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

2018-02-09 13:40罗仲平
关键词:社科智库四川

姜 怡 罗仲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成都 61007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四川省社科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调研工作安排,省社科联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怡为组长的省社科工作调研小组,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组织力量深入我省高校社科联、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省级学会)、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的新经验,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探索新时代特色智库发展之路,为治蜀兴川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一、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的做法

2007年至今,省社科联和教育厅开展合作,遴选我省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已有的优长和特色学科,以科学的准入机制进行布局,先后建立了59个研究基地,其研究方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建立研究基地是省社科联加强四川新型智库建设、繁荣发展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创新举措。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社科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智库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整合资源、严格考核、稳步推进”的建设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创优工作机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特色品牌打造上着力,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孵化国家智库为目标,探索新时代特色智库建设路径。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省社科联在特色智库建设中,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特色智库建设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下功夫,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及时掌握特色智库研究团队的思想动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

(二)发挥组织优势,搭建网络平台

省社科联充分发挥“联合”“平台”“引导”“渠道”四大优势,联系整合社科界五路大军,依托思想引领、社科规划和评奖、学会管理、社科普及以及学术交流等职能,不断加大对研究取向、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每年10项左右重大应用研究课题为研究龙头,179家省级学会、59家研究基地和52家高水平研究团队为研究主体,各种学术年会和高端论坛为发布平台,《重要成果专报》为成果转化平台,500项左右社科研究课题为基础支撑,以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为主要职责的社科特色智库格局。

(三)聚焦重大问题,服务改革发展

省社科联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践行新时代的基本方略,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引导特色智库深入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一是设立社科重大研究课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及时在社科界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组织特色智库开展“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大课题”研究,引领研究基地聚焦新时代、新理念、新方略,发挥智库作用。

二是推出多种应用性专项课题。结合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与实际工作部门紧密合作,设置应用性专项课题,针对实际需要开展研究。如和省政法委、省法学会联合设立的“法治四川”等8个类别的专项课题。

三是发挥社会科学评奖的导向作用。在我省社科评奖工作中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研究重学术性、原创性,应用研究重现实性、应用性的评价标准。近年来,应用性研究成果的获奖数量和比例尤其是高等级奖项的数量和比例逐年递增,引导更多的社科研究者围绕我省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四是依托《重要成果专报》建立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以专报形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送社科界关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畅通智库、学者研究成果的上传渠道,不断促进成果转化。

(四)创新机制体制,激发内生动力

在科研攻关上,以研究基地为依托,优化专家结构,积极申报、承担国家、部委以及其他课题,成为各类课题研究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平台。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协同创新的科研模式集聚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引导了一大批中青年社科人才转向应用研究领域,壮大了决策咨询研究的力量。在学术交流上,通过举办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扩大了四川研究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在措施保障上,各承建单位在基地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办公场所和项目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许多单位“举全校之力,汇八方资源,集各路英才”建设研究基地。在管理制度上,实行调控总量、优化布局、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机制,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评估考核体系,着力强化应用研究的导向作用。

二、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主要成效

经过10年的建设和培育,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出重大研究成果并转化应用、推动四川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进一步增强了社科特色智库的影响力。

(一)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特色智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获得省政府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2],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对中国金融学学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的《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3],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开拓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新视野,被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门发函肯定“该成果政治方向正确,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突出”。

(二)着力推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重大研究成果

特色智库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同时,追踪学术前沿,拓展研究视野,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政策研究,推出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色智库共提交咨询报告、专家建议2400份,据不完全统计,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75份。例如,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提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4],提出的社会保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向发展的建议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的重要批示;四川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研究团队提交的《同步全面小康进程中四川精准脱贫研究》,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等领导批示。

(三)高效推动了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特色智库充分发挥社科界的独特优势,以《重要成果专报》为平台,在学术与现实、学者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和学者的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政策,成为了我省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杠杆。2016—2017年,《重要成果专报》共刊发了57期,其中被省级领导批转各实务部门参阅的有35期,省委书记王东明签转参阅、执行的有18期,经由省委办报送中办,引起关注并进一步详细调研的有2期,还有多期专报被《四川日报》等媒体转发,被各厅局和市州政府采纳。获得省政府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四川城乡土地资源再配置综合改革试验研究报告》提出在四川建设“国家土地资源再配置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议,并在我省9个县(区)进行了试点,获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批示;川酒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四川白酒产业发展提出的多份对策建议获省委书记王东明等省部级领导签批;四川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的《关于加快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被纳入2017年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的七件重点建议和议案,由朱鹤新副省长领衔办理,其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帮助农户线上销售特色产品”被列为2017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之一;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的《四川省动漫游戏特效设计技术规范》等5个标准被采纳为省级标准,这在国内属于首次。

(四)创新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

特色智库充分发挥凝聚作用,整合全省乃至全国的社科研究资源,聚集研究力量,聚焦学科重点问题,开展各学科的协同创新,打破了学科和学术壁垒,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智库建设单位新增了多个博士、硕士授权点,进一步夯实了我省的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如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基地依托的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学科,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十年来在全国学科排名中一直排名第一;同时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进行了培育,如灾难管理学、灾难心理学、动漫学等新兴学科在国内率先形成,产生影响。

(五)打造形成了学术研究高地

始终注重对智库品牌的培育,社科特色智库已成为我省社科研究领域的高地,在社科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标杆作用。10年来,特色智库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30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8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6项;承担省部级项目921项,政府基金项目2775项,横向课题2002项,发布基地项目9481项;争取科研和建设经费35881万元;出版专著1587部,在全国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4798篇;培育各类专兼职人员3120人,其中,高级职称1536人,副高级职称950人;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6287人;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3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536次。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连续4年共获立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随着智库地位和功能的进一步提升,特色智库也进一步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如中国南亚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高端智库第二批重点培育单位。日前公布的22个四川首批新型智库名单中,有4个新型智库(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智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研究智库、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智库、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与灾后重建研究智库)是以我省社科特色智库为核心和基础直接孵化而成。

(六)切实加大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特色智库针对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展社科理论研究和普及工作,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夯实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既有学术功底深厚、学术价值高的巨著,如儒学研究中心的重大成果《儒藏》,被学界誉为“千古儒学第一藏”;又有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性书籍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普及四川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的各类科普读物,如《走进李白故里》《盐香风韵:井盐文化与盐都作家研究》《四川省志·川菜志》等。

尽管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还存在提升空间。一是智库产出的标志性成果或重大对策建议还不够多,要进一步加强重大成果研究力度。二是重量级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社科研究大师级人物还不多。三是一定程度上存在智库研究重复性、同质化的问题。四是智库的“智”和“库”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凸显。五是智库建设经费投入与需求还有差距,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三、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的体会

在10年的探索实践中,四川省社科联对加快特色智库建设,有如下体会。

(一)必须坚持以学术性为基础,提升智库专业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智库定位为“思想库”,体现了对智库“智”的要求。当前的智库建设,存在研究质量不高和思想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省社科联是学术性人民团体,不仅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同时广泛联合省内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在特色智库建设中能够有效甄别、调动学术研究资源和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智库的学术性优势,保证智库研究成果的独立性、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是高质量对策建议的水之源、木之本。

(二)必须坚持以联合性为抓手,促进智库跨机构跨学科研究

四川社科联在特色智库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联”的优势,打破部门、机构、学科之间的界限,避免了一位专家或专家带学生追踪社会热点问题盲目提对策建议的弊端,体现出特色智库的联合性优势。例如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聚集了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经济、社会、管理、法律以及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共同研究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发挥了社科联建设特色智库的联合性优势。打破学术壁垒、推动学术创新、聚焦聚力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联合性优势的体现。

(三)必须坚持以国际性为方向,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访问德国时就曾经把智库建设提上了国家外交层面。随着社科研究进入“强起来”阶段,智库建设既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智库必须在坚持国家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前提下,坚持以国际化为方向,以国际化眼光开展研究,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决策咨询的作用。省社科联始终坚持开放性原则,注重培育特色智库的国际性视野。一是鼓励智库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开展交流合作;二是引导智库加强对贸易自由化、全球治理、环境保护、公共外交等国际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发声;三是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人才,提升智库的国际视野和研究水平。

(四)必须坚持以前瞻性为要求,促进智库进行预测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库建设逐渐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委和政府对社会问题、公民需求的回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智库研究必须回应前瞻性决策的要求,而不仅是作为党委政府的宣传机构、政策阐释机构、应急研究机构存在。省社科联有意识地提前围绕我国特别是我省重大战略方针发展学科、培育人才、设置课题,注重智库研究的战略性、创新性、预测性,使智库研究和党委政府需求有效对接。

四、构建四川特色智库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召唤、立足发展需求,重视智库、善用智库、发展智库,通过顶层设计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那么,如何真正强起来?本研究对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5]对智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定位、新方向,有五方面的建议思考。

(一)坚持一个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就特在坚持中国道路、运用中国视角、聚焦中国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从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智库建设思路和路径逐步形成,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领会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智库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作为根本指南,面向新时代、立足新定位、建立新机制,建设高品质、高标杆的四川社科特色智库。

(二)夯实一个根基——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智库建设的土壤养分

坚持把智库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还需优化、学术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国际视野还需拓宽、训练培养教育体系还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和发展保障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紧紧围绕建设社科强省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突出特色、培植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大力传承四川悠久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良传统,大力推进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深入推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为重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广泛传播,促进中国特色与巴蜀风格有机结合,提升巴蜀学术国际影响力,努力把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高地。

(三)突出一个重点——把新时代问题导向作为智库建设的研究方向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对智库功能的发挥进行新的审视。要顺应新时代,聆听新声音,把握新要求,围绕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十四条方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要立足四川“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工作部署,特别是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试验区建设等核心任务,开展深入研究,增强研究实效,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让智库的“谋划”影响“规划”,让智库的“对策”融入“决策”,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四)把牢一个定位——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智库建设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核心就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特色智库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实际,在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等基础上,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并紧盯就业、医疗、入学、社保、住房、养老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五)建立一套体系——把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作为智库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是建立健全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体系。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法治化进程,细化落实具体的执行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智”“需”对接体系。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研究前需求互通,即党委政府“点菜”与智库“接单”,研究过程中沟通协调,研究完成后评价反馈以及实施效果的追踪评价,实现党委政府与智库全过程对接。三是建立健全“智”“智”对接和“虚”“实”对接体系。打造天府智库联盟,形成全省智库优势合作、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果共创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坚实载体。搭建具有决策需求发布、重要成果展示、重大活动发布、专家团队介绍、智库资源共享等功能的四川智库协同创新平台。四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社科规划、评奖、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智库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和提出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对策建议。五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库体系。重点支持南亚研究所等一批党委政府决策急需、学科优势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领域高端智库。以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金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推动社会智库健康发展,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新型智库体系。六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西部人才高地”战略,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巴蜀底蕴、国际水准的“学术川军”。七是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议设立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采用省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管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 第二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3] 姜晓萍.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4] 林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社科智库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社科成果展示
四川移动
社科成果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微智库
微智库
人文社科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