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在汉中产业扶贫上的开发利用

2018-02-13 16:21,,
畜禽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豆科构树汉中

, ,

(1.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2.宁强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汉中 724400)

1 构树的生物特性

构树、小构树为桑科构树属(或楮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灌木),侧枝多,树冠开阔茂盛,萌生能力强,常从基部长出多个丛生枝。树枝、叶片、芽都富含汁液,受伤时会流出白色乳汁,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主要有如下特点。

1.1 适应性强,种植区域广

构树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节水,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和抗病虫害等。可在极端低温-20℃以内、年降水300 mm以上、土壤盐分低于6‰均可正常生长,在丘陵、荒山、河滩地生长良好。

1.2 速生、丰产、耐砍伐

生长快,大田栽培每株保留1根主干的情况下,每年能长4~6 m高,4~6 cm粗;产量高,每次植株长到1 m左右收割,每年亩产鲜枝叶5 t以上;耐砍伐,全株离地面10~20 cm采收后,可从基部树干上萌生几十个新枝条,而且越砍越旺,南方温暖地区可采收5~8次;利用年限长,一次栽种可连续收获10年以上。

1.3 木质素低、纤维优良

树皮纤维细长,平均长度为 7.45 mm,纤维表面光滑,并且与苎麻、棉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类似,是高档的轻工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高档纸张,纺织产品等。一年生杂交构树杆芯用硫酸盐法制桨得率为50%左右,与五年生三倍体毛白杨相当,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2 构树在产业扶贫上的利用

2.1 “以树代粮”发展生态农牧业

我国对动物蛋白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蛋白质饲料原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每年仅从国外进口大豆、苜蓿达400亿美元以上。在大量边际土地种植杂交构树,结合“粮改饲”供给侧结构改革,建立饲料林、机械化采收、加工绿色复合饲料、生态养殖的“林—料—畜”一体化产业模式,为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的提供优良蛋白原料,可替代50%左右牛羊饲草。

2.2 植树造林生态治理

杂交构树适应性强,水土保持能力好,在防沙固土、水源涵养、石漠化治理、废矿修复等方面效果显著。

3 构树在汉中市发展的可行性

3.1 构树适宜在汉中市大面积种植

汉中是丰富的植物资源库,野生构树随处可见,农民自古就有采摘构叶喂猪的习惯。境内山区县坡多平地少,25度以上坡地占总耕地的面积的40%,随着耕作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的密集型转移,许多坡地无人耕种,可结合退耕还林、汉江水源地保护,大量栽植构树快速育林。

3.2 构树叶喂猪利用有限

(1)猪属单胃动物,对粗纤维耐受性不强,粗纤维过高反而抑制营养吸收,饲料以精料为主。构树叶中粗纤维达16%,粗纤维中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不利于猪等单胃动物的吸收利用。我国土猪盲肠发达,对粗饲料有一定的耐受性,近年来外元猪占主导地位,土猪越来越少,全市只有略阳、宁强、勉县局部地方仍有土猪饲养,栏存量不足30 000头。

(2)构树叶和嫩茎内含有单宁、生物碱等抗营养因子,需经生物发酵等技术后处理才能提高适口性和利用率。饲料制作麻烦,适合家庭小规模养殖,不适用于大规模集约化养殖。

(3)构树叶喂猪,猪肉品质好,但出栏时间长、饲养成本高,我市受交通、信息、市场等制约,好猪卖不上好价,养殖利润低,生态养殖多以亏本收场。

4 构树养殖牛羊大有可为

近年来生猪养殖受限、牛羊价格抬升,西乡、城固等县黄牛养殖、镇巴、宁强等县肉羊养殖逐渐成规模,但养殖中普遍存在草料缺乏,尤其是豆科类优质蛋白饲草短缺。汉中气候湿润,不适宜种植苜蓿等豆科饲草,构树、桑树粗蛋白高、粗纤维适度,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在退耕还林、坡度高的土地止大面积种植,刈割嫩茎和叶替代豆科饲料饲喂牛羊,既解决了陕南地区豆科饲料不足的问题,又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豆科构树汉中
科学家破解豆科植物幸存“密码”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构树+”的致富路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中国豆科观赏乔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汉中仙毫