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1 10:45贾仟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思维

◆贾仟军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金庄初级中学)

在教育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当下,初中教师不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的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数学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当中全面的应用有效提问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初中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全面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在进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实际的课堂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内心学习要求。以确保问题情境能够突出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并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具有多样性,初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语言教学艺术来提出问题。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再利用掌握知识来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进行负数的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地提出“2-1=( )”“1-2=( )”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发现被减数小于减数存在“不够减”的现象。然后教师再进一步的提出“减数欠多少才够减”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回答“欠2”。教师就可以利用符号将其表示为“-2”。并且引出在除了“0”以外的数字上加上“-”的数就是负数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

初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由浅入深完成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设计。逐次递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并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并且能够通过这些特性来完成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求解,教师就可以分别设置逐次递进的问题进行教学。①“怎么做出y=ax2+c,y=ax2,y=x2的函数图像?”②“c与a对函数图像会产生什么影响?”③“y=ax2和y=ax2+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分别是什么?”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追问

初中教师在完成问题设计并且及时提问之后,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追问。这样不仅能使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之下,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完成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例如,在进行变量与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提出“已知矩形的一个边长为10cm,周长为60cm,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在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地提出“边长是否有其他数值”,“另一边长为X,周长S,怎么表示周长?”“若其中一个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那么矩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这种行为,然后再理性客观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存在错误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解题思维。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解疑、质疑、生疑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多提问,同时还要善于提问。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设计之后,采取问题情境和不断追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数学学习。除此之外,初中教师还必须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需求,有效的对课堂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对课堂时间进行划分,并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岳晓云,陈爱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4) :46-48.

[2]李丽颖,许晖.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61-63.

[3]王世华.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6) :170-171.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