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迈特威四驱探索版

2018-02-11 08:06王苏林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7年8期
关键词:款车爬山大众

王苏林

我一开始对这次试驾是感到惊异的。我认为就算是见多识广的读者朋友若是让你开着一台MPV去跟普拉多拼爬山,你肯定先是脑洞大开开怀大笑,然后便会陷入沉思——我这是干嘛呢?MPV是一款以完全妥协于实用主义为本的产品,虽然厂商无心插柳,但例如本来就实用性极强的“神车五菱宏光”就又能漂移又能爬山被网友玩出我都想不到的花样。在我国这个不知到底还算不算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MPV真的是支撑了小资本实体经济运作的一部分桥梁,但并不代表MPV就是商用的典范。MPV因其出众的空间和布局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也意识到MPV的重要性。

东拉西扯了一堆感想,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款迈特威实在是没变化让我可说,或者说就算我说了你也觉得我是在撑台面。既然这次核心就在差速锁,厂家也很走心地将试驾场地安排在一个陡峭崎岖并且地面布满卵石的泥泞盘山路上,这里毕竟是发挥迈特威四驱系统的最佳场合。其实这台迈特威的2.0T不算突出,但作为一台MPV只要低扭充足,能够让驾驶者从容地操控这台自重不小的车就足以,毕竟它只是MPV——话说到这里我可能开始质疑自己,在爬山的过程中,我的脚已经完完全全将油门钉死在地板上了。没错,我现在脑子错乱地评价动力系统的匹配其实已经开始跑火车了,因为单就越野路况的表现这台发动机着实能够急死人,搭配7速双离合完全给人一种和四驱系统不搭边的感觉,车内只有区区四个男人连行李都没有,这种角度四驱系统已经很努力了,可车就是不见走。这台迈特威的通过性有多不错?我在爬完整个山区后发现我根本还没来得及用上这把锁,也就是说即使是上一代迈特威行驶在这种怪诞的路面上也完全没有问题。好在后程路段为铺装公路,这台车的舒适性得以完全体现,毕竟刚才在长达两个小时以上的、比飞机遇到强不稳定气流还难受的上下山颠簸中我都快感觉不到我的下体了。公路行驶中,转向的侧倾和对颠簸的过滤在商务车中都属上乘,虽然变速器极其迟钝但贵在稳重,转向轻盈,对驾驶员的人机设计做得让人满意。

我特别想分析出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这样一台商务车,国家地理杂志的老大开着它做了一个纪录片和学术探索,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出入荒野,并且我相信他下次还是会选择陆巡这样的伙伴。当下市场,全尺寸SUV和7座设定已经将国内的消费观点推向了一个新领域。消费者要什么你就给什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我先造了一台什么再让你去喜欢上什么才是当今潮流。试想有多少人被“骗”买了7座SUV,同样我也有理由相信MPV也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迈特威的存在满足了一部分小众群体,这种定位注定无法在庞大的国内市场有什么做人表现。虽然这篇文章看起来没说迈特威什么好话,但我其实一点都不讨厌它,也完全不排斥它。你觉得它没有用,并不是它真的没有用,而是它对你没有用,市场大局下,存在即合理。但纵使如此,这台迈特威的动力和设计都赶不上竞争对手了,五十多万的售价,针对家中至少有两台车以上的成功人士還算很有竞争力,但真正看重它的人又能有多少呢。我并没有质疑大众对市场的定位能力,更没有以自己浅薄的眼光代替大众看市场,我只是认为,如果一边在犯愁销量,一边将车做得越来越小众,那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将心思花在整个受众群体的一万分之一的小众,再将整个“车生”一万分之一时间能用到的技术导入到这款车中,个人认为倒不如从更有竞争力的地方下手,说不定还能起到不错的效果,给那些经销商一条活路。

小改款本来就是换汤不换药,能够稍微增加点配置就是所谓“良心”,这么说来这台迈特威是相当有良心,但无奈底子太老,无法给潜在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动体验。这台方方正正的“盒子”设计本身即是经典,大众的设计,我们从来都不需要担心传承。当传承的比例大于时代的契合度时,就变成了情怀,而现如今很少有人愿意为情怀买单。也许就在此时此刻,

某个车主正在想象自己驾驶着一台T1行走于茫茫大漠,手中握着便是新款迈特威的方向盘。至少对于没少接触迈特威这款车的我而言,现在就将所有期待留给换代产品了。

不妨试试

丰田

埃尔法人机关怀的典范。虽然埃尔法本质上并没有国内价格那么高大上,但畸形的市场让埃尔法从一款性价比不俗的商务车、保姆车—下升级为高端产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款车爬山大众
大众偶像
只为少数人开发的新产品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们一起去爬山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我们去登高
为什么爬山后会腿酸?
少年科幻画
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