺乏生源,中国高校对外宣传颇有点“为了有英文版而写英文版”的意味。相反,国外大学危机意识明显,很多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因此,对外宣传目标明确、语篇人性化、可读性强。

第四,本文发现中外高校简介的众多差异是由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的。这对高校网页英文简介的影响或许是间接的、隐形的,但却是根本的、深刻的。由于西方的思维是直线性的,所以西方人注重逻辑和分析;相反,中国表现为整体性的东方的“图形式思维”,“没有方向,没有统一的参照,周而复始,相互交织”[12]32-33。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图形式思维,中国高校简介语篇简介倾向于信息的罗列和并置,语篇信息结构也趋向于水平式;而西方的直线性思维,导致其语言非常注重逻辑,连接手段丰富,层次清晰。

三、中国高校英文简介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内外有别”是对外宣传的基本原则之一[13]78。中国高校英文简介大多与中文简介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无二致,它可能对中国读者有效,但对外国读者并不适用,因此应该借鉴外国高校英文简介的可取之处。根据CI与FI的差别,中国高校网页英文简介突出存在叙述视角、信息类型和信息结构等问题,对此本文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一)叙述视角的转换

与FI多用第一人称不同,CI趋向于使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观性,但同时拉开了读者和大学之间的距离,约束了高校英文简介该有的呼唤作用。此外,CI多用过去时进行叙述,这表现出中国高校对历史的尊重,但也容易造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印象。

为此,现在时态和第一人称需要适当增加,以拉近与留学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强读者对高校的活力和潜能方面的信心。另外,还需进行叙述视角的转换,对于语篇整体感染力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信息类型的变化

在信息上,应该大幅度地更改高校简介信息类型的比例。鉴于英文简介的读者是外国学生、企业等,高校要从对外宣传的视角对信息类型进行慎重取舍。通过对比FI的英文简介,建议大幅度减少历史信息、人物信息、地理信息、政府支持信息和文化信息,因为国外读者对这些信息并不知晓、有些也无法理解。同时,应该适当增加附加信息,例如图片、链接提示和超文本信息等,以提高网页的友好性。

(三)语篇结构的升级

首先,中国高校大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将所有的信息和段落都放在同一个页面。为此,在形式编排上,要充分考虑网络阅读的习惯方式,对各个主题进行分门别类,简洁有效地组织语篇结构。并充分利用网络的链接功能,进行信息的多层次整合[14]39-66。

其次,对于文章的写作而言,应该摒弃水平式信息结构,多用立体式信息结构,以让文章显得主题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具体而言,每段必须要有中心句或核心命题,而且每段只能包含一到两类信息,信息分布层层发展。这种树状信息结构才能保证读者免于阅读疲劳,提高阅读的效率,增加简介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广义语篇分析方法对中外高校英文简介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对作为对外宣传的中国高校英文简介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跳出了将中国高校英文简介作为中文简介的翻译,摆脱了谈翻译问题或语言错误问题的桎梏,从语言对外宣传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高校网页介绍存在的问题,发展了高校英文简介研究文献。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将语篇符号分析和语篇信息分析融为一体,这种广义语篇分析方法使语言表层分析和语言内容分析的优缺点得到互补,拓展了语篇分析的研究方法。

注释:

① 形符是指西文中两个相邻空格之间的连续字符串(一般为词),它用来表示文本的长度。

② 类符形符比(TTR)是指“一个文本的类符与形符的比值,反映该语料库的词汇密度”[15]9。容量相差较大的两个语料库的TTR不具有可比性,而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是按一定长度(可依文本长度进行调整)依次计算语料库的TTR,得出若干个TTR值,然后计算出平均值,它可用来比较库容相差较大的语料库的词汇密度情况。

[1] 李海玲,李海丽.高校网页简介英文翻译策略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2] 付海燕,夏慧言,陈建生.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英文简介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

[3]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HALLID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6.

[5] 杜金榜.语篇分析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6] 杜金榜.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J].现代外语,2007(1).

[7] 杜金榜.法律语篇信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 GRIMESJE.The thread of discourse[M].Hague:Mouton,1975.

[9] 安利.语篇的信息类型[J].外语学刊,2006(1).

[10] 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1).

[11] 杜金榜.试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学刊,2008(1).

[12] 贺雪飞.中西价值观念差异与广告传播[J].新闻界,2010(2).

[13] 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14] 罗娜.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高校网页英译[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15]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语料库语篇英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