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郁质女性养生

2018-02-13 13:13涂少女刘建武涂敏余湾江西中医药大学06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气郁质情志体质

★ 涂少女 刘建武 涂敏 余湾(.江西中医药大学06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体质是由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中医学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1]。气郁体质是常见8种偏颇体质之一,是指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据调查[2]显示9种体质中气郁质位居第四,次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且女性气郁质较男性更加突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女性由于经历经、带、胎、产,兼顾工作与家庭,面临的压力不亚于广大男性,易形成气郁体质,气郁体质在女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气郁质女性若失于调护,任其发展,会产生诸多严重的危害,影响气郁质女性的健康。

1 女性气郁体质的成因

关于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内经》早有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论述了女子从出生到绝经期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变化特点。女子二七生长发育迅速,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时期,情绪起伏大,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或受不良事件刺激致忧思抑郁;女子三七生长趋于平稳,此时期女性多经历孕育胎产,耗伤精血,血不足则肝失所养,疏泄失常,致肝气郁结;女子六七、七七是生理衰退、心理退缩的时期。此期冲任虚衰,天癸干枯,女性生理功能衰退,生殖功能丧失,导致女性心理剧烈变化。情绪变得易激惹喜唠叨、性格上变得固执刻板,对事情失去兴趣,心理上产生老化感,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及与家庭成员的感情。综上所述,女子易情志失调致肝郁,致气郁体质的形成。肝郁气滞亦是众多女子疾病最重要的特点与病理机制。

女子情绪上表现为易郁易怒。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不乐;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则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另一方面,肝与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出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等肝脾不调之证。脾失健运,湿浊中阻,影响及肝,肝失疏泄,出现“土壅木郁”之证,以上均会导致气郁体质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清·萧埙《女科经论》云:“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女尤为甚。”又云:“妇人以血为本,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行,每致忧思忿怒,郁气思多。”叶天士《临证指南·淋带案》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条达。“肝为刚脏”,其性最易动荡,情绪激动易大怒,所求不得则抑郁不舒,故易郁易怒可视为妇人的性格特点。且女子性格一般多篇于内向,多愁善感,感情细腻,所以容易被七情所伤,导致气机郁滞,发为情志疾病。研究表明:女子因情志致病者比男子要高出2~3倍,男女身心疾病发病率之比为1∶1.7[3]。

2 女性气郁质易感疾病

气郁质女性易患郁病、乳疾、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严氏济生方·妇人论治》云:“又况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抑郁不能自释,为病深固者,所以治疗十倍难于男子也。”李东阳等[4]研究显示抑郁患者偏颇体质位居第一的为气郁质,其所占比93.3%;《医学正传》有言:“妇人百病皆自心生。”如乳岩,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女性,张莉等[5]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中气郁体质者所占比例最大,高达30.7%,气郁质为乳腺癌的易患中医体质;气郁质女性易患月经类疾病,如《严氏济生方·妇人室女杂病论治》所云:“气之为病,男子妇人皆有之,惟妇人血气为患尤甚。盖人身血随气升,气一壅滞,则血与气并,或月事不调,心腹作痛;或月事将行,预先作痛;或月事已行,淋沥不断。”如郝利锋等[6]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多表现为气郁质、痰湿质、气郁兼痰湿质的病理体质,徐亚男[7]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卵巢早衰患者体质类型以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多见,郑良琴[8]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中医体质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其中OR值最高的气郁质;周印香等[9]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体质主要为气郁质、阴虚质及痰湿质,综上所述,气郁体质因素为女性诸多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基础。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合理适当的调护,对气郁质女性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预防气郁质女性易患疾病。

3 女性气郁质的调护

3.1 养肝调情志,应时调理脾胃 肝主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密切相关,肝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调养肝脾,畅情志,对气郁质女性养生有重要意义。

第一,中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期。春季阳气逐渐回升,适宜进行野外登山、郊游等有益的体育运动,有利于采纳自然界的阳气,激发自身的生命活力,缓解精神压力,调理情志;第二,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胜忧”的原则,要充分重视精神调节,语言多加开导、顺情解郁,培养乐观的心境,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郁质女性应多参加集体户外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多看喜剧、滑稽剧,多听轻快、明朗的音乐,多读书,开阔心境,以积极、励志、富有乐趣、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为宜;第三,调整心态,知足常乐,不过分计较得失;第四,外出旅游,让自己徜徉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最后,亦可求助于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调整。

应时调理脾胃,春夏季节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宜多食辛温升散、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枣等,少食生冷茹杂等损伤脾胃之物,令身体阳气充实;夏季暑热重,易夹湿,湿热困阻脾胃,脾失健运,影响及肝,致土壅木郁,故多温适苦节冷是夏季护脾养生之关键;秋时则增酸甘减辛慎凉,助筋补血,以养脾胃[10]。秋季易受燥邪侵袭,耗气伤津,如孙思邈《九月修养法》曰:“宜减苦增甘,补益肝肾,助脾胃,养元和”。且秋季应肺,甘淡滋润甘味养脾,脾旺则肺气足。冬时避寒宜温;冬季阴寒盛,阳气衰少,肾阳易损,脾胃易寒,多食温补助阳之品,补脾益肾,是冬季养脾胃之要。

3.2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增强人体体质。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云:“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至疲……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以其运动故也。”保持适当运动,才能延年益寿。气郁质女性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如跑步、登山、游泳等可鼓动气血,疏发肝气,调畅情志;第二,适宜的文娱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享受闲情逸致,如下棋、打牌、瑜伽、气功等都是非常适合气郁质女性的日常保健活动;第三,居住环境宜安静,舒适,室内装修宜明快亮丽,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醒脑提神作用的饮料。

3.3 饮食养生 平素宜多食理气、行气的食物,如玫瑰花、佛手、小麦等。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本草再新》云“疏肝胆之郁气……兼能破血。”佛手能理气和中、疏肝解郁、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而致的胃脘痛、胸胁胀痛等症。张璐《本经逢原》云:“专破滞气”。《本草再新》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小麦可除烦,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妇人脏燥、精神抑郁等症。此外养生茶及养生粥亦是气郁质女性养生佳品,如:绿梅茶、柠檬茶及甘麦大枣粥等。

绿梅茶:绿茶、绿萼梅各6g,上二味共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胃气滞、两胁胀满、郁闷不舒等症。

柠檬茶:柠檬若干个,蜂蜜适量。将柠檬洗净切片,2片柠檬冲入1杯热水,冷却至常温后,加蜂蜜调匀即可。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注蜂蜜不用热水泡,以免破坏蜂蜜中的成分)。

甘麦大枣粥:小麦50g,大枣10枚,甘草15g。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粥,空腹服用。具有益气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气郁者精神恍惚、失眠盗汗及妇人脏燥,悲伤欲哭等症。

气郁质女性的饮食养生还有许多,以上仅列举了小部分,可根据自身症状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养生之品。

3.4 经穴养生 通过刺激腧穴,促进经络运行,调畅气机,可助气郁质女性养生。可选择任脉上的膻中、中脘、神阙、气海;心包经上的内关、间使;肝经上的曲泉、期门、太冲;胆经上的日月、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按揉或针灸,达到理气舒郁的作用。平素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简易操作,如阳陵泉穴为胆经合穴、下合穴,具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每天按摩阳陵泉穴由轻至重按揉,以有酸重感为佳,每天3次,每次15min,配合敲胆经效更佳;太冲穴为肝经之原穴,能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可有效缓解头痛、头晕、目眩,临睡前坚持按揉太冲穴10min(以出现酸胀感甚至胀痛感为佳),可助睡眠,缓解气郁,余穴亦可行此操作,均有助气郁质女性的养生调护。

3.5 艾灸养生 艾灸主要是利用灸火的温热刺激与药物的渗透性,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疏通经络、温通散寒、活血化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气郁质女性平素多以胸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善叹息,烦躁易怒等一系列气机不畅临床表现为主,且女性经历经带胎产多虚,以疏肝理气,调理气血为调护大法,主要选用理气开郁,补益气血的腧穴为主,如中脘、膻中、期门、阳陵泉、太冲、气海、关元、血海等穴进行施灸。膻中能调理上焦气机,理气止痛,期门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太冲可疏肝理气,对上述三穴施灸配合按揉可达调畅气机,疏肝解郁之效。气海、关元均为保健要穴,气海可理气宽肠,调经利水,关元能补气壮阳,中脘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对上述三穴进行施灸,达补益气血,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助于气郁质女性养生保健。

4 结语

气郁质女性通过养肝调情志,应时调理脾胃、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养生、经穴养生、艾灸养生等可以改变体质过度偏颇的机能状态,从而有效预防气郁质易感疾病的发生,从容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营造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87-288.

[2]金明兰. 1261例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 2013:249-253.

[3]余展飞.内科心身疾病的临床分析[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195-197.

[4]李东阳,王丹,单晓琳,等.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与HPA轴及HAMD的相关性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神志病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 2013:253-277.

[5]张莉,田欢,岳双冰,等.乳腺癌中医体质特征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8):13-15.

[6]郝利锋,朱太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92):13-14.

[7]徐亚男,刘静君.卵巢早衰患者的体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8]郑良琴.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1.

[9]周印香,程文莉,陈小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体质类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23):36-37.

[10]杨文伟,吴润秋.基于四时饮食调理脾胃养生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气郁质情志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体质及其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30例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