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室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018-02-09 21:21杨玉婷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读者需求抽样调查发展

摘 要:目的 为了了解本院图书室的利用情况,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采取更好的发展措施。方法 对本院的读者群采取问卷发放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45份,回收率为81.67%。结论 根据读者需求,完善图书室的人员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和馆员培训,提高图书室的自主服务,建立有效的区域性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谋发展。

关键词:抽样调查;读者需求;发展

1 我院图书室的现状

1.1 图书室概况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在川南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室从属部门为信息与统计部,馆舍约200平方米,配有3个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中文阅览室和外文阅览室各1个),1处借书处,2个书库,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小型图书室。人员配备为5名:图书情报学专业两名,英语专业2名,其他专业1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现订购有中文纸质期刊两百六十余种,作为中文数据库的补充,外文纸质期刊32种(原版19种,影印版13种)。建馆至今,馆藏图书一万五千余册,馆藏期刊总计五万八千余册。同时,本院购入了3个电子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支持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使用方便快捷;迈特思创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检索和论文反馈情况良好;本地PubMed数据库,是在美国PubMed的基础上,参考CiteScore期刊评价系统、泉方学术搜索、德国的GoPubMed等整合开发的检索平台。

另外,为了拓宽医学信息资源流转发布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充分发挥医学、科技的促进作用。我院图书室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图书馆、四川省肿瘤医院图书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图书馆、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等签订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共享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

1.2 图书室利用情况调查

为了实时了解本院图书室的利用情况,以改进图书室的工作,更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服务。2017年4月,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读者群做了一次不记名的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对象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及后勤部门。人员涉及在职医生、护士、研究生、行政人员及后勤人员。调查内容为:性别、职称、到图书室的主要目的、是否经常到图书室、是否经常使用到中外文数据库、获取文献资源的主要渠道以及自己的建议。调查结果如下: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81.67%。绝大部分读者到图书室的主要目的是阅览最新的期刊、查找指定的过刊以及为学术研究查找專业的文献资料。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第一,偶尔到图书室的读者比例占了一半,同时极少到图书室的读者比例也达到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见表一)。由此可见,网络的普及让纸质期刊的阅读量下降,图书馆馆舍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良好,中文数据库的使用率高于外文数据库,同时也存在极少使用到数据库的读者群(见表二)。根据2014年-2016年近三年的中外文下载量来看,使用率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和教学中使用到电子数据文献(见表三)。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到馆接受服务、阅读纸质图书和期刊的读者在不断减少,在纸质阅读率下降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起了网络和电子数据库。我院图书室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建设方便快捷准确的网络服务,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图书服务。

2 本院图书室的优势和不足

从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我院图书室的现状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我们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2.1 发展的优势

2.1.1 图书馆是三甲医院评审的内容之一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三甲医院的评审细则中规定: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量能满足临床科研教学需求,实施支持网上预约、催还、续借和馆际互借,能提供网络版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服务。其中规定是有医学图书馆工作制度和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藏书数量符合要求不低于3000册/百名卫计人员,提供网络版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服务(中文、外文)。因此,本院的图书室势必会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2.1.2 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加快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医院图书馆能为临床医务人员及时提供最新的、可靠的相关医学信息。本院信息化进程加快,离不开最新的医疗信息和医学知识,而医护人员可以从本院图书馆获取最专业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本院图书室购入了两百余种关于各个专业的中文核心期刊、三十余种外文期刊,以及数据完善的中外文数据库,不仅能及时知晓国内的医学知识,而且能借鉴了解国外的最新医学研究和进程。因此图书室在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和本院医疗工作者的学习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3 专业的馆藏资源和固定的读者群

现代医院图书馆是一个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融合在一起的专业性图书馆,我院图书室的所有期刊资源全是关于医学各方各面,针对的读者群就是本院的医务工作者,这种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图书室的存在。针对性的服务和专业的医学资源,让我院图书室在发展中不断寻求更新的服务模式,以求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科研和教学。

2.1.4 外部的竞争优势

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加剧的竞争实际上是医疗技术和医学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离不开医学信息的支持。因此,每一位医疗工作者的学习和研究都离不开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医疗信息,图书馆在这种需求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5 各种考试和职称的晋升

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辛苦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而医学知识日新月异,要跟上医学发展脚步,医务工作者们就要不断学习。知识的完善和职位的晋升,就需要他们接收新的医学知识,研究新的课题,发表专业性的学术论文,不断地从低到高往上晋升,这些都需要有最新的专业的医学信息作为支持。endprint

2.2 发展的不足

2.2.1 图书室的地理位置和空间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图书室属于信息与统计部,因为医院的规划和场地限制,信息与统计部整体搬迁到以前的院幼儿园,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和临床和其他行政后勤科室距离比较远,医务工作者并不能方便的使用空闲时间来图书室学习。另外,因为图书馆面积不大,新刊送达时间比较滞后,部分期刊特别是外文期刊不能及时上架,导致阅读受限。自从图书室建成以来,馆藏图书和期刊的数量比较大,存放空间的限制,导致过刊堆积,不能有序地进行保存。

2.2.2 经费不足导致的问题

基本是所有的医院图书馆都会面临经费不足这个问题,虽然说图书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引起医院足够的重视。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引进工作滞后,图书馆开展活动困难。比如我院图书室从最开始的订购外文期刊一百余种削减到了现今的32种,中文期刊也削减了一半,一方面是网络数据库的应用使纸质期刊订购减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医院划给图书室的经费不足引起。信息化数字化,务必要求图书室有新的发展模式,购买数据库或者和其他医院图书馆的合作运营这些发展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因此资金不足导致资源欠缺,图书馆的职能被削弱。

2.2.3 信息专业化人才的缺失,人才结构不合理

本院图书室配有人员是5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是2名,外文专业和图书情报专业各2名。总体来说,我院图书室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同时,由于其他企业或者高校待遇和发展前景好,而本院的人才管理不到位,许多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从医院流失。图书馆缺乏专业人才,势必影响其发展。同时,在职的馆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精,培训机会较少,也影响了图书室的日常工作。

2.2.4 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管理模式陈旧,平均主义比较盛行,长久以往的缺少竞争动力,逐渐丧失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我院图书室提供服务比较被动,服务方式单一,没有对图书室的资源进行推广,以至于新进医务工作者在寻求医学资源时遇到困难。

3 本院图书室发展的措施和前景

3.1 医院的合理规划,投入经费

图书馆的组织、规模、服务形式和发展前景,取决于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基于现今我院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院方应重视图书馆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最新医疗信息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应投入经费引进图书管理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完善图书室的人才结构,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其次,给与图书室更多的空间,给医疗工作者创造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使图书室读者流失的现象得到缓解。最后,足够的经费可以使图书室把各专业的期刊完善,满足读者群的要求,完整的开展图书室的工作,购入更加理想的数据库,并能在和其他医院高校图书馆合作中有管理运转资金。

3.2 提高院内竞争,鼓励在岗职员深造,開展科研工作

有竞争才有发展。优胜劣汰存在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完善相应的岗位晋升和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医务工作者学习深造,开展科研工作。可以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科研项目,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本院研究生、医务工作者参与背景下,提升图书馆的价值。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是医务工作者充电的地方,促进科研成果和优秀科技论文的涌现。

3.3 引进人才,强化馆员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本院图书室有5名工作人员,有2名老师快要退休,人才缺失。这时候需要投入资金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积极和医院协商,吸纳高素质人才,并制定相关制度,为人才建设提供保障。另外一方面,图书馆人才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培训学习就很重要。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培养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有学习机会的情况下,外派馆员参加培训,接收新的知识,提高馆员的学习能力。采取引进人才和外派培训学习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图书馆作为医院的边缘部门,平均主义比较盛行,长而以往馆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降低了。因此应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引进人才的同时,建立起图书馆工作人员能上能下、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而不是能进不能出,工作“铁饭碗”,培养一批工作懈怠,积极性不高的人员。

3.4 区域性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之间建立的具有正式合作协议的一种网络化组织,它既是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平等互利的组织,也是一个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的组织。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与实力较强的图书馆实行联合,走专精特之路。

泸州市是一个拥有五百余万人口的城市,在本市,可以形成一个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龙头的二级医院以上和高校组成的图书馆区域性联盟。今年,我院图书室以泸州地区二级综合医院为目标,对泸州地区22所二级综合医院图书馆(室)的建设进行走访、座谈、问卷等调查,了解各医院图书馆(室)的人员配备情况、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图书馆(室)的软硬件设施、书刊及数据馆藏资源,同时分析各医院的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及文献信息需求的来源情况,为泸州地区的区域联盟做准备。在大数据背景下,区域性医院以龙头医院信息资源为基础,放射性的建立信息资源联盟,真正实现共建共享资源。

同时,我院和省内的其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签订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书,以大中型图书馆带动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在结盟之后,可采取的发展措施:(1)借鉴国外区域性联盟,制定统一的政策、规范和标准,为各个医院图书馆之间实现联盟提供依据和保障。(2)通过集团采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医院之间采购的电子资源必定有相互重叠的问题,形成联盟之后,这些相互重叠的资源就成为了一种成本浪费。合作购买有利于减低成本,特别是在购买一些外文电子资源时争取集团或联盟采购,一般比单馆购买同一资源更加优惠。另外一些单馆的原创性的资源更有利用价值,联盟之间可以真正实现共建共享。(3)建立和完善各类资源的联合目录。建立充分揭示联盟所有成员馆的馆藏书目,购买的电子资源和原创电子资源等的联合目录,充分发挥相互间的资源互补。

4 结语

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室的优劣势分析,在完善自身人才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整合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更好服务于临床科研和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宁.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形成与构成[J].现代情报,2009(7):118-125.

[2]陈华.论国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J].情报杂志,2007.4:126-128.

[3]湖南江西湖北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三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协议签约仪式

作者简介

杨玉婷(1991-),女,汉族,四川省泸州市,大学本科,图书情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需求抽样调查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从兴奋到反思:一个科技记者的微信公众号实践
对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使用的探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英语读物类图书市场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及对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