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2018-02-11 01:31曲金辉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高中历史价值观

◆曲金辉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高中)

一、三维目标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1.基于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同时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高中历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学习思维,能够非常准确地表述出历史知识,解释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老师应该按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将历史知识的类型划分清楚;二是搭建历史知识结构;三是探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逻辑。比如,在教学三民主义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把该节课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定义为理解并掌握孙中山三民主义所涵盖的内容及特点,了解三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分析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之间的异同,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2.基于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策略

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基于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二是运用多感官进行学习;三是深层次加工所学知识;四是合理的思维引导。同样以教授三民主义相关内容为例,在制定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策略时,应根据当时的国情和人们的思想认知度进行分析,站在科学的、客观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三民主义的特点,以此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高中历史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和知识时,能够从中树立起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其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适当激励学生,将学习内容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可以通过外显练习、心理练习以及榜样示范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比如教学三民主义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三民主义相关内容,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其形成、发展以及具体实施的过程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对这部分的详细讲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能够不畏艰难险阻,从小立下保家卫国的志向。

4.整合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

将以上三个目标进行科学地整合,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详细知道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除此之外,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其爱国情操也会得到快速升华。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明确学习动机,同时能够在教学历史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在教授三民主义一课时,老师可以借助比较法来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客观地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教学中央集权制度相关问题时,首先确立第一个目标,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般是用了哪些措施来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目标是借助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特定的思维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讨论和分析,老师适当地给予引导,激烈的争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印象深刻,同时也学会了竞争与合作的精神;第三个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深刻知道国家的团结和安定是建立在国家权威的基础上的,国家稳定才有助于民族团结,同时有助于经济发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和谐。

二、结论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特定需求,同时也应该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的爱国情感得到快速升华,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以正确地形成。因此,在教学历史时,老师应该紧扣每节课的知识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牢牢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能得到质的深升华。

参考文献:

[1]冯辉.关于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3,(6) :99.

[2]王银.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构建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模式[J].长三角,2012,(02) :62.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高中历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