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2018-02-11 13:57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江 博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我国民族音乐是在农耕文明时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个性以及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包括戏曲、说唱音乐、民歌、器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这些都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历史,承载着我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变得更加深入和彻底,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给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包括民族音乐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考验;此外,港台流行音乐、欧美流行音乐以及日韩流行音乐等都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变得岌岌可危,特别是我国的青年一代,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非常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也越来越低,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的意识,更加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下,如何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困境

(一)人们缺乏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像物质类的东西一样方便保存,音乐文化只有经过人的传播与传承,才能够生生不息,缺乏人对文化的传承,那么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便不可能实现[1]。从目前来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我国会唱少数民族歌曲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年也开始外出打工,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导致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受到多种文化思想的冲击,他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激烈碰撞下,流行音乐逐渐占据了我国的音乐市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市场越来越小。比如我国瑶族的传统节日“赶鸟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赶鸟节”当天,瑶族会举行盛大的对歌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参加“赶鸟节”的人越来越少,往日盛大的活动场面也很难再出现。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现代化的流行音乐,少数民族中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的都是一些老年人,随着老年人的离去,很难再找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二)传承载体的式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使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能够接受现代化教育,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都开始说普通话,不再讲本民族的语言,也不再使用本民族文字,这样一来,传承的载体式微、没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载体的消失会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陷入十分被动的状态,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分不利[2]。比如在我国四川省有很多的羌族同胞,他们原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50岁以下的羌族人基本上都不再会讲羌族语言,有些年轻人甚至根本听不懂羌族语言,这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交通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偏远民族地区在音乐保护方面资金投入匮乏,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没有能力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导致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消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之中,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遗憾[3]。

二、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

(一)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专业传承人才的培养

学校是我国人民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育是加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正在逐渐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国少数民族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在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拓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空间,丰富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渠道。比如我国瑶族的山歌在发展过程中就写入了当地中小学生的教材之中,以教学内容的形式把民族音乐教育的方式固定下来,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加强了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和传播[4]。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声乐教育时,也可以把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到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之中,引入少数民族音乐的传统唱法教学训练,形成高校声乐教学方面的特色,加强少数民族音乐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高校还可以利用大学教育研究性比较强的特点,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大胆的改进与创新,提高少数民族音乐演出的舞台效果,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性和普及性,使少数民族音乐更加具有传播价值。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教育培养出的音乐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和音乐技能的全面性,能够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时,可以采取特聘教师的方式把少数民族民间的音乐艺人请到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加强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认识。

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所以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在传承民族音乐时,一定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民族音乐的优秀传承人才,并加强对民族音乐优秀传承人才的培养。在对民族音乐优秀传承人才进行培养时,首先提高少数民族音乐传承者的基础知识,让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5]。然后着力提升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的传承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传承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增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他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分布非常广泛,每个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民族音乐传承时,各个少数民族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民族音乐传承人培养策略,加强少数民族音乐专业传承者的培训效果,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化传承。

(二)坚持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

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充分体现了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状态以及民族文化等,这些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至今,对我国当代人也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音乐体系,有人喜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有人不喜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在所难免的现象。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站在欣赏的角度来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在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时,要把其放在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保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价值,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7]。

(三)政府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支持

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政府的支持是保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得良好传承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很难进行下去。政府在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时,要对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与当地人民群众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7]。政府在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时,还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资金支持,保证少数民族的各项音乐文化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政府还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培养的支持,让他们明白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意义。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设立一项专项基金,给他们提供一些生活方面的保障,解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之中。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支持能够充分体现出政府对于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政府要鼓励传承人在民族重大节日时,通过个人的努力,引导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主动学习和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强他们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力量[8]。政府还要组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专家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建立健全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体系,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路径

(一)民族音乐要坚持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能够促进商品最大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发展趋势下,如果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推向市场,必然受到市场的青睐,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少数民族在进行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时,要对少数民族音乐市场进行充分地分析,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产业化发展[9]。从西方发达国家流行音乐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的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流行音乐从开发、生产到包装、销售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发掘出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市场开发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背景,他们进行音乐的市场化开发也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种市场化开发方式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西方传媒业的发展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壮大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性和民族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价值,我国的民族音乐市场开发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市场化开发的初级阶段,加上我国民族音乐的流行性比较弱,所以要想建立完善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音乐市场化发展模式,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产业化开发,使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能够更加为社会大众所认识,慢慢接受少数民族音乐,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坚持本土与现代结合,创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相结合,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形式进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也是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有很多含有特殊节奏以及优美调式的音乐,这些音乐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听觉体验,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兴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心碌的生活中都希望能够重新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我国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正好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逐渐在我国兴起了一股民族音乐风,比如《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弯》、《辣妹子》等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受到我国人民的广泛认可与喜爱,这也说明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淳朴风格以及自然韵味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欣赏品味,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想象,使都市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较大的安慰,使自己紧绷的神经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放松。为了加强对青年歌手的鼓励与培养,中央电视台举办过很多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在比赛中经常能够见到采用少数民族原生态唱法的歌手,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走出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提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拓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市场[10]。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还体现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方面,如果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不加强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创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一个死胡同,面临消失的困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文化发展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走本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在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时,一方面要保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彰显出生机,促进更加广泛的传播,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

(三)以旅游业带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慢慢从物质方面转向了精神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快速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在进行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时,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凭借优美的环境、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并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充分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和音乐文化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要对音乐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找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民族起源、发展以及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挑选出能够代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作品,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把音乐文化与民俗旅游结合起来,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搬到当地民俗文化舞台之中,还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像制品或者数字产品,向前来旅游的游客进行赠送或者售卖,提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结 语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保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等.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7,(16):55-55.

[2]阎博文.高校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17,37(11):200-200.

[3]牛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与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7,(5):101-105.

[4]范巧珍.城镇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机遇与挑战[J].歌海,2017,(5):29-30.

[5]刘冬.福建省畲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报告[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

[6]刘颖,潘长瑜.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研究[J].戏剧之家,2017,(21):16-17.

[7]李伟.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邢台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454-455.

[8]孙岿,田文霞.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8):153-156.

[9]苏沙宁.从壮族师公戏之形成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北方音乐,2017,37(15):18-19.

[10]张晓慧.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7,(8):116-119.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